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投资书画需要懂点美术史

2013年12月13日 09:28:23  来源:FT中文网

前些天,我收到一位吉林书画爱好者写来的信,信写得热情洋溢,大致内容是说自己是一位离休干部,这些年花了许多精力收藏了一大批名家作品,自从在电视上看到我讲的《百家讲坛—齐白石》之后,全家人对我很信任,专门开了个家庭会,一致认为可以委托我,让我帮着把藏品交易出去,并承诺一旦成交将会给我百分之多少的分成。信的最后还附上一份他收藏的作品及画家的名单。说实话,一看名单我就忍不住笑了,不用看画就知道这肯定是一批伪作,因为他藏的画知名度都太高了。这批画里面有: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徐悲鸿的《九方皋相马》、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稍有收藏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类似这样的画家最着名的代表作,都早已被收藏在了国家各类美术馆里面,虽说有个别像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这样题材曾画过数幅的作品或有个别散落在民间,也属凤毛麟角,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收藏就是这样,有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出于礼貌,我还是让工作人员与这位爱好者联系,让他把图片发了过来。不出所料,他藏的都是极其伪劣的仿品,有些画面非常丑陋。看到这些图片,我在想:难道这位干部连最起码的美术常识也没有吗?

我还专程去济南看过一位企业家建的美术馆,里面几百件展品也是假得不能再假。稍有审美感的人都应该可以分辨出来的东西,难道就真的能把这位精明的企业家给蒙骗了吗?要知道他单为那些伪劣的藏品出版画集就花了100多万!可见,要搞好艺术品投资收藏,只有钱和时间还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收藏常识和美术常识,知识比资金更重要。

(一) 由浅入深,古代书画先不碰

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是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搞艺术品收藏投资就更应该记住这一点。由浅入深就是先从容易弄明白的作品入手,再逐步向高端艺术品过渡;先买价位低的,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去收藏高价位的东西。我熟悉的许多书画收藏家都是从当代名家作品开始走上投资收藏之路的,因为相比较而言,当代书画作品的价位还是比较低的。买东西从花小钱开始,一是可以让你的心理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再者,即便买错了,损失也不会过于惨重。同时,当代书画的真伪鉴定也相对容易些,就是遇到个别特别难判断的作品,找到画家本人当面求证也还是可以做到的事。所以,如果您是一位刚刚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的新手,就不妨先从当代书画收藏开始试水。我的收藏也是从当代书画开始的。大概是2001年,我拿着7万块钱,跑到了安徽合肥,从一个朋友手里买了十几张当代画家的作品。记得这些画家里好像有于志学、冯今松、马西光、韩书力、舒春光、胡勃等诸位老师,其中最贵的一幅,是陈平画的八平尺的《费洼山庄》,花了1.9万。于志学老师六尺整张的大画《驯鹿少女》才花了7500元。在朋友家里选来选去,7万块钱愣是没花完,只花了5.5万。这5.5万就成了我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启动资金。

你自己有画和到美术馆去看画心态是完全不同的:美术馆的作品再好,你也只是看看而已,不会特别上心,因为它与你关系不大;可当你自己有了藏画就大不同了,它会让你牵肠挂肚,从拥有作品的那一刻,你就想尽快把这位画家和作品弄清楚。也就是在你弄清楚的过程中,你的学问也就不知不觉地增长了。好的收藏家投资家都是在实战中炼出来的,搞收藏不“上手”,纸上谈兵难有作为。自从有了从合肥买回来的这十几张作品之后,我便开始逐一研究这些画家,慢慢地开始对整个当代中国画创作有了初步了解。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我把收藏的目标锁定在了贾又福、史国良、刘大为、田黎明、刘庆和、陈平、武艺等十几位学术地位比较高的优秀中青年画家身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水平和方向。

从当代中国画开始收藏入门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能直接与画家当面交流请教,这也是快速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好方法。我在合肥买到陈平的《费洼山庄》后,一直不敢确定这幅画的真伪,为此心里还有一阵子不踏实。后来画家李晓明带我到国家画院陈平的画室,当面求证。陈平看完画后,说这幅画是安徽人用宣纸从他手上换走的,他还特意讲了创作这幅画的几个关键点。随后他又给这幅画配了两条长长的书法对联,书画相映,光彩备增。那一阶段我和史国良先生交往特别多,记得有一次,我在琉璃厂买了一幅史先生的《童趣图》,然后拿着画去他家拜访,史先生不仅详细讲解了他创作这幅画时的情景,而且还重新添笔润色,使作品焕然一新。后来我多次看他当场作画,对他的用笔落墨非常熟悉。田黎明老师也曾在他的工作室演示画法,认真仔细……就是在和这些画家的交往过程中,我对他们的创作方法和特点有了深入了解,这些都为我日后鉴别他们的作品提供了经验。

