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皓:艺术离开了体悟啥都不是
体悟,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艺术收藏和鉴赏也需要体悟,体悟有多深,决定了你和艺术家和艺术品的缘分,也决定了艺术家的水准会到多高。有很多收藏者会说,我对艺术品有感觉呀。那么这感觉究竟对不对、好不好,该怎么评判呀?
体悟,是一种内心的外在投射,你内心有多丰富,有多少文化养分,直接决定了你的投射力量有多大,你投射到的艺术品才会有多大的艺术价值。所以,优秀的藏家都讲究学术性收藏。
李可染为什么要画得这么黑?
王世襄当年收藏旧家具时,收藏圈对黄花梨、紫檀还没什么认识,对于家具的美学还完全没有概念,当时,家具在世人眼里还只是一个实用器。是王世襄开启了家具作为收藏品类的大门。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筑于王世襄对家具工艺的认识,对家具材质的鉴赏力,对家具美学的高度把握上。王世襄是以他优厚的学识背景为基础进行收藏,他对家具有了真正的体悟,才引领了日后世人对于家具美学的认可。
大连万达集团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介入收藏,那时,中国艺术品市场才刚刚启幕,基于学术收藏的理念,他们沙里淘金,选择了李可染、吴冠中等画家的作品进行收藏。
起先,他们也对李可染作品的学术价值产生过一定的怀疑,觉得李可染最为着名的山水画老喜欢画得黑沉沉的。后来,在一次和学者的交谈中,他们了解到,李可染画山水喜欢写生,源于他30年代在重庆遭遇的日军轰炸, 因为当时他躲在防空洞里,目睹了日军飞机的肆虐,然后心中对祖国的大山产生了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深刻的生命体验。由这个重要体悟,大连万达感知了大师对于山水画为什么要如此地积墨渲染,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在此基础上的收藏,便有了高人一筹的价值领会。
体悟式收藏,谁也夺不走
齐白石有一方印,上面刻“过我眼者,即为我有”。我很欣赏这样的收藏态度。最好的藏品是感情,最好的收藏方式,是收藏在心里,也就是体悟。
现实地拥有一件艺术品,其实经历的坎坷太多,直至人生短短一瞬,根本难以消受。
艺术品价钱高,让你权衡再三;你想不劳而获,必得付出其他劳力劳心;你还要担心艺术品是真是假,真的,你要拿来证据,万一有疑点,就要拼命去否定;你还要担心艺术品未来会张会跌,跌了会难受、懊悔,涨了你又担心守不住,涨个一倍两倍你当然坚贞不屈,涨十倍二十倍就有所动心,检视自己是否缺钱,揣测万一抛早了会不会后悔;你还要看管好艺术品,你会为它考虑摆放位置,收纳库房、担心黄梅天、担心钟点工、担心地震、担心运输、要研究保险、要担心家人或自己失手;艺术品多了,你还要增加居住面积,再多了,要考虑仓库,仓库就要有人看守,再贵上去的艺术品,你要考虑进银行保险箱,既然入了保险箱,你除了得交钱,还不可能经常去看,这跟你从未拥有这件艺术品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心头还多了许多忧患。
你说,这样的收藏,有多大乐趣?而“过我眼者,即为我有”,这样的收藏,无论灾难、困苦、病患、动荡、经济溃败、社会变迁,都不能让你对艺术品的美妙感觉产生分毫损失。这样体悟式的拥有,谁也夺不走。体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曾梵志的体味
再来说艺术家的体悟。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的外化表现。一个艺术家成熟与否,有多大价值,取决于他对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的认识程度,也就是“体悟”。
曾梵志,因为拍出高价,大家议论纷纷,但我认为,抛开价钱问题,至少从他几个系列的画作上看,他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内心体悟较深的当代艺术家。他有一些作品看上去价值并不突出,比如他前期的一些较为抽象的作品,这是他在体悟过程中的一些实验,但实验永远是和不成功捆绑在一起的,因为一旦成功,实验就要告个段落了。
