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感悟欧阳中石的书法观

2013年11月22日 11:17:26  来源:中国书画报

近些年来,我时常带着一些学书方面的问题向欧阳中石先生请教。作为着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石先生睿智、博学、亲和,书法对于他是那么美好、有趣。他成果累累而又总在无尽地探索,活力依旧、不知疲倦。听先生谈书法是一种享受。每一次谈话后我都受益匪浅,让我有一种“写出来”的冲动。后来读到中石先生的新作《文化漫谭》,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领悟、对当代书法许多问题的解读和独特的书法理念,使我获益颇深,思绪为之顿开。于是写了这些文字,与广大书友共享。

一、中国书法当在时代变化中求发展

“书法是一种文化”,“现在比过去更需要书法”,“中国书法应该走向世界”……与中石先生谈话,你总会从他对书法的前瞻性观点中受到鼓舞。上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手机普遍使用,传统书法的地位受到冲击,一时间议论颇多,有人疑惑,有人担心。如何看待中国书法的现状?如何给书法定位?中石先生在很多场合力陈己见,为中国书法定调、打气、鼓劲。“中国书法不会过时。”中石先生认为,站在时代和文化的高度看,书法的实用性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它的艺术价值仍然存在。“书法有它存在的含意,不承认书法的作用是不行的……科技发展,电脑广泛普及可以解决‘书’的问题……但是,‘书’仍然有它的价值,因为,有一些问题不是电脑能够解决的,我们的手可以使汉字‘生姿’,可以赋予汉字以生机,让它有足够的生气,使没有生命的变成有生命的,还能有节奏的变化。这种变化,只有人才能够完成。”中石先生的观点是,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生命力无限广阔,它的功能是不会衰退的。书法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喜欢写字的人比过去多得多了,“书协会员大军”上百万,书法成为了空前的热门,中国书法还“出口”到了海外。书法的地位可以说比过去更高了。

“书法应随潮流而动。”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在漫长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必须坚持其传统,但同时要正视中国书法的新变化。比如当前热门的“展厅书法”“网络书法”“电子书法”的出现,书写工具、原材料的改进使书法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市场经济使书法开始走向产业化,书法环境出现了空前的变化。书法工作者必须改变某些传统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新变化,探索新问题,引领书法的发展。

二、书法作品应字、文、书三者并茂

书法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好作品?这是书法界关注却存有争议的问题。中石先生在《书法漫谭》中写了一段很精彩的话,表明了他的观点:“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同样的话他在此前许多场合也讲过。在200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书展中,他还用作品的形式表达过,可见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他认为,书法是以笔墨与人交流的艺术,书法需要欣赏者,离不开观众。书法作品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取得社会地位,首先要能被多数人理解、接受和喜爱。书法作品要做到字、文、书并茂,字美、文雅、书妙。

首先是字美。把字写得美是书法家首先应该考虑的。中国书法写的是汉字,写出的字要符合规范,有法度,可以有变化但要便于识读,同时还要有风采,好看。书法是让人看的,如果写出的字别人不认识,或者觉得不美,怎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呢?汉字是中国的特色,形、神、意兼备,标志着中国文化的高度,加上结字的变化和线条的质感,使之成为独特的艺术。书法的功能之一是展示汉字的美。同样一个字,篆、隶、楷、行、草有不同的规范写法,一点之差就成了错别字。不要轻视写字,把汉字写好是书法家的责任,也是书法家功力的表现。

其次是文雅。写字不是书法的全部,功能是载道,表示一定的意义。“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书法要成文———以一定的文字内容表达作者的创意,或写古诗、词、联、曲、文、句,或自撰内容。书法的文化性是通过“文”来展示的,“文”应有一定的含义,把作者的情趣、追求容纳进来,加以展示,以抒怀、励志、寄情、颂物等。一般来说,雅是文的要求,字与文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中石先生认为,创作时“书法家首先要对文字烂熟于心,继而淋漓挥洒,达到物我两忘、我物合一的境界,由此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体验”。读《兰亭序》不但会为那些生动的汉字感叹,还会被那些优美的文句震撼。

三是书妙。书妙是书法作品追求的艺术面貌———品位、意境、格调。好的作品应充满生机,有风采,美观受看,有吸引力、感染力,使人感动,给人以艺术享受。“以书焕采”“赋以生机”,书法是作者把对字与文含义的理解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予充分表现与抒发的艺术品。如《兰亭序》的典雅、《祭侄稿》的悲壮、《寒食帖》的忧怨、毛泽东诗词手稿的豪迈等等,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一篇品位、格调不高的书法作品是不可能有艺术价值的。中石先生认为,“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文是晶体结成的串珠,书是串珠之外的光环”。字、文、书三位一体,才能构成作品。写字是现象,关键是把文字变成活的东西,张扬文字本身的生命力,传播文化,使文化通过书法而发出光彩。字、文、书三者并茂的作品才是内涵深邃,意境优美,有感情、有活力的真正艺术品。

三、学书法犹如打靶打“圆心”

