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博物馆的春天在哪里?
福田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心城区,在特区飞速发展的30多年历程中,这里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曾经的小渔村,如今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所淹没;曾经的农耕文化、渔民文化也已被厂租经济、加工经济完全代替。由村落迅速演变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民间文化的传承或许已成最大的隐忧。今年年初的福田区“两会”上,时任该区代区长杨洪(现任该区区长)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未来5年,福田将建设“博物馆之区”、“钢琴之区”,不断深化“文化+品牌”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将福田打造文化创意先锋城区。记者注意到,2010年的11月,福田区委、区政府也提出在文化方面,要打造民间博物馆群。建设民间博物馆已成为福田区共识。
近日,本报记者带着民间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如何在中心城市长远发展的思考,深入福田区下沙博物馆、皇岗博物馆以及深圳钢琴博物馆等民间博物馆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福田区的民间博物馆由于自身所属社区股份公司或私人老板资金雄厚,生存不成问题;但从长远上看,由于缺乏上级主管单位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规范以及资金扶持,亟需破解再发展难题。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每年能注册新开10家民间博物馆很正常,但每年有10家民间博物馆关闭也很正常。该人士坦言,政府部门不能只“吆喝”,尽快出台保护和扶持民间博物馆的政策规划或许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工作。。
下沙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每天来参观的人很多
现状:无专职讲解员、无专业培训、无经济补助
下沙博物馆位于下沙社区文化广场一楼,博物馆正对面矗立着下沙祖庙黄思铭公祠,也是深圳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市迅速发展的痕迹和古老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博物馆兼职讲解员黄小姐告诉记者,该博物馆是由下沙社区实业股份公司投资兴建的,占地1000多平方米,于2005年5月建成,并常年免费对外开放。据她介绍,博物馆内记载了下沙8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成立初衷是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下沙的独特风俗民情,了解岭南文化。同时也为激励年轻一代发扬先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奋进。在博物馆的展厅入门处,记者首先看到了一樽金色雕塑,而这也是展厅的主题雕塑,旁边则是两条千禧之龙。黄小姐说,左边的那条是由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亲自挂红点睛的,而右边则是由世界高尔夫冠军老虎伍兹挂红点睛。她说,这樽雕塑和两条千禧之龙已成为镇馆之宝了。
博物馆展厅的左边高墙上挂着“太祖遗训”:“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黄小姐说“遗训”和下方展台上的“黄氏族谱”也是当今黄氏后人寻宗认祖的密码诗。该展厅里还有放映厅,里面播出的影片则是由下沙社区自己制作的影碟,内容包括下沙过去和现在的基本概况。黄小姐说,很多90后、00后的青少年每次在这里看完影片之后,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因为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对这些很新鲜。”在第二展厅里,则是展示着下沙过去的部分生产、生活用品:龙骨水车、锄头、耙、镰刀,还有该社区的“蚝文化”的图片和资料。在第三展厅则展示着“大盆菜”文化。据介绍,下杀人吃“大盆菜”的习俗延续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而2002年在该村摆宴3800多桌,用料5.2万公斤,1000多人下厨,使用100多口大铁锅,宴请世界各地宾客6万多人,也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展厅的第四部分展出的内容则是反映改革开放后,下沙发生的沧桑巨变。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示了该社区发展历程,而展台上摆出的一本本荣誉证书也是对其最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