曾梵志的艺术实验也比较艰辛,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作品完全不被外界理解。他画内心的焦虑、挫败感,但外界却认为这是异端。只有栗宪庭、张颂仁等个别人看中他的作品,鼓励他参加在海外的展览。那个时候,曾梵志将自己一幅大学创作的异端作品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海外一家基金会。那就是九十年代初期,对曾梵志艺术价值的市场认定。而到了前两年,曾梵志再花了上千万元,自己将这幅有纪念意义的画买回来。不是说,这幅画真的值这个价,而是说这幅画在曾梵志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对他来讲值这个价。
所以还是那句话,最好的藏品是感情。曾梵志最好的三个系列分别是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和乱草系列。这也是他对于世界的深刻体悟。
协和医院系列中,就医的人紧张的大眼睛,和同一时间段罗中立对于巴山农民的描绘有着相同的心灵体悟。被突出处理的那些就医者的面部骨骼和手部关节,进一步显示了曾梵志内心感受到的那种大环境的焦虑、烦躁、沉重和压抑感,隐喻了当时社会转型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是艺术家对社会具有前瞻性的深刻体悟,这种体悟,也深深地打动了曾梵志作品早期的藏家。
面具系列中,曾梵志已经开始成熟,他采用了一种隐喻的办法来对应他对于外部社会的强烈感受,因为西服、假面具、领巾等标志性的元素,加强了对于时代性的感受,使得画面的荒诞背后愈发沉重。乱草系列是曾梵志艺术真正成熟的产物,画面愈加广阔,要表达的意思愈加收缩内心,象征了社会变革后,人们内心的失序、无助、自我纠缠,仓皇逃离的慌乱和和催发勃生的野心。他结合了自己年少时对于表现主义的热爱、对于象征性手法的把握,以及中国传统笔意与西方透视关系的融合。他的乱草系列,让人体悟良多。
如果不讨论价格,单就对社会人生的体味如此深刻,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还真是个佼佼者。
海归画家体悟中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尤其上海)有一批优秀画家赴美留学,他们当年在国内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几乎占据了中国一线油画家的半壁江山。他们当年虽然创作的是主旋律题材,但画面神采奕奕,时至今日,仍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名作,在各大美术馆里屹立不倒。
在出国前,他们或年少轻狂,或年富力强,均对社会、历史、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当时,他们和社会现实同呼吸,脉搏同步跳动,因此佳作迭现。出国这十多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国外的美术环境,内心原本坚强的价值体系统统被打乱,很多人为了生计和现实需要,放弃了艺术。但内心的遗憾之情,挥之不去。幸好祖国经济发展快,成就巨大,也召唤着海外游子。新世纪前后,国内艺术市场昂首起步,诱惑了这批留学画家以待退休的年纪毅然返国。
刚回来时他们也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江湖地位还在,拾掇拾掇仍能寻回昔日雄风,但没想到,重拾画笔的油画家们,忽然发觉自己不会画了。一方面是手生,手生还好办,多操练操练还可以熟练起来,关键是心里空了,原先对社会的认识、体悟统统不见了,如今要重新熟悉,需要时间。缺乏了对故土的生活积累,缺乏了对故国社会的连续性认识,所以对于自己没多少体悟的现实生活,这批海归画家只好选择最为保险的油画写生,重走大学生路线,老老实实地从人体、肖像、静物、风景开始。但市场对这批已无多少现实体悟的画家反映平淡,毕竟,这批当年风云一时的画家早已被边缘化了。
l 写实画派价值和空间有限再说写实画派——如今被炒得炙手可热的画种。从体悟上说,作为中国油画里的一个重要流派,写实画派的体悟水准同他们的普遍价位相比,具有较大的下跌空间写实画派只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画种,几百年来,其内涵和外延均早已被无数艺术家参透、画滥。今天中国的写实画派,相当于西方人临摹宋元画,拿出来作为一个重要的美术成果来弘扬,实在有点可笑。但写实画派为何还能畅行国内收藏界,令无数富豪趋之若鹜,还得意洋洋地大加展示,甚至,还一再上涨?
