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幅毕加索原作离开中国 大展推动艺术普及
2012年1月10日,62幅毕加索原作完成了他们的中国之行,在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落幕。从2011年10月18日,毕加索中国大展登陆上海,带来了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这些作品均出自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珍藏,囊括了毕加索从儿时到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毕加索62件原作的到来不仅让我们在视觉上享受到一次盛宴,伴随着展览进行,各界明星的轮番登场、种类繁多的活动,如此的种种,我们都无暇去回味。如今,毕加索走了,它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可以来好好的思考一下。
与西方顶级艺术原作的直面相见
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如此集中的欣赏到毕加索的62件原作,这对于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幸事。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无法接触西方艺术品原作。最早接触到西方原作的人,是极少数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人,国内很难接触到。每逢听闻一些留学归国的艺术家对当年见到西方原作时的兴奋,而我们如今在国内就可看到毕加索原作,真是某种幸运。这次毕加索大展带来了62件原作,这是同期毕加索最高规格的展览。虽然有媒体报道这次展览的参展人数不如预期,多的时候每天8000人次,少的时候每天1000人次,这与主办方平均每天8000人次的预期有不小的差距,但给上海周边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的,有人评价说:“毕加索大展是奥运会后上海最重要的文化事件”。
对毕加索的“看不懂”推动艺术的普及
毕加索中国大展的举行,让很多平时不习惯走进艺术馆的人走进了艺术,据不完全统计,在3个月的时间里,有30多万观众走进了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观众开始尝试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从毕加索中国大展开幕,在观众和媒体中就蔓延着一种情绪:公众看不懂毕加索。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艺术家在创作上的不同以及观众在欣赏习惯、观看心理上的区别,这也是造成很多中国观众觉得看不懂毕加索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疑惑,主办方邀请陈丹青、张敢、Dan Franck、余丁、沈语冰等专家都举办讲座,来分析和解读毕加索的艺术;同时在现场也有很多讲解员来指导观众观看作品。与此同时,对毕加索的“看不懂”也激起观众了解和探究艺术的好奇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毕加索中国大展最重要的意义:观众不再对艺术心存畏惧,而是充满着某种好奇心。
高端展览运作新模式
毕加索中国大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此次展览区别于以往以博物馆为主的运作模式,完全由民营资本引进并办展,涉及的艺术品价值达6.8亿欧元,包括借展费、保险、运输、场租、安保、搭建等在内的办展成本高达4500万元。如此大型的展览由民营资本来运作,这应该在国内尚属首次。由于场馆和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展览的参观人数并没有达到主办方预期的每次8000人次,按照承办方天协公司老总谢定伟说:“毕加索中国大展的成本,可能是全世界同等类型展览中成本最高的,单靠卖票、礼品纪念品等收入,不可能打平4500万元的成本。但如果算上赞助的话,基本可以持平。”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次展览可能不是很成功。但在另外一方面,正如谢定伟所认为的,这次展览是成功:首先,此次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此类展览的举办经验;其次,从广义上说,这也是民间资本加入文化产业的相对成功的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