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计较作品摆放的位置呢?
近年来,举办书画展览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主办方常常为作品陈列的顺序安排而绞尽脑汁。究竟把谁的作品放在前面、谁的作品放在后面合适呢?就是这个排位,曾经造成过许多矛盾,大家似乎有一个共识——谁的作品放在前面,谁的水平就高,名气就大;放在后面的,就略输一筹;越往后排,水平就越差,也就越无足轻重;一旦放到最后,就完蛋了!
于是,作品的排列便有了“学问”。据我观察,排列方法还真不少:有的是按官位排列——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的作品排在最前,后面依次是副主席、名誉主席、理事等,以此类推;有的是按辈分——老字辈、中字辈、小字辈,一辈一辈往下排;有的是按从事书画的年限排;还有按得奖级别和获奖次数排列的,总之,五花八门!
前几天我应邀参加一个书画展,现场看到一位书画家因作品的排列问题跟主办方闹得不可开交。这位自称“老画家”的山水画家,硬是抢位子,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了最前面。双方差点上演一场新年“开锣武打大戏”!后在我的调停撮合下才息兵收场。事后想来,总觉好笑。
在我看来,作品顺序排列,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它什么也说明不了,更不能代表作品水平的高低,怎么会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斤斤计较呢?好作品永远是好作品,扔在垃圾箱里也是好作品;差作品永远是差作品,挂在城门上也是垃圾。作品的好坏,不在排名位置的前后,不在官位的高低,也不在你从事艺术创作的年限,而是在你的心里,在观众的眼里!你心里没有艺术,只有权术,你的艺术自然走不到观众的眼里,观众的眼睛是检验作品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计较作品摆放的位置,恰恰能够检验一位从艺者的胸怀和素质。在这个问题上,书画大师徐悲鸿已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有报载:当年齐白石刚到京华,第一次与徐悲鸿同台展作品,他的作品是排放在悲鸿之后的,那时他并没有名气。但在展览前夕,悲鸿先生把自己的作品与白石老人的调换了位置,并把白石老人作品的价格也调得比自己的作品高得多。徐悲鸿的声名并没有因此就输给了齐白石,作品也没有因此就不被重视。相反,在胸怀与人品上更赢得了好口碑。如此说来,又何必去计较作品排放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