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奇峰墨自华——谢朝林山水画解读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的峰峦云水陶冶出了仁者之心、智者之情。山东画家谢朝林既是“仁者”,又是“智者”。他几十年来以心感物,神与物游,坚持以丘壑造境,行走在山水画之中,使自身心境进入到了一个可居、可行、可望、可游的天地之中,用画笔给世人送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谢朝林认为,中国的山水画传统是在对古代的继承和否定的辩证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山水画家,只有师法传统,才能创作出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山水画。他早在学生时代就师从山东名家张茂才、黑伯龙学画,师从名家王昭善学雕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省博物馆工作。馆内的丰富收藏成为他法之不尽的宝藏。从马远、夏圭、李成、范宽到“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清初四王”、石涛、八大乃至现代的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的作品,他都进行了认真的临摹,既学习技法,又钻研文化内涵,同时还利用工作中的机会到全国各大博物馆观赏、学习。经过多年汲取精华、兼收众长,他终于形成了清新典雅、秀美脱俗的画风。赏其《林花经雨香》(见附图左者),整幅作品构图疏密有度、开合得势,用线劲挺活脱、刚柔相济,用墨灵活巧妙、浓淡相宜。作品描绘出了一派雨后清新自然的景色。山峰、溪流、林木、云烟间散发着苍古之气,蕴涵着灵动、秀美之韵。
谢朝林在师法传统的同时,更注重师法自然。为了寻找自己情有独钟的一方山水,他遍访祖国山河,寻觅和感悟大自然的风景,从而使许多对景写生之作成为他创作的基础。他回忆说,自己过去画山水比较拘谨。但自十年前的张家界一游,经过那秀出天外、变幻莫测的奇山奇树、奇水奇云的冲洗之后,他一下子挣脱了束缚,继而画境大开。而后,他又游云南玉龙雪山十三峰。那刀削般的耸天绝壁、那时雪时晴的云涛幻影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更使他顿悟到笔墨的虚实灵动。还有新疆的沙漠绿洲、西藏的雪山莽原,那千奇百怪的自然之美的冲击,使他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画技。其用浅绿色为基调绘写的《水流云静山河远》(见附图右者),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写出了青山披翠茵、碧树映秀色、溪流婉转鸣、白云轻柔翔的一派清和之境。观赏其画,犹如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源中,晋人逸气扑面而来,令人向往,令人陶醉。其《奇山秀水张家界》,近景处重墨重彩皴写出山石、奇松,使山色成雨润灵秀之色,远景山峰则淡墨轻抹、虚无缥缈、秀出天外,留白处形成的飞云亦真亦幻,瀑布溪流婉转鸣唱,声声悦耳,处处悦心,令人陶醉。而其《雪满千山无尘迹》,用写实方法皴写近山近景,用虚灵笔墨写出雪顶和云涛,使整幅画亦仙亦幻。他依靠生动传神的笔墨,将心中的玉龙十三峰升华成了人间仙境。
谢朝林在从艺之路上深深体悟到,修养学问的高低决定着艺术水平的高下。他凭借自己多年在博物馆工作的有利条件,一直坚持多读书、勤钻研,在文学、哲学、书法、雕塑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造诣。他把这些学问、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国画创作中,使其山水画中处处文韵飞扬、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