相对于当代书画收藏,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的收藏则难度要增加许多,作品年代越久远鉴定难度就越大,同时真正能把作品看明白的鉴定家也就越少。特别是中国古代书画,历经了几百年上千年,除了那些有明确文献记载的作品外,真正能让今人说清楚的作品没有几件。平时我们连看古代书画真迹的机会都很少,从不曾“上过手”,现在又凭什么去判断一件古代书画作品呢?前两年,一家很有影响的拍卖公司曾举办过一场历代帝王书法的专场拍卖,我打电话给故宫博物院的杨丹霞老师,请她发表意见,她慎重地表示,三四十件作品中可能只有两三件“差不多”。当然,这一专场的作品最后也都以一件几十万、几百万拍了出去。

古代书画作品人皆向往,可是,当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去应对眼前的作品时,还是要先暂时放一放,既然要掏那么多真金白银,我们还是先去买让人心里踏实、能说清楚的作品吧。

现在收藏投资当代书画作品虽说门槛较低,相对容易些,但和前几年相比难度还是增加了许多。首先是画价已经大幅度增涨。就以史国良先生的作品为例吧,2003年前后他的作品每平尺仅仅是两三千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每平尺十五六万,也就是说买一张史先生四平尺的画也要五六十万元了。最初我到田黎明老师家买画时,一个四平尺斗方才六千块钱,他拿出了几张画让我任选,现在同样的一幅画也要二十万左右。更有甚者,还有些当代画家的作品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平尺四五十万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前辈大师。快速增长的高价位无疑为当代书画收藏增加了风险。另外,人为炒作,名不副实,赝品横行以及画者众多,鱼龙混杂等许多乱像,对投资者来说也犹如雾里看花,不知道哪些是真有价值的,哪些是滥竽充数的,这些都成为了投资收藏当代书画作品的难点,需要投资者有一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慧眼。

总而言之,艺术品收藏投资是从先有兴趣,再到积累知识,然后再到培养眼光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喜好不同,兴趣各异,不管是从当代入门还是从近现代开始都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从易到难,积累经验,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一句老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二) 要大致了解美术史

荣宝拍卖公司的李伟到我办公室来,翻着我2006年编写的一本收藏散文集《隽永的时尚》,边看我过去的藏品,边感叹说我的收藏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明白他说的所谓“传奇”的含义,无非是指在只用了5.5万元启动资金的情况下,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收藏了多幅大师精品这件事。随后,他向我询问个中缘由,我坦率地告诉他:了解美术史,比别人先走一步。刚进入收藏投资行列的人 没有不被“该买谁,不该买谁”这个问题所困扰的。能按照美术史去判断一个艺术家或一件美术作品的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好的收藏家或投资家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搞好艺术品收藏的一个秘笈。当你具备了这个能力,掌握了这个秘笈后,面对眼前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画作,该买谁,不该买谁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从古至今,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美术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们为我们梳理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谱系,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了今天我们了解艺术家和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通过学习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艺术家在整个美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艺术成就巨大,学术地位崇高,影响广泛深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自然会表现不俗,被人们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家也都已经开始沿着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主线进行收藏投资,这一理念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我是按美术史来搞收藏的受益者。我刚开始搞收藏时,收藏界对美术史还不太重视,也没有人告诉我应该读读美术史。我是在收藏过程中自己悟出了这个道理,并马上付诸实践的。我的做法仅仅比有些人提前了半步,当别人抢着买“猫王”、“狗王”的时候,我去买了黄胄,当别人买“牡丹王”、“梅花王”的时候,我去买了黄宾虹……也就是这早迈出的半步,使我有机会取得了所谓的“传奇”。

我这超前的半步是怎么迈出去的?

我常说艺术品投资收藏有时候就像打仗,也需要分秒必争,若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抢得先机,提前买到即将涨价的作品,这无疑会很快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挣机会的钱”。机会无时不在,艺术品市场也是如此,但是机会与机会也不尽相同,有的机会三年五载可遇,而有些机会却属千载难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曾有过三次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一次是2003年春天北京“非典”过后开始的中国画暴涨,一次是2006年至2007年间中国当代艺术的疯狂,再一次就是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面大爆发,许多有识之士就是在把握住了这三次机会之后而一跃成为了业界翘楚的。

我现在还依稀记得2003年至2004年那段时间指导朋友们争分夺秒寻画买画的情景,这也是我自己收藏的第一个高峰期。我的收藏是从当代名家作品开始的,藏了两三年之后胃口变大了,我把收藏的重点转向了近现代书画大师的作品。那一阶段我特别用功,除了研究大师们的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之外,还通读美术史,分析市场,常常读书读到后半夜两三点,一度还因为长时间在网上看画以至把眼睛弄得每天都又红又涩。时间到了2003年,我察觉到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微妙变化,看到买艺术品的人开始由过去的外国人和港台同胞变成了内地人,特别是内地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开始染指艺术品,中国内地正在悄悄崛起一个有实力的收藏群体,我隐约觉得中国画将会迎来一个“井喷”式的涨价期。

这一年的春天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料到的事,一场“非典”大病突袭了北京。也就是这样一场灾难,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人的价值观念,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重视生活的品质,过去传统的攒钱观念在生与死面前被颠覆了。当这场灾难过去之后,许多人开始消费,一部分人便把钱花向了自己喜爱的艺术品,这场“非典”无疑加快了中国画“井喷”时代到来的步伐。

