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贺友直:我只是一个来自草根的画匠

2012年03月28日 10:09:09  来源:《东方早报》

昨天,“率真贺友直·经典老上海”展在上海城市规划馆开幕,展示了连环画大师、国家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贺友直十多年来关于上海的作品,以及他作为上海当代海派文化杰出代表的人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和贺友直等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这次的主题叫率真贺友直,这率真二字,把我的品格提得太高。我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率真,要真是这样,那我就是上海人说的戆大(傻瓜),也过不了1957年(反右)这一关。”这是贺友直站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对于被称作中国美术界泰斗,贺友直说:“昨天我特地查过字典,泰,泰山;斗,北斗。泰斗,我还差远了。我来自草根,画的都是我熟悉的底层人民的生活,我只是一个画匠。”

贺友直作品无数,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他与上海,所以选取的都是其近十年来的作品,包括《贺友直画360行》,《弄堂里的老上海人》,《贺友直自说自画》中的画作。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新介绍,贺老虽是宁波人,但自少年时来上海以后,几乎一辈子都生活在上海。他近十年来的作品几乎画的都是上海,他记忆里的上海,和他每天都看到的上海。从他的作品里能够看到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览分成三部分,分别展示了上海生活的风俗画,贺友直的上海式生活常态,以及他捐给上海美术馆、历史博物馆等地的作品。展厅进门处,一尊贺友直的卡通雕像,秃脑门,架副眼镜,咧嘴笑得正欢。贺老说,这个雕像是根据外孙为其画的卡通肖像而作,“我自己特别喜欢,所以拿来摆在门口。”旁边一墙画摘自贺友直自传式作品《自说自画》,贺友直把从到上海讨生活的艰辛到“文革”里的遭遇用一支七寸画笔画了出来,检点历史,清理旧账,态度诚恳。

在第一部分上海风俗画中,贺友直用画笔记录了旧时的剃头匠、梳头姨娘、掏耳朵匠、搓背师傅的生活。在他的笔下,小人物的艰辛和喜乐跃然纸上。他画了一排老式房子的窗口和阳台,人们或莳花弄草,或含饴弄孙,或晾晒衣被,或读书写字,凡间琐事,人间百态,好似一幅上海版《清明上河图》。贺友直还画了54张扑克牌,涉及老上海、中国民俗、中国神话。“扑克牌嘛,每个数字都要不一样,所以A画一个人,2画两个人,3是三个人在跳绳;4就简单了,搓麻将;8,一张八仙桌正好八个人。”贺友直说。

着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老同事陈云华告诉早报记者,贺友直画得好,不经历过生活,尤其是底层的生活,不可能把细节画得那么仔细。“贺友直笔下的老上海才是我们经历过的人眼中真正的老上海,现在那些电视里面演的都是不真实的。”展览的第二部分用接近行为艺术的方式展现了贺友直的生活。据展览策展人、贺友直先生的老友汪大刚介绍,贺老有两个爱好,画画和喝酒。“他酒量好啊,每天一瓶黄酒只是保守估计。”于是展厅里堆了365瓶贺先生最常喝的石库门老酒特别版,瓶身上的标签是其六十多年来的经典作品,瓶口还刻了贺老女儿的一句话:“老爸的生命口服液。”

贺友直家是一室户型,展厅辟出25平方米空间,一比一复刻了贺友直家,里面放了一块贺友直用了二三十年的画板。墙上照片里,贺老的家每个角落都堆满了书,书桌上甚至还丢着一副老花镜和贺友直准备付水电煤的一百元钱。“房间”门口,有一幅老先生每天的作息表和行路路线。“你不要看,老头子很时髦的,商场什么的他一直去领行情的,他后期的很多上海百态图也都是以他每天的散步路线为背景画出来的。”汪大刚说。

展览的第三部分是贺友直捐给上海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作品。除了画作,墙上挂了一幅对话。

贺:大刚,我被文化部评为终身艺术奖,全国只有6位。

汪:祝贺!祝贺!

贺:侬(你)帮我复制一套,给老家。

汪:好啊。

贺:我格(的)画升值了。呵呵!

据李新介绍,贺老把6000多件作品捐给了上海美术馆,90余件给历史博物馆,《山乡巨变》等作品原作则留在了其曾供职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因此,展厅墙上挂着另一幅字:“复杂事情简单处理,捐特(掉)!”汪大刚透露,起初要给老人举办画展为其祝寿,他不答应。后来索性办成纯粹画展,也不说祝寿,便有了这个展览。

“有一点我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因为不管在哪里工作,我都把自己当成在舞台上表演的一个角色。”贺友直说,“退休以后,现在这里墙上挂的都是我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的作品。”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