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器:冲破阻力老笔生华
老年人学绘画,比起年轻人有许多长处:阅历丰富,判断力强,有一定文化基础;所以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少不如老”。但就绘画来说,老年书画爱好者大都未经专门美术学校学习,全凭一股热情。由于经历不同,文化程度各异,形成各种不同的见解,在学习绘画的路上也会出现各种绊脚石。但只要认真对待,这些小小的挡路之物,是不难跨越的。
一、学习绘画不能一知半解
一些老年书画爱好者曾在学校里学过一点儿美术知识,但成年后长期从事他业,只是退休之后学起了绘画。他们虽然懂得一些美术道理,也曾见过老师的勤奋作画,但却不了解起码的绘画理论,误认为只要画得多就可成为画家。不读专业书,不去认真地观察客观的众多物象,更不愿忍受寂寞、坐下来在笔墨技巧上下功夫,又不阅览前人墨迹;这种对绘画不严肃的态度,是难以画出好作品的。没有绘画的进步,何谈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我希望这些朋友,多看看一些名人作画的过程,会有所感悟的。由萧朗、孙其峰、贾宝珉共同撰写的《花鸟画技法问答》,是一本浅显易懂的花鸟画技法启蒙读物,如能认真阅读,定会解决许多难题。喜爱画山水的老年书画爱好者,还可以读一读由秦岭云撰写的《写意山水画技法》。这本书是秦老集一生之经验精心编着的,所提出的许多绘画技法,极富时代色彩,读后会大有收益。绘画需要文化基础,在此方面有所欠缺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二、理论和艺术实践不能脱节
一些老年朋友,爱读绘画理论书籍,懂得了一些理论。但他们有时也会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只要认识能力过人,就会画出好画。殊不知,状物能力的取得,是需要下大功夫去练习的。状物能力就是造型的能力。一幅画的形成,先要掌握画面上物象的比例尺度。画家要有对细微物象的观察能力,才会对所描绘物象有细节的了解。不要以为粗犷无形就是大写意的画法,却不了解写意必须从写实入手;概括是从具体中升华出来的,画面上的简单几笔,是从千万次练习中提取的精华,是概括而来的。
三、不要用临摹代替创作
明代画家李贽有言:“画者要有才、学、识、胆、趣、毅的学养,要有真正的创造性胆略。”明代画家唐志契说:“画不但要学古法,当法自然。”学习绘画,为了掌握表现技能,需要通过对前人的绘画,会作一些必要的临摹和欣赏,以便熟悉笔墨和造型能力。在开始创作时,虽然可以从前人的作品中可以体验到构图、笔墨的技巧,并用于自己所学到的绘画技能中进行表现;但需要自己进行构思。特别是意境,那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要从自己所见、所思出发,从生活体验、感悟中,提炼出自己的艺术语言,用绘画形式阐明自己的意向,加上多变的笔墨功夫,这样的画才能触动人的心灵,才能使人百看不厌、耐人咀嚼。绘画,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综合艺术。如果只从绘画形式上着眼,少动脑子,创意不多,尽是从别人的画中取材,那就成了他人的奴隶,就会使作品少趣乏味;如能在书法、诗词等方面下些功夫,就有可能绘出动人的作品来。绘画的画外功夫,是体现作品文化底蕴的重要方面。
四、要接触自然、出外写生
不少画家,因为不会对物写生,形象多从别人的画中得来,所以在看他们的画时,感觉好像都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画牡丹的,不去观察花的各种变化,只从别人画中获得形象,自然无法做到千花各有象、万叶不重样。更不会像任伯年等人的作品那样,幅幅都有新鲜感,令人不忍释手。画山水的,胸中没有千山万壑、怪树奇石、峻岭险滩,不像黄公望、王蒙、石谿等人阅历丰富,就难画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画来。绘画要求我们在相同的事物中发现不同之处,表现物象的差异。绘画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工具,就需要有新鲜感。“新”又从何处来?这就要求我们用写生的方法,到客观世界中提取常见而又新鲜的物象;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奇异和独特,再用笔记下来,画出的画就具有新意了。有些人太爱面子,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写生,看到有人来看自己的速写,就夹起速写本跑走了。其实他们没有对来看画画的人进行分析。在偌大的人群中,大约可分三种人:多数人看到你能将面前的东西画在纸上,都会感到新奇,会持着一种敬慕的眼光对你无声地赞扬。何惧之有?第二种,可能有位画家光临,这是不请自到的老师。画家们,都是从绘画历程中,经过千辛万苦的,深知绘画的不易;不但不会笑话,而且会真诚地向我们指出不当之处,使我们得以提高。这可谓快哉幸事。也或者偶有一两个出言不逊的人,那便会遭到众人的呵责。所以就放心大胆地画自己的画,不需产生任何顾虑。否则因羞涩怕人,永不敢画,在我们的画中,就很难出现感人的艺术新形象。
五、敢于创新,不怕离经叛道
我们看到许多小朋友在作画时,不看参考,在大庭广众面前敢于挥毫泼墨。他们的绘画技术说不上多高明,但却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境和平日的感受,其作品使人为之赏心悦目。“道之存也,师之存也”。我们何不以儿童为师?
成人的画有许多不是出于自己的感悟,而是遵循一定的模式,你这样画,我也这样画,不断重复。而不入模式的,好像就是离经叛道。前不久有位朋友拿了一张草图让我看,是一株雪地壮丽的生地花写生稿。我感到既有生气又有寓意,于是鼓励他画成国画。过了很久,却不见他这幅画问世。原来是因不与画册上的牡丹、梅花、荷花等作品同辙,而被他认为野花不能入画,将它撕毁了。这样的思想,就必然无法在画中体现自己的独立性格。一个画家老跟着别人后边爬行,那就永远出不了新东西。要想出新,就不怕离经叛道,这样才是出色的艺术家,在艺术的百花园里才会显得异常绚丽。
六、电脑为老人作画平添动力
画家的大脑应是个包罗万象的形象库,只有这样才会在提笔作画时,不致犯难。但老年人的形象记忆力,却偏与之作对。由于记忆力衰退,看了许多遍的事,却记不住。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借用现代科学,用相机和电脑给予协助。一部电脑,能存入数千幅,甚至更多可供绘画的资料,用时还可自由放大。面对鲜花、飞鸟、游动的鱼虾等,可用相机拍下来,存入电脑中,作为记忆的辅助。画山水的老年书画爱好者,由于腿脚不便,难到高山名川处进行写生,但可以用间接生活弥补不足。许多画家,常把间接生活作为形象创造的借鉴,不少文学作品也从间接生活中取材。我们可以从电脑联网中,调出各地风光照片,存入电脑,作画时用以参考。科学的发展为老年书画爱好者开辟了绘画的途径,即使在隆冬,都可欣赏到多姿多彩的牡丹和盛开的桃李;足不出户可以欣赏太行的巍峨、泰山的丰姿。不要以为电脑是年轻人的专用品,老年人不好学,其实那是种偏见和错觉。年轻人大都是玩电脑的行家,由他们来教,用不了三天,就能运用自如。老年人并不要求学高深的技能,能学会开机、上网、储存,调出所用的文件并将文件放大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在今天科学发展的社会,在具有丰富斗争经验和善于攻坚的老一辈手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相信许多爱画画的老朋友们,定能冲破阻力,在艺术巅峰上放射出奇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