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漂亮概念不同
在画家眼里,在造型领域里,美和漂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慨念。再漂亮的服饰如不合身穿在身上就不美,色彩很漂亮,但搭配不好就无美感,人工设置的风景漂亮,但规范使它失去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也是不美的,泥巴不漂亮,但它做成茶具、雕塑后就很美,这就说明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在生活中,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往往看见不少视为美好的景物,高山、大川、小桥、流水并为之躁动。但在实际写生过程中却往往无法再现出来,或是画出来的画面没有美感而机械或呆板,其实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认识。我以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美好的东西,所谓美好,其实是身处自然时,所处的环境或是景物让你看到了各种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当这种元素协调、和谐时就显出美好,当这些元素不相容时,就感觉丑陋。在画家的眼中,这些客观元素并无实际意义,亦无丑美之分,重要的是当我们拿起画笔去写生时,这些貌似丑美的自然元素,在画家的脑海中,通过自身修养和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理性的、客观的观察、分析,迅速地蒙太奇般地组合成新的关系,并表现在纸上,形成美的形式。这种新的关系有自然元素但又区别于自然,是画家心中的自然,即谓境由心生。所以当画家面对自然时,一定应尊重自己对每一地、每一景的感觉,与自然相互沟通,不自觉地用直观的、创造性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石涛)。写生过程中寻找的是自己对自然的直观的认识,再予以组合、提炼,并给予主观的升华,在“错觉”中以寻求美的根源。画家眼里追寻的是美而不是漂亮,写生虽然是直观的,但直觉包含了“错觉”。当你面对自然之时,只有这种“错觉”调动了你的情绪,透露了你的品位倾向及其素质,才有可能产生冲动而找到写生灵感。艺术中的偏爱与偏见,是创作的动力,“错觉”是作者的自我感受,是面对自然景色所产生的情感的表达,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描绘对象的能力只是绘画手法之一,它只是技能,是辅助捕捉对象的手段,技巧虽然重要,但已不占主导地位。如何认识、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画面形式因素,才是写生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写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写生中充满着痛苦、徘徊、失望,但更充满着活力,充满着魔力,充满着希望。在当前艺术观念多元并且往往观念空泛的现状下,在视觉图像日益程式化的“图像消费”时代,寻找中国山水画与自然、生活的内在联系,写生便成了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诉求。
不管在何地,不管是何时,不管画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拿起画笔的时候,一定要有思想,怎么画才是最重要的。画家只有身处大自然中,才能发生千变万化的“错觉”,才可能被情感驱使而呈现真情,才能找到艺术之灵魂。行胜于言,行成于思;读千卷书固然重要,但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与发展更须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