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道于心——品鉴鲍铁雷花鸟画作品
一个当代中国画家,面对所处的特殊时代,所要经受的考验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考验除了包罗万象的艺术视觉的取舍,各种利益的诱惑,还包括自我的认知。石涛曰:“夫画者,从于心也。”所谓心者,即人先天之性情、后天之学养以及贯穿于人类良性发展的人性之道。作为一个画家,丢心即丢失自我,所作之画也无非矫揉造作之作,其中必然无我、无道,犹如一具做作的行尸走肉。众人常云笔墨、气韵如何如何,笔者以为,在当今国画之中,谈此甚为奢侈。何以如此,因为当今绝大多数国画者已丢心。既然丢心,所用之笔墨、气韵又有何可品可点之意义?无论其笔墨、气韵如何,亦是行尸走肉的附体而已,诚无欣赏、品读之意。再则谈及笔墨,当今众多画家中,有高度者又有几人?反之,一个画家若能抓住自我、认知自我、实践自我,也就是知心,那么笔墨则可以随着时间、实践逐步学习、发展,才是正道。浙江画院艺术研究员鲍铁雷就是这样一名青年花鸟画家,他的作品质朴,不做作,这在当下画坛物欲横流的状态下,显得那么朴素,又那么难能可贵,这种质朴正是他发自内心秀骨清妙、淡雅幽逸的人生韵格。
鲍铁雷喜欢写生,写生题材也极为多样,有珍花杂草、瓜果蔬菜、篱圃鱼藻、家禽野趣等等,涉猎广泛。跃然纸上的这些物象,让我们感受到淡远、清幽的意境,仿佛在和煦的阳光下闲步山间,欣赏着春意下的一只小鸟、一片绿叶、一朵野花,享受着喧哗与忙碌背后的那份简单而纯粹的些许不经意间的美好。这里,没有古贤高士的哭笑与忧国忧民的伤感,透显的只是画家温文尔雅、淡定的心境。
鲍铁雷的花鸟善用色,设色醇厚而不滞腻,鲜亮而不华靡,形象的表达了物象的绰约多姿,生机勃勃,并且善于水和色的参合妙用,尤其是在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上,他充分的运用了水的韵律,追求一种无骨而骨的味道,同时,水和色的比列调配,也使得他的作品创作考虑到了所描绘对象花鸟的生物结构、季节变化等物理现象,通过其作品中的色彩层次、结构变化、干枯虚实等,能使我们辨别所描绘花卉的生长特征。也反映了画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没有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又何来得心源。
在笔墨上,鲍铁雷一方面传承了中国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笔墨情趣,强调对笔墨本身的感觉和独立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再结合创作的需要,讲究变化,如在其写生的小写意花鸟中,他讲究笔墨简洁,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花草的结构、伸展等,细腻婉约,色泽淡雅,运笔工致劲健,墨色清淡,笔意简洁明快。在他的大写意作品中,他追求奔放、洗练、厚重的笔墨味道,如其经常所作的大写意荷花,笔意纵恣,墨色酣畅淋漓,笔力健劲。其常作紫藤,恣肆纵横,疏放有度。
在作品格调上,时下很多人讲究风格、形式,也急于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在我看来,这是不合适的,至少对于一个中青年画家来说是不合适的。风格衍生的就是作品的格调、韵律,而格调和韵律本质上是画家的心境与自然融合下的绘画气息,而心境又是随着人生经历、文化学习以及时代背景所变化而变化的,一个风格的确立等于给自己下了一个人生的定义。在和鲍铁雷先生的接触中,我看到,他不为一个形式而形式,而是不断的涉及各种花鸟画形式,有大写意、小写意,甚至白描、工笔,在不断的文化学习体会和生活经历中以明朗和饱满的激情从生活中采撷素材、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各种笔墨形式,实践和尝试各种新的表现语言。和老画家相比较而言,他或许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形式,但他却有十分明显的绘画格调,这种格调就是他明朗、饱满的生活激情,是他温文尔雅、淡定的性格,更是他秀骨清妙,澹雅幽逸的人生态度。
画道于心,鲍铁雷先生的作品正是他这个年龄段的真诚的自我写照,欣赏他的作品,就是和他心境的交流,和谐、真实。笔者乏于才情,拟笔草草,仅于鲍兄和列位商榷共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