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枫:畅谈武汉美术馆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期许
湖北武汉,一幢民国时期的宏伟建筑正在转变着它的职能,以前的银行大厦变身为全新的武汉美术馆。重新开馆4年来,武汉美术馆连续两年推出《江汉繁星计划·70后艺术家研究展》、《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并不断引进国内各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引起业内瞩目。2012年5月17日,武汉美术馆,艺术中国对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进行了采访。他谈了对武汉美术馆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期许。
艺术中国:作为近几年重新开放的年轻美术馆,首先您能不能谈下武汉美术馆的定位?
樊枫:武汉美术馆是08年底开馆以来,到现在运行已经有差不多接近四年了,应该说它还是年轻的一个美术馆,在各方面上,美术馆都是在逐步逐步在成长。武汉美术馆是成立于1986年,当时由于建筑规划的原因,要把它变成武汉的一个展览中心,那时候就被拆掉了,拆掉以后这个机制一直保留着,一直在文联楼上的小展厅维持着。在2008年12月26号正式开馆以后,美术馆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全新的,现在按照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标准,在逐步逐步完善美术馆的工作。如果说武汉美术馆年轻的话,应该说整个美 术馆行业都是年轻的。武汉美术馆也是参与到随着中国美术馆的发展中。在开馆之初我们有一个办馆理念,叫作“擎九派、汇友邦、举学坛、荐英才、重教化、助美伦、兴楚韵、展当代”。我们自主性展览和策划现在基本上每年有两个品牌,一个是《江汉繁星计划》、还有一个《水墨文章》。《水墨文章》基本上是全国一些非常有成就的水墨画家,根据策展人的要求,每年有一个不同的课题,也就有一个不同的一个画家群体,围绕一个课题来进行创作、研讨、进行展示。《江汉繁星计划70后展览》也是类似这种情况,每次都选择一个课题以后的话,就是有产生出一批艺术家,围绕这个课题,策展人要求做一个展览。于是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一个综合状态,70后是年轻人的展览、年轻的艺术家、年轻的策展人、年轻的艺术论坛,《水墨文章》是一个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光大传统的艺术群体。
同时我们又有交流展,这个交流展主要是体现在和其他美术馆交流。我们基本每年都和中央美院交流。同时和广东美术馆也办过交流展览,写实画派作品也在我们这里展览,做这方面的展览是要满足我们地方文化平台的需求。还有我们每年引进大师级展览,我们曾经向北京画院美术馆引进了齐白石的作品,还引进了刘海粟美术馆刘海粟的作品,同时向关山月美术馆引进关山月作品,今年刚好讲话70周年,我们就引进了华君武作。武汉美术馆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也注意地域文化的梳理。湖北艺术家中,我们曾经办过朱振庚、聂干因、周韶华、刘一原、钟孺乾等地方上非常优秀的水墨画家和书法家的展览。我们对这些地方上的艺术家都有梳理。我们办了一个吴汉东的水彩画展览,是一个我们当地的老艺术家。
我们美术馆每年在按照一个这样的思路进行办展。它展出的东西首先要面向民众。它需要有方方面面的估计和综合。它要满足很多层面所寄予美术馆的希望。我觉得美术馆是一个让人朝圣的地方,那这里就是一个最高的艺术殿堂,它应该是为这个城市的市民服务的,同时为这个城市的艺术谱写着新的篇章。
艺术中国:武汉美术馆新开馆以来动作很大,包括靳尚谊先生去年受聘为名誉馆长,连续两年推出的江汉繁星计划,成立青年批评家论坛。您心目中武汉美术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樊枫:我希望武汉美术馆最重要要受到这个几方面的关注:第一个我们最希望受到这个城市市民的关注,希望他能把美术馆当成他自己的美术馆,当成非常想来的文化休闲场所。实际上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也是公共文化休闲地。第二,我们很希望得到我们业内人士的关注。首先是艺术家的关注。让艺术家觉得在这个平台,我可以有所展示,我到这里来展示,实现了我个人的意愿和价值。另一方面,就是美术馆同行。让同行觉得这个展厅非常好,服务非常规范,我们愿意有展览来这里交流。把你的展览带到我们那去,我们的展览可以到这里来。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国外美术馆的关注。这样的话,武汉美术馆才可以兴旺发达,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展览作品,让我们的市民有更好的享受。同时还希望我们政府,我们上级主管部门他的关注,他觉得我们这个钱投到这里没有白投,觉得武汉美术馆做好了政府想要做的事情,没有浪费政府一分钱,通过财政拨款让市民的确受益了,觉得这个钱投的值。这方面关注,所以我们美术馆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需要得到这方面的支持。
