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吴爱华:“大师”评选缺什么?

2011年09月23日 10:56:2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自197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下简称大师)评选以来,大师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国家级大师,有省级大师,有市级大师。而伴随着2010年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的谢幕,以及2011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开启,大师话题再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以来的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中,共诞生了(包括瓷器、紫砂、漆艺等在内)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上千名省级大师。除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外,中国的工艺美术工作者还能为自己争取很多和“大师”相关的荣誉称号。众多的大师在市场上刮起了“不买名作买名号”的旋风,导致市场上形成了只重大师称号,不重艺术水平的“怪圈”。这表面上是由于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收藏者造成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我国不规范的“大师”评价体系。

一是缺乏应有的道德、学术标准。

如什么样的艺术品才是好的、美的、有价值的艺术品?评选缺乏一定的客观标准,缺乏一定的学术导向,直接导致了评委、评选机构、盲目评选。“大师”的背后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优秀文化的推广,一种正确的文化发展导向。而这种学术标准的缺失,不仅没有促进我国陶瓷艺术事业的发展,反而导致陶瓷艺术界和申报大师的人群迷失艺术发展方向,扼杀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和创新动力。

二是缺失权威评选机构。

随着国内大师的评选越来越多样化,大师称号也是五花八门,如“世界陶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级大师”、“市级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甚至在某一个单项作品展上也可以获得大师的称谓。例如2008 年某部门就推出了“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暨精品展”,就有50多名工艺师成为收藏家最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大师评选机构过多、过滥,各种协会和组织均在“大师”评选的大旗下,变相的以收取评比费用而获取高额利润。各类机构介入“大师”的评选,由于陶瓷艺术品审美标准不统一,道德标准不统一,不仅使大师含金量大打折扣,还导致陶瓷文化研究丧失了应有的学术价值,更使得陶瓷艺术品收藏市场风险抖增。

三是缺失公正、公平性。

陶瓷“大师”是民间组织对于长期从事陶瓷创作的群体在工艺、学术、威望、德品等方面认同的一种称号。对于缺乏收藏知识和鉴赏能力的人群来说,“看名号买作品,按名号出价钱。”本是一个很好的“傻瓜”式投资、收藏方式,但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组织机构和陶瓷艺术工作者开始借这类旗号大做文章。现在全国拥有各种名谓的“大师”总计已超过了千位数,而且,还有很多没有大师帽子的人千方百计,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甚至用“公权力”挤进“大师”队伍!使之大师评选失去了公正和公平性,这就导致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刚刚走上正轨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市场将步入歧途、迷失发展方向。

值此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之际,笔者真诚地希望国家能针对政出多门的评定“大师”机构(组织),进行规范和整合,严格规范各种称号、荣誉的评选,要宁缺勿滥,并杜绝弄虚作假,走后门请客送礼搞职称现象。建议由学术部门,如国家级的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来评定,使“大师”称号有较高的含金量,使大师称号名至实归,进而恢复“大师”称号在百姓心目中的名誉和地位。

其次,建议国家设立一个权威机构,统一制定工艺美术品的学术价值标准和商品价格档次、等级,对“大师”给以学术定位、对作品给予艺术鉴定,评定价值等级和价格档次,以规范艺术品流通市场。当前,红火的陶瓷艺术品市场来之不易,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大师、投资收藏者,无论是评论家,还是中介、传媒,都应珍惜这大好环境,让 “学术标准”、“艺术价值”、“创新公正”成为主旋律,共同引导、促进陶瓷艺术品市场朝着健康、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