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否应该开启互动式的发现之旅
不得不说,伦敦科学博物馆成功地颠覆了我之前对博物馆抱有的偏见。如果你在几年前问我一间好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会说它应该要很安静,墙上要挂着很多幅画,取悦观众的小玩意儿要尽可能地少。直到现在,我依然很喜欢那样的博物馆。位于佛罗伦萨皮蒂宫里的Palatine Gallery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里面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式的艺术,你可以完全投入到深沉的学习之中。
伦敦科学博物馆——伦敦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却远远超出了这种纯粹的感觉。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带有广泛科学主题的大型儿童娱乐场。它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准备了两个不同的活动场所;在博物馆顶层还有一个发射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实验性的活动;另外还有一些项目颇具吸引力,其中包括飞行模拟器、Imax影院等。这里有这么多令人感到刺激的免费项目,为什么还要去花钱去奥尔顿塔(英国最大的主题公园)?事实上,这种感觉真的很棒,它的确让人感受到了寓教于乐。不过,观看DNA双螺旋模型真的能帮助我们读懂科学吗?我可以看遍世界上所有的望远镜,而每一次观看都将带给我们不同的“风景”。科学是与行动、实验、探索与发现有关的,这种将重点放在互动之上的博物馆并没有回避科学的严肃性——它试图使人们理解科学的整个过程。对各种英雄事迹和仪器工具的展示只能让我们了解科学史,这显然是不同的。那么,艺术博物馆能够从这种方式中学到什么?应该可以说英国国家美术馆具备一个能够互动的区域:人们在其中可以画一幅壁画、油画或是进入一个透视画的场景布置中。而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新开放的文艺复兴画廊也包含了一些所有年龄阶段的观众都能参与的活动。
艺术是一个令人充满了好奇心的广阔领域,而艺术博物馆现在似乎有一些自命不凡,它们将艺术简化成了一种只能被动吸收的东西。我偶尔会去观察大型艺术博物馆表面之下的情况,然后对策展人掌控处理艺术的方式感到十分吃惊,好像也看到了艺术全新的一面。如果他们能将这个“神秘的世界”公开,那么我想他们应该能与观众建立起更密切、真实的联系。但是,关于艺术是否应该像科学那样开启一段互动式的发现之旅,人们的意见似乎并不统一。有观众就表示他会“极力回避那些互动的成分,事实上我甚至很少看墙上贴的作品标签,我想要的就是对艺术的直接体验。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参观了国家肖像美术馆,那是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但这种美妙源于对图像的感受,而不是某人对这些图像的解释。艺术应该是感性而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