艺术中国:现在武汉美术馆收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樊枫:我们的收藏基本上是集展览、研究、收藏为一体。首先,这个收藏是和我们所办过展览有关。第二,我们面向于地域,特别带有抢救性收藏,有一些老艺术家已经去世了,作品散布社会各个角落,所以美术馆很想把这些收起来。第三,我们要关注当代艺术家,这里边,有年轻的,也有年龄非常大的,我们必须也有抢救性的收藏。我们非常希望他把力作能够留在这个城市,但是做到这个有难度,他们的作品价格不菲,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收藏。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希望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代表作,代表一个年龄段的作品留在我们美术馆,美术馆可以为他们做最好的宣传、展示,同时还有最好的收藏保护,这就是我们重点想做的。
艺术中国:水墨文章和江汉繁星计划是武汉美术馆的两个展览品牌。未来有没有新的品牌计划或项目?樊枫:项目其实我们想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做件事情最应该做扎实,有时我们不愿意匆匆忙忙做一件事,我们每启动一个项目都非常重视,一定要把工作充分做好。目前来讲我们财政经费拨款非常非常有限,如果还要发展其他事,可能估计要随着美术馆的发展,才能做其他事情。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我们一般不在轻易做新的项目。
艺术中国:即将成立的首届武汉美术馆青年批评家论坛,一个美术馆为什么想到把目光投向理论这块?您是不是觉得当代艺术理论也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助推器?是否也发现理论和批评这块是当代艺术非常活跃并且急需树立标准规范的领域?
樊枫:我觉得美术馆是一个文化阵地,而且是前沿阵地。美术馆承载着传播和推广的功能,很多理论的问题没有搞清楚的话,这个美术馆是办的不负责任的,项目做得也是没有根基的。通过理论的东西,把它研究清楚以后,才能发现这个时代艺术家正在选择什么、做什么事。因为一个人在艺术品反映出来的东西,多半都是他的理想,或者是他的生存心里边审美外向流露,那么通过这样一种状态的话,才能够了解到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它的主体、客体、本体,它们怎样在里边进行活跃的运作,都需要理论对于它的支持、理论对于它的解释市民的审美是需要通过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其形成辐射。他通过这种辐射,信号的传递,才能被他吸收,进而变成他的一种审美模式。它通过这个故事的信号传递才能够吸收,成为他的那种审美模式。如果他没有这样一种审美模式,就不可能产生一种对世界的新的联想。只有这个途径,我们才能把美术传达到他们心中,渗透到他们的感受中。
我们之所以要成立青年批评家、研究会,是它可以借助各方面的精英力量,来为美术馆这个平台共同努力,作出共同的事业,为这个城市作出更多贡献。它可以弥补美术馆不足的地方,更加充实美术馆的后台力量。现在的美术馆很重要的是面对的是公众,它不像从前是为艺术家、理论家服务的。它是为观众服务的。于是我们的理论家,艺术家都成了后台,然后通过后台走到前台来为这些观众展示,这是美术馆的宗旨。
艺术中国:武汉在85美术新潮的时候是全国的一个理论和创作重镇,但之后有一段沉寂期,随着近几年武汉美术的再度崛起,您希望武汉美术馆在全国美术馆格局当中占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樊枫:武汉美术馆应该从规模上、实力上目前还是在一种成长阶段,不是很成熟,我希望通过美术馆努力,逐步逐步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武汉美术馆在非常实在地做美术馆的行业,在通过这个平台来做它该完成的事,这样就是一个最好的状态。我觉得一个美术馆至于它做好不好,首先看它做的什么事、完成什么事、正在思考什么事,这是最好的回报、也是最好的评价,一切都在过程当中,结果目前来说谁都很难预料。最终要靠美术馆人努力才能够完成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