中石先生在长期的书法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如何使学书者做到“一学就会,少学多会”。他说,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尤其是爱好者)很难像过去那样有很多时间进行系统地学习。改进学习书法的方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他总结出的打“圆心”的学习方法受到专家和学书者的充分肯定。中石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徒弟去学射箭,师傅先拿来一炷香放在远处,说是靶子的圆心,让徒弟看,每天看。过了一阵子,问徒弟看到什么了,徒弟说看到一个火点了,又过了一阵说,火点变大了,像个鸡蛋,后来说像个火球。这时师傅对徒弟说,你可以回去了。徒弟不解。师傅解释说,学射箭最要紧的是练眼力,只有看得准才能射得准,你能把小香火看成一个火球说明已经领悟了。徒弟明白后高兴地离开了。中石先生说,学书法犹如练习射箭和打靶,要学会瞄“圆心”,抓住要害,讲究方法,学会观察,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抓学书法的“圆心”?学书法不能绕过历史高峰。中石先生认为,中国书法的历史高峰在古代,精品在古代。我们很幸运能够看到前人的遗迹,要将前人的精华加以继承,站在历史的高峰去发展,而不必站在历史的高度下面另搞一条路。要明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要老老实实向古人学、向传统学,学帖、学碑,并一以贯之,不动摇。“学”是把公认的成功的东西拿到自己手中来,这是唯一有效的途径。我常讲书法是靠“学”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学书法很刻苦,但只是靠自己练,以为功夫到了就行了,时间花了很多但进步不大,事倍功半。原因是方法不对。我就不太同意“下功夫”去“练”,“练”得不好可能是在重复自己的错误。当然,学古人的同时,对现代人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取法乎上”。现在出版的字帖太多,恐怕一辈子也临不完。怎么办?要找最好的法帖来练。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以及欧、颜、柳、赵、黄、米等人的字帖是被公认的范本。找本好帖等于找个好老师,名师出高徒。选择字帖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必跟着别人走。历史上有学“王”成功的,也有学其他人出名的。

要“先精而后深”。中石先生认为,临帖要精。有了好的帖也不一定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临写,可选择部分甚至个别的字临习、研究、吃透,悟出其中门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写好了第一个字,就能写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字。精练,一是练眼,二是练手、练脑。学书要下巧功夫,讲究效果。现在再讲“铁杵磨成针”有点笨了,我主张“循序而进”不是“循序渐进”。精练与博学不矛盾,精练解决得法、入门,博学在于拓展、充实、提高。首先是入门要得法。中石先生认为,“做学问是垒金字塔,下底与高是有比例的,下底不宽,是不可能有高的”,“艺术需要天分,但我更相信见多识广”。要尽量多看一些好的东西,博采众长,增加养分,储备知识,用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厚积薄发。要辩证地看待创新。中石先生说,学传统是继承、打基础,是手段,目的是运用、发挥、创新。创新是针对传统的,要知道历史才知道新在哪里。在书法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而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由此产生质的飞跃。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当我们学到位了,创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有人说,继承是一万步,创新是一小步,不无道理,继承上下功夫越多,创新越容易。

四、强化书法的文化因素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改名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前面加了“文化”两个字。改名是中石先生的建议。他认为,书法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个大概念,但书法中包含有文化的因素,学习书法必须从学习文化入手。“书法行为、书法活动受一定文化观念的引导,书法文化研究的价值之一是针对书法文化观念进行培养和引导。”他在上世纪80年代开办书法学科的时候即提出“文心书面”,“‘文’是文学、文化。‘文’与‘书’看起来是两件事,实际上是一致的。搞文化的人不一定会书法,学书法的人必须懂文化”。

中石先生认为,书家尤其应该具备诗词文章方面的修养,文章书法方面的能力本来就是中国人所应该予以重视的基本素养。文字学研究汉字字型结构、书体特征等方面的规则规范,书法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规范,然后发挥、超越。除了思想、学术、制度、宗教之外,其他艺术门类也与书法艺术相互映照、相互影响。搞艺术要有科学思维,搞科学也要有艺术灵感,书法艺术要发展,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持,需要更高的理论来启发、指引、指导。在中石先生的倡导下,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教学内容始终是围绕提高文化素质开设的。书写课(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及篆刻)虽是主课但只占到一半左右的比例。除此之外,还设有中国古代汉字、诗词基础、中国书法史、古代书法理论、书法文献、艺术概论、书法欣赏、美术史等相关课程,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其他学科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

中石先生强化文化的主张与他的艺术经历直接有关。他自己就是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治学广及教育、哲学、逻辑、文学、艺术、音韵、戏剧等,着述有40余种。他幼年学习京剧,九岁登台演出,后跟随着名京剧艺术家奚啸伯学艺,成为奚派艺术嫡传,有“奚师复活”之誉,其事迹被写入《中国京剧百年》,留下许多佳话。奚啸伯除京剧外还精通文墨,对中石先生的书法影响颇深。京剧浓缩的舞台生活形式和精练的语言,对中石先生的书法艺术特色也有着潜在的作用。长期研究逻辑学使他善于用辩证法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开拓书法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他对词、联、曲、绝句、律诗等多有建树,深厚的古汉语和古诗词功底则是直接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学问以及绘画方面的知识融汇在他的书法之中,阅历、学识这些综合养料,丰富了他的书法理念和技艺。不久前,先生将他对于理、文、工、艺、哲等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写给了我:“理通天规,文颂德仪,工在实现,艺焕神姿,哲学纲领,总揽无遗。”由此可见,中石先生对涉及书法的相关学科研究的功底与领会之深。

