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水墨点睛述真知
编者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近日《艺术镜报》记者采访了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副主任兼培训部主任——丁雪峰教授,为美术专业的莘莘学子以及志在从事美术工作的有志之士,授业解惑,介绍一些经验、提点发展方向。
艺术镜报(以下简称镜):很多国画专业新的学期开始了,甚至有些学生是刚刚步入美术教育的殿堂,那么从您的经验看来,这段时期,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丁雪峰(以下简称丁):目前高校的美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高校课程安排基本沿袭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美术教育的模式。中国画教育的专业化倾向严重。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对中国画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认为中国画教育就是造型及技法教育。这种对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中国画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所以学生入校后会感觉到,大学课程的安排与高考前变化不大,仍然是速写、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这就会给学生造成错觉,使学生认为绘画就是技法与造型问题的解决。因此,学生入学后不仅仅要学习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既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镜:我们通常的美术教育在哪些方面是比较侧重的?
丁:美术教育的范畴非常广,而且各专业各有倾向,中西观念差别很大,不好一概而论。这里,我以中国画为侧重,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谈一下中国画的美术教育。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的造物和人的(包括艺术作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和把握表现(包括技法及材料运用)能力;其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能力的提高和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其三是情操教育,即通过艺术的创造或鉴赏,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完善人格,并使发展的个性与所处的时代、环境有机统一协调。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中国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情感与感性教育,它不能有功利目的,是一种情绪、精神、生命的状态。美术教育直接沟通人的灵性与趣味,若纯粹变成了知识内容、理性分析,便脱离了其本真。教学中按照现代的教学内容必须三个层面呈现出一种由低至高的递进关系,高等美术教育就更应该将三个层面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建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在实践上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的美术教育多重视理性和科学性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格与心灵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停留或侧重于在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与认识。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往往难以落实其具有审美文化教育特征的效能,而更具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
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并且是一个“以能传达的形式来表现感觉、表现心理经验的样式,以规定的形式来表现思想”的文化人。美术教育,离不开技法的训练,没有技法的美术教育,只算是冥想式的人文教育。而仅仅有技法,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美术人才。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美术学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要将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技法性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某种视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艺术修养的知觉能力;这是美术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以为:是着重审美文化素质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还是立足于技术的传承,这是现代美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镜:您认为在当下想要做一名成功的国画家需要做到什么?
丁:艺术作品要反映生活,作者就必须知识广博,胸襟开阔。文化修养是决定一个画家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清·唐岱说:“画学高深,变化幽微,古人天资聪颖,识见宏远,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方知画中三味。胸中有上下千古之思,腕底有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可见,文化修养是决定一个画家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中国画尤其重视画家的文学修养。历史上中国画中的极品,不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其作者基本上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大家。
做画家,必须多读书,多博览才能使自己的思路广阔,对事物和现实才能更能深刻地加以理解。读书达理,对培养人的气质品质是十分重要的。多读古书,了解历史自然不会囿于孤陋寡闻,自然能使胸怀廓彻,笔下意象自然灵秀。中国古代画家对绘画主体的文化修养之道,有两句话成为经典,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主要是指广博的理性知识,“行万里路”主要是指丰富的感性知识。这两句话是古人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来的真知灼见,成为后来文人画家的经典,成为他们毕生追求知识的座右铭。黄宾虹老先生一生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描写真山真水,晚年变法,从作品上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艺术实践,是他作品生命力的基础。做诗需力厚,不读书则力不能厚。作画与做诗,同需学富,多读书则诗与画的神理自出。
中国画是悠久的中国文化土壤的产物,强调中国画创作主体的文化性、学术性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成熟标志。它从上古朴素的宗教信仰,到大道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思维,到“万物与我为一”,“从心所欲不逾矩”等哲学范畴,总结出一套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中国绘画艺术。中国画的形象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的外表形象,而是融合了画家主体思想意识情感的形象;中国画所体现的主体精神是借特殊的语言——绘画,来体现画家主体品格、学识、修养、气质的一种精神。中国画史上,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是注重人品和艺术修养的。未来也是一样,现在的大学生要成为未来的画家,唯有从端正学术品格,领会画外工夫,锤炼笔墨精神上做努力,才能真正领悟到中国画的“道”与“理”,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画传统文化之精髓
镜:对于刚刚脱离学院,投身社会的国画专业毕业生,您认为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丁:画家不是天生的,要经过艰苦钻研,深入理解,不断提高,才能成功。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是强调要深入生活,不断对古今中外绘画深入研究,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只有“胸中自有神奇,才能造化自为我有”。照搬传统行不通,全盘西化也不可取,而是要有创造性的继承传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家才能去更好的创新。创新是绘画得以发展的必有之路,继承是画家通向创新的唯一出路。需要画家保持良好的艺术心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向成功。只有在其艺术表现形式上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才能在画坛占领一席之地。同时还必须具有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理论,以自身的创作欲望通过独特的形式来表达出来。所以创新者要察其艺术发展的步履,悟其艺术形成的诸多因素,学其艺术手段。所以,年轻画家在中国画的创作与探索中,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中国画创作中形的转换。纵观历代中国画艺术风格的演进,总体的倾向是从重写实到重写意。宋以后的山水画,由宋以前的偏重“师造化”、写形状物,转变为不拘泥于如实描摹和精细刻画。由重视客观物象的写实,变为重视主观感受的写意,从重视再现性变为重视表现性。中国山水画要以形写神。对于自然山水的实景物象和人为的建筑、桥梁、舟车等物象,画家要“目识心记”,移情体悟,使之成为“心象”。“心象”再经过想象,创造,“形与心手相凑”,加工成“意象”表现出来,就成为画上“意象”的形,也就更不同于自然实景的形了。画家对于形的锤炼与认识亦有所不同,艺术以真善美为依托,真善是其内质,形美乃真善之表露。因此,中国画之形重其内质,即所谓“得意忘形”。
每一个画家都有着不同的气质,情性,生活积累,学问修养和审美追求,因而在物象、心象、形象的转变中所赋予的情愫、心意、想象和创造也就各不相同。这种精神千差万别,所以即使面对同一实景物象,每个画家笔下的形,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这就是画家各自的形的图像符号。
2.中国画创作中的意境追求,学习中国画,练习笔墨、深入生活、研究构图规律,都是为了中国画意境的构成。
画家的性情作为意境创造的重要因素。中国画尚“写”,或者说尚“写意”,这个“写”字不仅是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也是画家个性表现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