中国抽象艺术仍在价值洼地
“我们在认识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抽象作品时,西方20世纪抽象艺术发展的经验就会很自然地成为一个参照。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所主张的那条进步论的和追求纯粹的形式主义路线多年前就已近终点时,便难免产生一种错过末班车的懊悔。但是中国的抽象已不可能共时性地成为国际现代主义的一分子,在走访尚扬、梁铨、谭平、王川、江大海、马树青、王光乐、康海涛、胡勤武、王剑、张雪瑞等等年长和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现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悲观。当格林伯格把现代主义简化为一条形式不断走向纯粹和极致的艺术道路时,不但现代主义被简化了,抽象艺术事实上也被简化了。抽象虽然有它追求纯粹的一面,但在整个20世纪,抽象艺术也是与象征性和功能性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表现与象征其实总是与抽象形影相随,康定斯基和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都能说明这一点;而抽象的功能性的价值,则要求我们从一种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抽象艺术。也就是说,抽象的意义不只在于绘画形式内部的简化与变迁,我们还应该在一个更大的文明系统中看待抽象,在中国的抽象艺术创作中应有更加本土、更有东方禅宗的意味在里面。中国抽象艺术创作将全球抽象艺术的内核拓宽,丰富了抽象艺术的精神性,可能中国抽象艺术会有一部分西方所讲的观念艺术元素在里面,中国的抽象艺术的核心价值指向更大的‘空’,这与西方的极简主义所指的不同。抽象艺术在西方的存在曾代表了一个时代,它奠定了西方现代主义乌托邦的基调。我相信中国的抽象艺术在将来肯定会更加受关注,艺术家对各式各样的‘纯粹’和‘气质’产生了厌倦之后,会转向什么方向呢?”王新友对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抽象艺术在西方是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流派,因为它是自由的人性表达,在西方已很成熟。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起步稍晚,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相信随着艺术发展,会有更多的人认可并爱上这种灵魂的艺术。”张永红表示,“抽象作品并不直接提供意义,而是让你沉静到画面中,品味绘画性本身的东西。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抽象艺术作品可能更加需要心灵上的分析理解。抽象艺术在我看来用哲学中的一个词就是“形而上”,真正能够懂得理解欣赏它的人不多,并不像具象绘画,很直观,所以在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上会影响到抽象艺术作品在一级市场的流通。国内抽象艺术展并没有像国外抽象展进行得那么频繁,国内从事抽象艺术并且一直坚持抽象艺术这方面探索的艺术家并不多,所以国内的抽象艺术展相比其它展览在大众心目中成熟度和影响力都会稍弱一些,一直在摸索中前行。”
对此,王新友也认为:“与国、油、版、雕相比较,抽象艺术这个门类在影响力上要弱,因为观众要想进入抽象、理解抽象并对抽象艺术产生感觉,这个门槛会比较高。而且,抽象艺术对艺术家的考验程度相对于其他门类会更加严酷一些。只是抽象艺术作品的市场面会窄一些。”
自2010年起,以赵无极、朱德群、丁乙为代表的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一直是艺术市场的硬通货。在抽象艺术前辈作品一路走好的带动下,当代抽象艺术作品的市场接受度也有很大提升。总体而言,中青年艺术家的抽象艺术在整个当代艺术乃至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尚处于相对较小的份额内,从赵无极、朱德群作品目前的价格高位上看,优秀的当代抽象艺术作品在未来将有较大的涨幅空间。
“抽象艺术在中国的未来可能性很大,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艺术批评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抽象艺术,并开始了以抽象为研究主题的研讨会;越来越多的大众开始接受抽象作品,但购买人群相对比较狭窄;当代艺术市场(包括画廊和其他艺术机构)也开始选择抽象艺术做展览。这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预示,有更多从未有过的新作品面世,给中国艺术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有可能是个转折点。随着市场的发展,抽象艺术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我相信,抽象艺术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会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抽象艺术是精神的艺术,是内心自由的表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喜爱它。随着中国艺术市场逐步成熟,收藏家逐步增长,以及国际交流日益增强,抽象艺术会有极大发展空间,会愈来愈好!”张永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