五、书法的传承靠教育

有着50余年教学生涯,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欧阳中石,常常自称是一名“教书匠”。他致力于教授书法、研究书学,取得极大成就,获得诸多殊荣。但他最关心、考虑最多的是中国书法的传承。他认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的国粹、瑰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由于种种原因,在传承上目前面临许多挑战,如果解决不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受到影响,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也是书法人的耻辱。

源于对书法事业的热爱和深切理解,在欧阳中石等人的努力之下,上世纪80年代创建了首个中国书法学科———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大专班,从立项、招生,遴选导师,完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书法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中,中石先生强调“学书先做人”,强调学好传统打牢基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书法教学取得很大的成绩。20余年来,已经培养出书法学员数百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新型书法人才,同时在书法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正是在这一模式带动下,全国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书法专业,从而造就了“院校派大军”的崛起,促进了书法的新繁荣。中石先生认为,繁荣当代书法固然很重要,但从长远看,光靠书法专业队伍和数量有限的高校培养还远远不够。作为一项战略思考,最重要的是依靠全民教育来提高民族对于书法的认同,普及书法知识,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教育。现在京剧进了学校,要呼吁书法也要进学校。不是要直接培养书法家,而是要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认同感,如同“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一个道理。他为此做过很多调查研究。他坚信,“书法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书法有炼心、通文、修身、养性的功能,可作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切入点”。书法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要靠社会的力量。只要重视、下决心,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六、独具特色的“中石体”书法

毫无疑问,中石先生的书法实践是其书法艺术的集中体现。他的书法之所以受到专家肯定和群众喜爱,除了前面讲到的字美、文雅、书妙之外,还因其具有特殊艺术魅力。

在形式上,中石先生的书法植根传统而自立面目。他的学书特点是:启蒙早、先碑后帖、名师指点和勤学善悟。他幼年上私塾开始临帖,十岁临完《等慈寺》等,上初中时拜武岩和尚为师,临《兰亭序》,写欧体、龙门造像、北魏摩崖石刻等,转益多师,最后师从吴玉如学书最久。吴是当时天津一带有名的书法家,对王羲之、王献之、王珣和王铎研究颇深,书风“温润秀俊,遒劲豪放、空灵飘逸”,中石先生深得其神韵。许多年之后,中石先生曾坦承,他学书受吴玉如先生影响最大。1975年他调到首都师范大学后,临写《元倪墓志》,以碑写帖,书风为之一变,形成“碑心帖面”的自家面貌,理论上亦有升华。扎实的碑帖功夫使他作书时笔下渊源有自、自出机杼。此后,融入了传统精华、个人学识和人生阅历的中石书法以其特有的面目,在展厅、报刊、媒体、书画杂志、公共场所频频展现,书迹题遍天下,备受社会赞誉。

在风格上,中石先生的书法温润秀美,潇洒俊逸。他的书法属于传统型,融碑的古拙与帖的清新于一体,注重用笔、结字、用墨,讲究章法布局,形成独特风格。笔力厚重、沉稳、遒劲,富有历史感、沧桑感,但又不失典雅与灵动,是其主流风格。布局或行或草,或大或小,或枯或润,欹侧相生,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充满生机。结体秀美,墨法温润,加之精到细致美观的笔触和“招牌笔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无穷的韵味。中石先生书法多为行书。几年前他用草书书写的《清照词八阕》,章法大气,变化生动,用笔娴熟,集碑帖于一体,颇具特色。中石先生精于小楷但极少面世。不久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经小楷手书》,5000余字,气韵高雅,字体俊美,用笔精到,墨色湿润,极具功力,实为难得一见的精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先生的字堪称规范的楷模,字字有出处,笔笔有来头,雅俗共赏,看似平淡却极富魅力。在内容上,中石先生的书法注重文采而又不拘一格。“文以载道”是他的主张。看先生的书法,在观赏字的同时,读其文也是享受。与其他书家一样,他也常写古典诗、词、联、曲,但他总能因场合不同而加以取舍,极其准确、精到。中石先生写过的作品当以万数计,少有应付之作。自作诗词更能寄情于书,产生字文俱佳的效果,展示中石先生的艺术风格。有时偶然也见到他写一些白话式的即兴文字,则有另一番情趣。我见到一幅他为某地教师节写的“教师您好”,为武警某部队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写的“救灾先锋”几个大字,贴切、生动、醒目,效果则是不亚于长篇大作。

现已85岁高龄的欧阳中石仍然身体力行进行书法的创作研究,并讲学、指导研究生,不辞辛苦,活跃于书法研究教育领域。他还利用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立案加强书法的文化教育,以期得到社会响应。他还用自己的稿费出资办学,资助贫困地区和灾区青少年。他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弘扬祖国的书法事业,表达的是一位书法工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