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历史的足步 探寻艺术的时代美
陈光健:探寻足迹 感悟历史
采访时间:黄土画派采风日
采 访 人:记者 蒋水莲
受 访 人:陈光健
记者:您对这次“黄土画派与山东画家走进沂蒙采风写生”活动,有何看法?
陈光健:大家对这次山东沂蒙采风活动挺重视,走进沂蒙,我们体味了沂蒙山区的精彩的文化和革命历史、风俗习惯。因为安排得比较妥当,这一路上也都非常顺利。以前来山东,都是个体活动,而这一次是团体活动。这次团体采风,让大家看到了沂蒙山区的革命历史,看到了革命烈士的牺牲,让人感动。英雄形象更应该在画面上体现出来,以供颂扬。通过这次采风活动,我们重温了历史,很震撼,虽然说,不能一下子就将这些英雄人物表现出来,但是在某一天,一定会创作出历史题材的作品,表现出英雄人物的形象。此次采风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两地画家进行了交流,以往都是个体的交流,而此次是团体的交流,意义很大。
记者:这次采风活动,您一路走来,对哪些地方感触比较深?
陈光健:要说感触深的地方,就属孟良崮吧,原来看过孟良崮战役的电影,当时是老电影,现在看到这个地方,感触颇深,因为这儿风景优美,当时却发生了战役。当脑海中将这两者重叠起来时,还是觉得不忍回顾历史,当时在战役中,那么多人都以鲜血抵抗敌人,甚至为国捐躯,这是何等的壮烈。
钟明善:墨舞人生
中国书法艺术,是全中华民族的艺术,它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特殊的艺术连接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也寄寓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情。
采访时间:钟明善书法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钟明善
记者:书法可以说简,可以说繁。可以简到:一纸、一笔、一墨、一线,也可以繁到包括很多内涵,社会的、自然的、审美的、道义的,您是如何认识书法的?
钟明善: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艺术形式。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归结的话,就是美化汉字的艺术。书法对我意味着是一种感情的表达方式吧。用毛笔和墨,就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美,这就是书法的乐趣吧。1983年出版的《中国书法简史》,是我历时五年完成的。在编着这本书法文献时,我通过浏览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了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出版发行的仅几本中国书法史没有一部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我事先读过日本人写的《中国书法史》。我觉得我可以写出跟他不一样的来。一个是在资料的运用上,一个是在观念上。我个人对于中国书法的传统就比较理解。而这里,就有个中国书法文化的根,而这个根是超越时空的。书法文化连接着我们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连接着我们的心,连接着我们的情感,连接着我们的审美意识,这点是太可爱了。所以我越研究越觉得这个书法文化太可爱了。
记者:总结您的书法人生,请谈一下您的创作感悟。
钟明善:我从4岁开始写字,但这只是写字,真正有书法意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时突然感悟到:书法的审美理念超时空、超阶级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遗传因子之中,弘扬书法实际上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书法所体现的理念,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也就是道和易的思想。我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从研究书法开始,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研究中国书法史的过程中,我临过历代大家大量的篆、隶、楷、行、草书,可以说受益匪浅,然而渐渐地发现在研习传统的过程中尽管收获很大,但往往也为找不到自己的风格而困惑。后来我就反复的写,写了一堆最后都烧掉了。为什么,因为不协调。没有找到那个协调的,就是江郎才尽,就是枯竭了,这是最痛苦的。没有自己的风格,就意味着永远走不出困惑。一次在临一幅古人的作品时,我忽然顿捂,历代大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他们书写的都是自己的诗文歌赋。我一下子顿悟了:只有将书法的文学性和书法的形式美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后来,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并以行草见长。就像小孩长大一样,我是在渐变。所以我在书法创作上,就是自自然然地学习,自自然然地写,吸取了就吸取了。对于我来讲,书法创作是很直接的,写着写着自然地就会有自我。为什么呢?不再刻意追求什么,道法自然,自自然然的东西可能是最好的东西。
记者:请您谈谈书法评价标准有弹性的现象。
