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维学的书法观
美是什么?说不清。还没有一门学科的论述像美学这样,如此难于被阐述得恰如其分。美是难得的。列夫?托尔斯泰也写道:“美这个词儿的意义在一百五十年间经过成千学者的讨论,竟仍然是个谜。”书法美是什么?异态神解也好,众妙其趣也罢,都是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玩味,公婆皆有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真正能达到气、韵、神合一的艺术境界者有几?近日读袁维学先生《我的书法观》一文,受教非浅,先生之观点是潜心研习书法经验心得之谈,不敢说是真知烁见,但兴意飞扬,直抒胸臆,理性思辩,对学习书法者以及艺术欣赏提供一份很好的“参考消息”,也算是抛砖引玉,各抒己见吧。
说实在的,写这篇文字,我的心里也忐忑。袁维学先生本身就是位“诸家”,去写这样一位学者型书法家,有点自不量力。文人书法的含金量高是因为有文化内涵。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诗集;他是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 翻译出版了《悲哀世代》《勇士》《萨姬妲的爱与恨》《真纳传》《蜜月》等外国名着;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事业,曾任中国驻外使馆文化参赞;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古不拟古,创新不失源,求变不专辄,以行、草书见长,兼众体之妙,意逸于绳墨,流畅自然,墨润纷呈,拙厚中有异态,有气势、有生机、有意趣、有内涵,打眼一看就能看出功底和学养的。他独特的执笔法——拳头执笔法使其书法作品更显苍劲辛辣,节奏鲜明,线条别致。网友称道: “线条粗细无始末,大起大落不做作。墨色浓淡浑一体,满纸龙蛇舞婆娑。”袁维学先生曾在国内外举办过个人书法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日报》、《中外文化交流》、《澳门日报》等高端媒体以及泰国的《亚洲日报》《新中原报》、日本的《书道》《书好》、菲律宾的《商报》等报刊曾评介过其书法作品。作品被收入《新世纪翰墨艺术家经典》《书坛画苑名人佳作选萃》《世界名人录》等书中,并制作成电子图书。在中国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中获特别金奖,并被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1年曾获巴基斯坦总统“杰出成就奖”;现任亚太地区书画家联谊会中国大区副主席、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书法作品应重美感。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结合,才上一幅完美的作品。体现了书者学识、意趣、功力、修养、气质的体现。这是袁维学先生的基本观。他认为,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得靠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摒弃名利之诱惑。”传统继承,效法古人,“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书界,而不能坐在井底仰观名流,不要做拾人牙慧者”。 他是位学者,形象思维贯注于书法创作,使笔墨和线条更加丰富多彩。“只要笔落到纸上,书者就要专注毫端,心无旁骛,物我两忘。作品成败,那就看书者的笔下功力了。”他钟爱草书,日积月累,行成于思,有自己独到见解:草书的笔画要动静结合,以动取胜,没有动感就不能称之为草书;忌滞呆,重流美;笔画、结体和章法讲求变化;不可一味求快,而要疾迟交替,提按相间。南朝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袁维学先生的书法艺术之美,是跟他的学识、见识、胸襟、气魄、情操分不开的,其孜孜以求艺术完美人生那颗至真至诚之心堪称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