写实画家的产量稀少,这一点,缺乏艺术体悟的富豪们最听得进了。其次写实画是富豪们仅有的能看得懂的几个艺术品种之一,他们会感觉自己仿佛很有话语权。其实,作为一个落伍的艺术品种,写实画的内在价值将长期走下降趋势。毕竟,它可开拓的层面日渐稀薄,它反映内心世界、现实生活的能力,也远不如当代艺术和其他画派。写实画派对于世界和生命的体悟,十分局限,而且早已被几百年来的艺术家反复表现,新意缺乏。因此,单纯地用写实主义的方法表达内心体悟,写实画派前景十分有限。也因此,它的收藏价值也将十分有限,待到中国藏家的体悟能力有所上升,写实画派的缺陷将在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青年艺术家需等待体悟积累
用体悟这个理念,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市场热炒的青年艺术家的收藏前景。
青年艺术家,是市场在成熟艺术家被普遍轮炒了一遍之后的市场策略。一方面,成熟艺术家的热炒,打开了青年艺术家的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市场需要新的资源来满足胃口被吊起来的广大藏家的需求。于是一个个被冠以“年轻一代”的艺术新群体被市场努力挖掘出来。他们的笔下,生机勃勃,他们的内心,野心勃勃,他们的题材,新锐无障碍,他们的肆意,成为一种青春的象征,也成为了资本市场营销的口号。不说更早的,单说近几年,高龋、贾霭力、张恩利、陈飞,他们刚进入市场,便瞬间进入了“百万级俱乐部”。资本拉高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高价必须找到理由,才能说服更多买家甘心以这个价位来接棒。但目前,这个理由从画面本身来说都非常牵强。所以资本只能在外围做努力,比如让他们减少产量,参加高规格的博览会、拍卖会,与国际大品牌合作,参加大奖评选,希望国际级大藏家带动收藏,等等。但是,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对社会、人生体悟的过程,再怎么天才,也离不开这个过程。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无论多有才气,无论多么大胆,无论选取什么题材,都无法回避“体悟”两个字。
年轻艺术家画画,一是天马行空,二是希望画得非常完整。就像大学毕业生的论文,往往题目非常宏阔,一口吃一个胖子的心理特征非常明显。有些美院,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的创作努力迎合市场需要,这些学生们的作品,往往非常完整、完美,题材往往很大,但这恰好反映出他们对生命体悟的不足。年轻艺术家的画面大了,题材和思想“宏阔”了,价钱也高了,可是,相应的,他们的体悟没有跟上,因为体悟,需要时间和机缘。所以他们未来的价值夯实,也需要时间和机缘。对于早期高位介入的藏家,需要耐心等待年轻艺术家的成长来回报,但不知这些藏家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七、没有深刻体悟,画廊开不长
基于对体悟的理解,笔者对于新开张的画廊、艺术机构,往往有一种类似于中医“望气”的判断力,能很快判断出这家机构的存活时间。任何一家艺术机构开张时,都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但是基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对艺术的领会体悟水平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结局。
有位专营某地现代陶瓷的朋友开了家艺术机构,刚开张时描绘了一幅事业蓝图:要成立几个国家级大师的工作室,要掌握某地陶瓷在沪的话语权,搞多少场陶瓷大展,等等。但是以笔者当时所见,该地方名窑虽然很有潜力,但外界接受会有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该地陶瓷大师和普通作坊的产品差别不大,个性化开拓空间不足;同时,该地方名窑处于市场培育初期,营销摊子不宜铺得太大;更重要的是,该艺术机构只是靠这个老板的个人经商资金在支持,且老板极为精明,这样的机构如果不能很快盈利、市场反馈不是很积极的话,后市难料。
果然,一晃五年过去了,该机构虽然还健在,但该老板已不再举办大展,展示场地和相应活动都减少了,目前也放弃了该地方名窑在沪的话语权,仅以制做陶瓷礼品度日。当然,仅仅以对艺术的体悟是否足够深,来判断这家艺术机构能开多长时间,虽然有失偏颇,但没有深刻体悟,钱再多,艺术机构也开不长,并非没有道理。有家艺术机构办开业展览,你只要眼睛一扫,就知道它开不长,因为它的墙面上,同时挂着写实油画、当代艺术、三流行画,再加上几张名家限量版画,墙角还放着普通工艺品,清代老家具和新仿西洋家具以及宜家家具并陈。这样的画廊,基本不具备学术思考的能力以及基本的营销定位,要能开长久,相当于一个新手司机开着150码硬要闯遍城市的角角落落。
新晋藏家来不及体悟
在收藏家群体里,有一批财富新人,他们对艺术品体悟的深浅,直接呈现为中国新晋收藏家的群体特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最火爆的2005年至2011年,一大批企业家、私人投资者争先恐后地闯入市场,他们对于艺术品,是以一种投资人的眼光看待,根本来不及讲体悟,便冲了进来。
他们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自己懂不懂,先举牌再说。他们不懂艺术品,不会体悟艺术品中的生命与人类精神的含量,但是他们懂生意,懂得投机。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在场上跟着行家举牌,如果一幅画现场有几个行家都在抢,他们不是第一个举牌的,但往往是举到最后的那一个;他们喜欢买拍卖图录封面拍品,喜欢抢名气响的,最后“造就”了拍卖市场上的“中国现代画坛十大家”之类的概念;他们没有发现优秀画家的能力,但是他们绝对有跟着潮流走的勇气。也因此,他们往往会成为拍卖公司老总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在那段时间,他们用雄厚的资金,逼走了市场里的老行家——老行家太精、太理性。在让老行家叹息的时候,就是他们最为愉悦的时刻。
但是,由于缺乏体悟,他们手上的艺术品始终只是一件投资品,拥有它,是为了日后赚钱或者为资产增值服务的。他们对钱的体悟,要比对艺术品的体悟,深刻得多。
在一个多头市场里,资金推动型的市场里,他们思维当然有效。但是否能一直如此有效,艺术品市场会一直这么涨下去不回头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这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