钟明善:一、书法评判见仁见智。书法作品评价标准有弹性,主要取决于评判者本身的学术艺术水平。评判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对历代绝大多数文化人公认的典范书法作品认同,有着自己的感性认识。他们见过精品,知道精品的层次和水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评判者要对古代书法理论、审美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认真研究。否则,就不具备书法评判的学术水平和资格。虽说书法评判见仁见智,但假若不是仁者、智者,那只能算门外汉。不过,我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全民的艺术,这种状态下,目前的书法评判者由多种文化内涵层次的人组成。比如,每到春节,家家都要贴春联,这一壮举是世界最大的书法展览,即便是不会写字的观众也能评论,但评判标准有文雅、高低之分,大家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对每幅作品都能做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品评。近30年来,我们整个社会的鉴赏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随着整个国人鉴赏能力的提高,必将会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作的繁荣。我们在鉴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研究传统书法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寻求相对统一的书法鉴赏的共同语言。
二、书法鉴赏包含两个层面。除了具备一定艺术水准的书法家之外,普通百姓和书法爱好者怎样才能敏锐地感知到书法作品中那些细微的美妙之处?如何认知、评价、读懂、感受创作者在宣纸上表达出的情绪和理念。其实大家并不必对此感到困惑。书法鉴赏包含两个层面。从字面上讲,书法是我们要研究的客体,作为艺术本体的书法又有多重要素组成。只有相对清晰地认识了书法艺术的多重要素,从各个侧面剖析了作为艺术的书法,才可能进入鉴赏的层面。而从鉴赏角度讲,书法既有真伪问题,也有美丑问题。书法鉴赏的第二个层面是书法艺术的审美课题,首先要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书法审美理念研究,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书法审美观念有很多超越时空的认识,不要被域外的所谓“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主义套住。对历代文化人有共识的书法艺术经典作品有感性认识。鉴赏者的素质构成中心必须要有书法艺术实践。书法鉴赏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标准,就不可能有相对一致的认识。
井汉升:中西结合 相得益彰
每位真正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作者都对自己所选择的艺术道路坚持不懈地追求着,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笔触找寻心灵带给人们的美好。有人说,“生活是艺术的土壤,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在艺术的道路上,这是每位创作者都孜孜追求的表达方式。井汉升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艺术需要个性,自我不是一个空乏的概念,它是人的个性、气质、修养、经历的有机复合体。井汉升在不断地提高油画技能,面对当今世界绘画的发展变异,吸取有益营养的同时,不忘本土文化中有生命的各种因素的滋养,学习书法,涉猎文学、民间艺术、工艺构成等等,增强底气。他的小幅油画写生就是他追求自我,探求适合自己个性的绘画语言,用形和色思考,用心灵塑造,用感情建构,从审美高度处理画面造型与色彩的一批成果。作品朴实无华,犹如涓涓清流,随势流淌。
井汉升,1947年7月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近年来,多幅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并被收藏。井汉升现从事编辑工作与书籍装帖艺术,擅长油画,兼及书法,国画,版画及书画评论.创作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善于运用色彩渲染情绪,作品具有强烈的高原特色。其中油画《高原古城红旗飘》《塔尔寺节日印象》被青海省博物馆收藏,油画《边塞·马》被青海省美术家协会收藏。八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现代油画展和中国西部油画展,《转经者》《草原盛夏》《雪山牧场》被收藏。1989年在青海美术馆举了“井汉升作品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人名录》《中国文艺传集》等辞书。作品还有《枣园春晓》《延河战马》等。
采访时间:井汉升画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井汉升
记者:首先,请井老师谈谈目前的创作及生活状态?
井汉升:我退休后,创作与生活状态都与上班时不同,上班时为完成工作任务,创作也只是为配合中心工作,画一些贴切内容的作品。现在可以画一些自己想画的绘画作品。有一年半的时间,我在西安的画室作画,“无事作画,有酒成仙”,我的画室名曰“退悟居”。生活状态比起以前更是散淡,在西安城里逛逛,听听秦腔,吃碗泡馍,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只有让心静下来,沉下来的时候才能使自己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定自己的创作。艺术原本就是很纯净的,少一份世俗,就会多一份真谛。
记者:作为一个职业画家,一路走来,您如何看待自己从事的美术事业?
井汉升:其实,按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来看,我不是一个职业画家。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安美院出来后,先到咸阳当了工人,后又到青海当兵,转业后当编辑。准确地说我挚爱绘画艺术,美术是我的专业。虽然我工作了四十多年,但是四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业余作画,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中学习、汲取。退休后,我才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家。美术创作是我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一份事业。
记者:您擅长油画,国画、书法也都精通,能否谈谈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在当今艺术领域中的市场前景如何?
