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争议的书法评标是怎么来的
2013年07月23日 09:53:3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近日,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王根权根据自创的书法评判标准,给赵本山的书法作品“笑对人生”打出30分。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很多读者致电本报文化新闻热线87613721发表疑问:书法不是学生作文,怎么能像作文那样打分呢?
带着读者的诸多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王根权。他说,给书法定标准,不是自己首创的。唐朝着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书法作品的好坏,是“贤者”说了算的。要想让“贤者”说你好,就必须让“贤者改观”。由此看来,书法评判的标准是“贤者”的观点,但“贤者”的观点并非是纯书法艺术的观点。因而书法评判的标准是任意的,人们对书法作品的评判大多还是沿袭着主观随意性的陋习。
那么,该如何限制评判者的这种随意性呢?王根权说,解决的唯一的办法是出台书法评判标准。他表示,“书法评判与高考作文的评判很类似,比如,早些年作文评分标准一直不细致不明确,评卷老师也无法克制自己的主观随意性。为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制订出了一个量化的作文评分标准来打分”。
这套作文评分标准,给了王根权以启示,他按这套标准的创意创立了书法标准的评判细则。王根权说:“我研究的书法评判标准不是解决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问题,而是在解决好与不好间的差异度的问题。只有将一件书法作品给出分值,才能理性看待如今名人书法与书法名人的现象。”在他看来,只有建立了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书法评判标准体系,才会有效地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