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博物馆鉴定家为何越来越弱

2013年10月21日 14:01:26  来源:新民晚报

收到今年纽约苏富比古书画拍卖图录,格外关注。一是封面刊登了苏轼的《功甫帖》,仅九个字,却很难得。二是我们朵云轩的老同事张荣德先生今春去纽约,首次主持苏富比书画业务。9月19日的拍卖《功甫帖》成交820万美元,买家是上海的藏家刘益谦。这次古书画拍卖,苏轼《功甫帖》的再发现和推向拍场,是夺人眼球的大事情。拍前图录的66页上,刊发了马成名先生《心仪已久之北宋苏轼<功甫帖>》和张荣德兄《苏轼<功甫帖>初探》,拜读了两文以及注释、附录和其他图片以后,深为他们的学养所折服。而他们两人都由朵云轩走向纽约大舞台。

实现华丽转身

最近,几位老同事聚会,说及当年马成名先生在佳士得供职,今春张荣德兄受聘于纽约苏富比,一致感到当年老朵云轩提供的舞台以及培养人的那套制度,确实有效。而马成名先生和张荣德兄在朵云轩时的勤奋和天赋,也令人肃然起敬。所以,他们在古书画方面的鉴定眼光和学术能力,也绝非偶然。记得1992年,马先生在巴西发现张文魁旧藏的一批宋元信札,于1996年纽约佳士得推出“上海张氏涵卢旧藏——宋元翰牍明清书画精品”拍卖专场,宋人信札有十余通,包括曾巩的《局事帖》,轰动拍坛成了当时书画鉴定界一件很了不起的事。2010年秋季张荣德兄主持道明时推出《听帆楼后人藏宋元明尺牍》15件珍品拍卖,有宋代4件,元至元末明初9件,是本世纪初以来的重大发现,其中《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页》拍至9120万人民币。而这些发现,不再仅凭鉴定者慧眼感知,更多地融入了学术和考证。表明传统经营界出身的鉴定师实现了华丽转身,由感性走向了理性,由目鉴结合了考证。

深感人才缺失

笔者长期在文物经营界工作,与博物馆专家和收藏经营界专家两道均有接触。环顾眼下的书画鉴定界,喜忧参半,深感人才缺失。于博物馆而论,如今,随着这些一言九鼎的宗师先后谢世,许多博物馆面对征集书画的挑战,已无权威敢拍板。为什么出现这些断层?究其原因,是我们建立的博物馆制度,鉴定人才由院校毕业,入馆培养,但很少放飞野外,往往纸上谈兵,研究来研究去,就是远离真伪二字,也难得做真刀真枪的决定。又逢1949年以后形势大好,一有老先生扛着,二有藏家捐献,三是“文革”送货来。所以藏品不愁。

反观民间,或在行里做,或单打独斗,用自己的“肉里分”(钱)买东西,弄不好就伤筋动骨,故学习愈加刻苦,专研愈加深入,倒也出了不少人才。马成名、张荣德就是我们知道的代表人物。他们天天要看图录,要查资料,好像天天要上战场打仗,自然武功高强,与日俱进。回想当年朵云轩拍卖行的买家,如今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今年我的一位藏家朋友,在小拍里捡了三次漏,一件龚贤估价1500元人民币,他以70余万拍下,一件文彭册页估价10万人民币以270万拍下,更有巴黎6月19日某拍卖行错看一件北宋古画估价仅1500欧元,他竟以358万欧元拍下,成为今年藏界的一大话题。事后,他告诉我藏界真是不乏人才,三次在现场与他拼抢的英雄还真不少。可见民间大有人在,藏界大有希望。

应两条腿走路

误区已经产生,就是我们未静下来想一想博物馆的大师从何而来。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等老先生,他们到了新社会,确实被国家征召到博物馆工作,但他们当年是博物馆培养的吗?非也!他们都经历了在野外放飞的过程。同样的道理,今后博物馆鉴定大师的来源,不也可以两条腿走路吗?院校的研究型的要,民间成熟的、学者型的也应吸纳。如马成名先生、张荣德先生这样的,也不妨受聘博物馆兼职。而博物馆的年轻专家,由单位委派到苏富比、佳士得“挂职锻炼”,学一两手真刀真枪的武功,少一点花拳绣腿,也是大有裨益的啊!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