井汉升:我既画油画,又画国画,也搞书法。这只是兴趣使然,也想着有一天能走到中西结合的路子上来,但是谈何容易?在中国近代史上看,当初林风眠提出“融合中西”的主张,吴冠中有一批以中国文人画的笔法,去融合西方绘画的油画。据一位学说,中西融合成功的是赵无极,他以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为体,以西方油画色彩为用。融合有一个以谁为主题的问题。譬如说,马与驴子杂交而生骡子,骡子没有马的雄健英姿,也没有驴子的可爱。这种非马非驴,非中非西(中西不靠)的融合,当然谈不上成功。但是,探索是必要的,探索者的历史功绩也是要肯定的。当然,对于市场来说,只要成为名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肯定是不错的。
记者:这种绘画风格跟传统的绘画风格是否相得益彰?
井汉升:中西融合的绘画与传统的绘画,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性所致。他是社会发展中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记者:艺术应该是远离社会的诱惑、利益、物质等东西,它是和心灵贴近的,对于青年一代,您有哪些建议和忠告?
井汉升:艺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有他的思想性,同时又把美传递给人类。所以,人类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观念。但是,艺术不能与物质绝对的分开,没有物质做基础,还谈什么艺术创作,艺术家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就拿我来说,我学绘画五十多年,依然觉得知识之不足,绘画功力之幼稚。所以,学习绘画是需要刻苦与勤勉的,更不可急功近利。我也是由年青一代成长起来的,但是现在的年青人与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不同,但是要做学问,必须认真、严谨、勤奋、刻苦,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最后,我也祝愿对艺术虔诚的人都有好的回报。
张兆玉:守望经典 传承创新
张兆玉自幼喜爱书法,楷书出自颜、柳、魏碑,行草以颜真卿《争座位》《祭侄》二稿为范本,兼容唐李北海、宋米芾、黄山谷、清王铎、傅山及近代黄宾虹、陆维钊诸家。他的才气、胆魄、见识造就了他的品性和书法风格。
采访时间:张兆玉书法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张兆玉
记者:每个时期的书法都是从传统中不断传承而来,凝结着很多人的智慧结晶。您在不断地学习,临帖古人之后,如何将他们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
张兆玉:传统的东西有他的优秀之处。古人对书法的潜心研究、创作给今天的我们许多文化艺术价值。对于书法我也是从小喜欢,我学习临摹颜真卿的楷书16年。当然现在我也写点行书的。通过这么多年对书法的坚持学习、研究、创作,从我的书法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传统的书法艺术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将传统尽心转变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是渐变的,他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创新的。对于传统东西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传统中经典的东西,在不知不觉的创作中,日积月累,水道渠成。随着社会大发展,人的思想、认识、社会观、价值观等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艺术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在变化。我觉得从传统到创新就是这样的很自然的过程。
记者:书法的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或内容?在您的创作中,对于书写的意境追求什么?
张兆玉:书法艺术是一个人学识、修养、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理解的表现。个人认识分不同角度。从审美角度来说,书法就是静止的音乐,也有起音、高潮、结尾。从给人的感觉来说,书法如人体美,每个线条都很美。书法是创作者的性格的完美体现,一张一弛都是创作者性格的强烈艺术表现。书法如何写,就像是品尝一桌宴席一样,每个菜你都要尝尝。所以说,书法写作不是你会写单一的那一种字体,就能称之为书法艺术的,书法是相当博大精深的,要写好书法就要深刻理解传统艺术。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我追求直抒胸臆、豪放、性格的表现。
记者:谈谈您眼中的书法艺术?
张兆玉:书法艺术还是要走“笔墨当随时代”,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体现时代的一些东西,关注时代。现在的书画市场是比较混乱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但是还是有真心虔诚创作艺术的人,所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书法艺术永远是向前发展的。我认为其一,书法艺术是有高度的,但他必须要有宽度和长度的支撑才能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书画创作者,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创作才能拓宽书法的宽度和长度。其二,所为书法创作者,不是一天到晚一直不停写字的人就是书家,他只是书匠,所以对于书法的学习要有思想、有创新。其三,艺术的形式一定要为艺术的内容服务。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代的书画艺术?作为一个书家,从您的角度,如何看待利益驱使下的个别创作者的社会责任缺失?
张兆玉:商业化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产物,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中,书画艺术进入市场是有必然性的。书画艺术现在也是一种商品。但是书画家要认清市场,书画进入市场要适当,不能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艺术气息,失去了真正的艺术内涵。不能为了商业而艺术,要把艺术当作一种职业但不是赚钱盈利的工具。潜心的学习、研究传统,去创新,去创作出好的作品,对于一个书画艺术追求者来说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