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书画杂谈:话说“耐得寂寞”

2012年11月03日 09:59:1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某着名画家日前与青年同行交流时,谆谆告诫他们要“耐得寂寞”。据笔者理解,这句话可能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为了日后能有大出息,在学习阶段或创作时间就要先耐得寂寞,即今天的寂寞是暂时的,是为了明天的“不寂寞”——辉煌显赫、声名大振、泽被乡里、光宗耀祖做准备和铺垫;另一层意思是,艺术创作,具体到书画艺术创作,本身就应该是“寂寞的事业”,因此书画家应该抵制和拒绝热闹喧嚣的“花花世界”的诱惑,深居简出、沉静、含蓄、内敛、低调、淡泊、淡定,不热衷名利,不浮躁、张扬、炫耀、折腾……

笔者认为,如果这位着名画家要表达的是第一层意思,则无可非议。因为习艺者必先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工作状态下则需要静谧的环境、安宁的心态,所以要“耐得寂寞”、“甘于寂寞”。倘若夜郎自大,满足于“半瓶子晃荡”,或去争当什么“书画表演艺术家”哗众取宠,除了贻人笑柄,也耽误和糟践了自己。

但如果是第二层意思,即把“耐得寂寞”、“甘于寂寞”作为书画界“正统”、“正派”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标准,甚至作为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就很值得商榷了。

因为,首先,书画家是否能够“耐得寂寞”?其次,提倡(或要求)书画家“耐得寂寞”是否正确?换言之,书画家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如演员、诗人、作家)相比,是否应该“甘于寂寞”?

先说第一点。

其实写字画画和作诗、写小说、唱歌、演戏等等一样,本质上都是人类的艺术活动,而人类的一切艺术活动,归根结底也都是社会活动。实践证明,古往今来的任何艺术家,绝大多数人是不乐意、不甘心也不能够“寂寞”的。最起码,他们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别人,哪怕是羞羞答答、拐弯抹角、变换方式。比如赠友、挂单、办展、送拍、参加笔会、举办研讨会……无论何种展示方式,都是“不甘寂寞”的表现和结果。至于那些开宗立派、引领潮流的精英领军人物,显然就更不是真正、完全、彻底的“耐得寂寞者”了。相反,如果艺术家真的“耐得寂寞”、“不求闻达”,做远离人群和社会的“隐士”,其结果必然是“回归自然”、“与草木同朽”,后世谁还知道他张三李四呢?艺术史册上还怎会有那些灿若繁星、流芳千古的名家大师呢?艺术市场又怎会繁荣昌盛呢?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艺术传统又如何继承、延续和发展呢?!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书画家曾号称或标榜自己是“隐士”、“逸民”,但实际上没有几个是真心甘愿“不食人间烟火”,真的做到“隐姓埋名”的。

还有一些人总喜欢标榜所谓的“自娱自乐”,其实纯粹的“自娱自乐”是不存在的,除非你坚持在无人区作画,然后立马把画作销毁……你的作品哪怕只有一个观众,就不能算是“自娱自乐”,就会产生影响,就不能算是“甘于寂寞”。

再说第二点。

没错,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典籍,我们的先哲前辈、名家大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标榜、宣扬和提倡“淡泊名利”、“远尘避俗”……似乎它们真的是最高标准、最佳境界和终极目标,艺术家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修成正果”。

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是典型的“似是而非”、“误人子弟”。

古代的不说了,我们综览当代任何艺术领域、任何艺术活动,都会发现那里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甘于寂寞”的。仍以书画为例,几乎世界各地,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媒体、组织、机构、个人在积极从事着无数的展览、笔会、鉴赏、拍卖、收藏、演讲、座谈、交流等活动,在颁发着无数的奖励、荣誉、报酬、头衔、职称……而无数的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种方式和渠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向社会和观众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获得各种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在内的回馈和报酬……如此种种,哪一样、哪一项不是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呢?哪一样、哪一项又是通过“耐得寂寞”能够实现和完成的呢?!

再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这个专题活动为例,那些奔波于海内外各个国家和地区,辛勤呼吁宣传、组织联络、广交朋友的书画家、活动家,如果都“耐得寂寞”、“甘于寂寞”起来,结果会怎样呢?

毋庸置疑,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的不是或真或假的“隐士”,而恰恰是那些“不甘寂寞”、“不知疲倦”的精英人物。艺术领域,尤其需要激情澎湃、才华充溢、魅力四射、影响广泛、成就显赫的开拓者和“弄潮儿”。

因此,综上所述,“耐得寂寞”、“甘于寂寞”、“淡泊淡定”、“清心寡欲”等等作为个人的修养和选择固然无可非议,但是倘若作为统一的规范、规定去要求别人,甚至欲将其推而广之,形成“行业准则”、“社会公德”,则是荒谬错误的。如果是“终南捷径”式的“耐得寂寞”,所谓“隐居”、“逃禅”,无疑就更是虚伪和搞笑了。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