正如所料,从2003年春天开始,中国画暴涨了。

中国画是从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等几位近现代大师开始涨价的,他们几位的作品因为过去一直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睐,价格原本就处在高位,这新一轮的增长中他们又处在了领涨的位置。这一阶段白石老人的作品与前面提到的几位相比价格还很便宜,其他大家的作品价格就更低。对于我和身边的朋友们来说,那时经济实力还都很弱,对那些已经涨起来的大师们的作品不存奢望,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们后面大多数还没涨价的艺术家身上。那么,在这几位大师之后接下来将会是哪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快速增长呢?在滚滚的价格狂涨浪潮到来之前,应该提前收藏谁的作品呢?在艺术品面前人人都是穷人,对每一个投资家而言,资金永远是短缺的,搞艺术品投资谁都不愿让一幅画长时间地压住资金,所以如何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好的作品,用最短的周期使作品快速增值是艺术品投资成败的关键。要想解决好这一关键点,其中很大程度依赖于你对美术史的理解。

中国画的涨价不是所有作品一下同时都涨,而是像涨潮的海水般一波一波涌来。第一波先涨的是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第二波是徐悲鸿、潘天寿,接着下来是第三波、第四波,在近现代美术史上,作品形成价格体系能够进入到艺术品市场流通的艺术家大概有一百位左右,这也就是说在大盘全面上涨的行情下这一百位艺术家都有可能涨价,但是,在他们这些人中间增涨的幅度会有高有低,涨价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先涨的也许要比晚涨的早一年或两年,有的甚至时间会更长。所以,未来增值幅度大,最先要涨价的艺术家就是我们当务之急要寻找出来的。

我凭着自己对美术史和艺术市场的理解,把近现代几十位有影响的艺术家一一做了分析,并结合朋友们的经济状况,首先确定了第一个收藏目标:黄胄。

为什么会首先选择黄胄大师呢?第一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区域。北京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的艺术品交易中心拥有着最大量的资金和收藏群体,基本上主导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这里的收藏家肯定会首选自己比较熟悉的艺术家作品,在近现代美术史上也就是“京津画派”的艺术家作品。人们不可能舍近求远先去选择离他们比较远的“岭南画派”或“海派”等其他不太熟悉的流派的画作,所以说生活在北京的画家肯定是最先应该涨价的。可是,北京做为文化艺术中心,近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大画家曾经生活工作在这里,他们中间谁又将是最具增值潜力的呢?这也就是选择黄胄大师的第二个思考:在现代画家中,黄胄先生的艺术成就极高,他造型能力超强,落笔神速又生动异常,开创了全新的画法和画风,对中国水墨画贡献巨大;同时他的作品题材又大多是反映各民族人民日常生活场景的,雅俗共赏,为大家喜闻乐见,广受欢迎;而且,黄胄先生又是离我们最近的大师,故去时间短,人们对他不陌生。综合以上原因,我把收藏的目标首先选择了黄胄先生。这一阶段,黄胄大师的作品还相当便宜,一幅很精彩的作品也就几万块钱。朋友们开始按照我的思路到画廊到拍卖会去寻找黄胄的画作,那时他的画也并不难找,在琉璃厂的许多画廊都挂着大师不错的精品,在拍卖会上也可以用比较低的价钱挑选拍得最中意的作品。

就在朋友们买下一批黄胄作品不久,正像预期的那样,黄胄大师的画开始涨价了

在黄胄大师之后,我又确定了收藏被誉为“现代小写意花鸟画第一人”的王雪涛先生画作的计划。之后又将收藏范围先后扩大到了“长安画派”的何海霞,“新浙派”的山水画大师陆俨少,“金陵派”大师钱松喦和“海派”的“最后的大师”程十发先生等人,而这些人选都是根据美术史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下来的。当然,艺术品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现在这些艺术家们的价位在市场上的位置已经很清晰了,谁高谁低一眼便知,但那时大家基本上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要想提前预知他们后势的走向还确实需要点功力。如果同是北京的画家,当时不是选择黄胄、王雪涛,而是选择陈半丁、胡佩衡,那真不知手上这点有限的资金要压到何年月呢。要知道,陈半丁、胡佩衡二位在京津画派中也是声名显赫成就很高的。

那段时间,经常是当天确定好要买谁的作品后,第二天大家就开始四处去寻找,寻到后谈好价钱马上掏钱成交,唯恐人家一转脸不卖了。那个阶段也确实如此,一位画家一旦开始涨价就像中了魔法一样,往往是一天一个价,而不涨的则纹丝不动,前景莫测。当时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有点像刚开始的股票市场,扑朔迷离,变化迅猛,让人既刺激又兴奋,有时还会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现在回头想想那一阶段的经历,感觉就像是在指挥一场战争,从分析研究确定目标到运筹帷幄把握时机,再到后来取得成果,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还要争取做到准确无误。其实说来这也真算得上是一场战争,只不过是一场艺术品市场的商战,我们的对手不是荷枪实弹的敌人,而是无形的时间和机会。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