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美术参展招数
某些美术展览几乎成了一种竞技比赛,评委选画,既不细看是否有真情、是否有个性,也不细想是否有内涵,而是比手段,比“抢眼”,比效果,比功夫……上有规则、下有对策, 不少参展者都练就了应对的高招。
模仿招
模仿的手段并不需要太高,具备普通美术本科生的水平足矣,但模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参展的成败,一方面应该符合评委的口味,一方面又必须是自己容易掌握的画法。最早一批靠模仿而获奖的参展者,大多是拿国外原版画册当模本的。创作时,左边摆一本现代艺术画册,用来模仿形式;右边摆一本印象派画册,用来参考色彩,构成抄一抄,色块套一套,线条仿一仿,笔触学一学,左一眼右一眼,如探囊取物一般。更保险的做法是套用往届的获奖作品,因为这些都是评委选中的。当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模仿评委的画法,因为模仿是最好的恭维。
抢眼招
被评审的作品常常多得没地搁,里里外外、层层叠叠,评审的过程却往往只有一两天,乃至半天。画家辛辛苦苦花费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作品,在评委手中或许瞟一眼就被“毙”了。要想吸引评委的眼球,光有内涵是不行的,必须得“抢眼”,就像舞台上的选美,需暗送秋波,甚至搔首弄姿。为了制造视觉冲击力,心得狠,胆得大,下手得辣。于是,张牙舞爪的、披红挂彩的、刺激的、妖艳的、猎奇的、搞怪的,各种高招应有尽有。
效果招
明明是一张完整的画,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被切成四块,重新装裱,变成四条屏,形式一下子就“现代”了;明明是一种十分老套的写实手法,却学着新派做法,先在底层做一番肌理,然后动笔画主体部分,完成后,在底色的表面再摆几笔厚嗒嗒的淌着油彩的大笔触,语言一下子就“新颖”了;明明是功夫修养欠缺,硬是套用时下流行的一些装饰效果,再经过各种手段乔装打扮,作品一下子就“洋气”了;明明是一幅普普通通的风景,外围画个圈,或正圆或椭圆,圈外涂个漂亮的底色,画面一下子就“当代”了,要是摆上三五幅成个系列,那就更“出彩”……这些方法虽然并不算高明,做起来又不费力,却总能够在一次次的展览评选中占优势,故常常被不少“聪明”画家采用。
功夫招
还有一些作品,画幅大、构图满,每一个小局部都精雕细刻,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密不透风,算是下足了功夫。作者可谓有耐心,今天描一小块,明天描一小块,就像蚕食桑,先从这头吃到那头,吃空这一片再吃那一片,不厌其烦。粗看,宏幅巨制、细致入微,着实令人惊叹;细看,却发现思想内容空洞而贫乏、艺术语言平庸而呆板、画面整体平淡而单薄,完全丧失了优秀作品应有的艺术气质和丰富内涵,生硬的笔触、堵塞的空间、沉闷的气氛,令人窒息。
特技招
武林大侠、江湖神医、烹饪大厨常常都有独门绝活,或祖传,或自创,手段十分了得。美术界也不乏这样的“人才”。液态的、颗粒的、硬质的、软质的等各类新材质的选择和运用,加上喷的、滴的、冲的、洒的、刷的、涂的、粘的等各种手段的“发明”或“新创”,画面呈现出“奇特”的效果,或抽象或半具象,常常让某些并不了解内情的评委和观众目瞪口呆、暗中叫绝。当然,身怀“绝技”的高手一旦开始进入创作,往往门窗紧闭,唯恐泄露天机。
当这些通过各种手段制作的“精美绝伦”的作品,戴着各种奖项名目的桂冠高高地悬挂在令人景仰的展墙上时,有多少人会去怀疑它的真实水平呢?然而,当你一不小心走进这些获奖者的工作室,看到那些随手画的不打算参展的未经“乔装打扮”的作品时,一定会惊呆,天哪,原来真实的绘画水平竟如此不堪入目!面对如此景象,不知各位观众怎么想,普通参展者怎么想,展览主办方怎么想,参与的评委又将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