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画不如懂画
摘要:会画与懂画,二者相通,但又相异。会画者必懂画,懂画者未必会绘画(如艺评家、收藏家等)。然,当今社会,学画的人越来越多,而懂画的人却越来越少,如此悖论,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艺术教育严重的缺失,是教会绘画的(形而下谓之器)、抑或教育懂画的(形而上谓之道)。
关键词:学画必懂画,懂画未必学绘画,文化生态平衡,“退耕还林(草)”。
孔子在《礼记·乐记》中论音乐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特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说的是:“人心自外界接受到刺激,音乐便自内发生”。(林语堂语)。古时音乐泛指艺术。音乐如此,美术也一样。一切艺术皆由人心生也。绘画是由心灵生发出来通过手绘制而成的一门艺术。自然也是感于物、情动于中,而形于画的。人从小爱画画就是这个道理。但因天性、环境、兴趣的差异,每个人并非都喜欢画画,有的感于物、形于制的艺术门类,或其它的兴趣。所以美术教育要求人们都学绘画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更多地教学生怎样理解欣赏绘画艺术,用艺术这个特殊载体教育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实践证明,有否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其人格的健全程度是有明显差别的。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科学家在寻找航天事业不及俄罗斯发达的原因中,惊讶地发现美国落后的原因是五六十年代的美术教育不如当时的苏联重视。由于俄罗斯人受到很好的美术教育,从小敢于在画笔上“胡思乱想”.从而激发了他们在太空领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造就了不少高素质的航天人,以致俄罗斯在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虽然只是一个事例,但众多的事例都证实,美术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到各种美术技能,更主要的是对开发人的智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萌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重视艺术教育。用吃“艺术药”来弥补和提高国民的全面素质。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近年来美术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其各种教育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美术教育可谓人才济济、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画家和“大师”等。据保守估计,现在全国作画者已逾百万人(其中以中国画为最)。而且还不包括业余爱好者和老年人学画者,堪称“百万大军”。对于这样一个美术教育的“成果”,是本该感到欣慰的。因为美术教育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繁荣”。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就是在这种“繁荣”的表象中,我们痛感美术教育实质已被扭曲,美术教育的功能已被功利化所取代。现实中已经产生这样一种后果,学画的人越来越多,而懂画的人却越来越少,庞大的画家队伍中,又有多少真正画得好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对美术教育的实质认知不清,没有搞清会画与懂画之间的关系。
会画与懂画,二者相通,但又有差别。一般人容易混淆。会画者必懂画,这是技进乎于道的关系。懂画者不一定能画画、也不必都学会绘画。这如同懂音乐的人不一定都会唱歌跳舞一样。同理,懂画的人(像艺评家、收藏家等)很多都不会画画,但他们很懂画,有的比专业作画的人还在行。会画属技艺层面,懂画是知觉层面,一个形而下,一个形而上。会画的人只有不断读懂绘画的精神实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会画的人。否则,只在技能的圈子转,充其量只是一个画工而已。当然,懂画的人倘若能亲身参与绘画实践,对提高绘画本体的认知、增强感受力,鉴赏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只有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懂画的人,形成大量的有艺术素养的观赏群体,才能促进和提高会画人的水平。反之,如果只教育出大批只会画画、而不懂得绘画的人,将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绘画人才,也把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损失殆尽了。况且,无论从今后社会分工或文化生态平衡的角度看,社会永远只需要少量的美术专业人才。大多数人懂艺术只能属于素养范围。为此,在认知上摆正会画与懂画之间的关系,才是解决教育中孰轻孰重的问题。但真正改变以上美术教育的弊端,必须先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现行美术教育基本上片面追求技艺教育,重技能,而轻理论素养,至于怎样提高学生的懂画能力却很少过问。诸如美术欣赏(包括作品欣赏、基础理论学习等),美术参观(包括各种画展、博物馆、艺博会等),美术讲座,不单指本学科讲座,(与美术学科相关的人文学科等等),是提高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至今在教学上做的很不够,或仅仅流于形式。还有,诸如什么是手段,载体和与之相应的目的,情感等基本概念也含糊不清,理论上没有澄清。美术教学一直处在本末倒置的状态。
第二,文化的功利主义行为在社会、学校里蔓延。把美术当成制造社会文化的工具和技术工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各种各样商业性美术活动充塞美术舞台,成为主角,短、频、快的功利色彩,浓厚的艺术活动,给学画的人带来现实中的实惠,为浅薄的画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就连现在一些大型画展,不少作品也是以制作迎合功利为能事。所有这些同绘画的实质相去甚远,而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也常常使笔者产生感慨,比如参观画展人总是稀少,举办严肃的学术活动就更少了,这同庞大的美术队伍和教育的普及显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笔者经常听到有识之士的抱怨,“你们的学校干嘛老是教学生画画,而不去培养他们欣赏艺术呢?”而每次当笔者开完美术讲座后,从听者反馈的意见中,集中到一点,就是看不懂画。这些不懂者,都是受过国家中等教育以上的人士。这些人的艺术鉴赏力尚如此肤浅,更遑论一般的老百姓了,像此类缺乏感知力、判断力、鉴赏力的现象十分普遍。综上所述,为什么在当前美术教育不断发展、学画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公民的艺术素养非但没有得以提升,反而助长了美术功利的行为,而在庞大的美术大军中,本可造就更多更优秀的画家,却事与愿违,反而导致绘画精神的萎缩。在面对美术大军还在不断地扩充,文化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影响的今天,我们是否也要像对待自然生态那样对美术教育现状作一些“退耕还林(草)”的工作呢?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和造就更多会画的人还是更多懂画的人?这个问题事关今后美术教育的方向,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