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跨界艺术来袭:混搭艺术生奇葩

2011年09月15日 11:28:04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跨界艺术是近来颇为流行的词汇,人们常常把艺术与不同的设计领域如建筑、工业造型、平面设计、舞台、服装、珠宝甚至音乐等元素,通过独特的个性化组合,创造出的新奇作品,叫做跨界艺术。跨界艺术日益新颖多样,渐趋流行,其在市场上的价值究竟如何,现在投资这只“原始股”能否换来高效回报,也引起不少藏家的关注。

大师的跨界

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历史便能发现:跨界艺术家在某些特具意义的重要历史时期曾“批量诞生”。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莫里斯、麦金托什等,他们堪称跨界艺术的佼佼者。想来,把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当作跨界艺术的杰作不会有太大异议。无论是佛罗伦萨广场上的大卫雕塑,还是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陵墓中的《摩西像》、《被缚的奴隶》等“画作”,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在西斯廷教堂的天庭壁画中,500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着343个人物,令人震撼的宏观场景充满了艺术家天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他还是圣母百花教堂的建筑设计师。现梵蒂冈圣彼得教堂门口的卫兵服装,也是出自他的手笔。其跨界艺术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无与伦比。

文艺复兴和新艺术运动时期,前辈跨界艺术家们有一些共性:比如都产生于社会变革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上的转变过程中,不同领域开始了大规模重建,让艺术、建筑、设计等各领域的创新需求增大。另外,社会新兴财富及权利阶层的兴起,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多跨界创作的机会与支持。客观环境似乎在呼唤他们,通过跨界尝试,以崭新作品满足人们在这个阶段的审美需求。外在环境也刺激了他们表达与尝试新兴艺术手法的愿望,使他们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对新材料和新形式进行大胆探索,对不同文化艺术门类广泛吸纳,加上新文化思潮的理论支持,使他们创作的跨界作品能够走得更远,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作品成为拍卖与收藏圈里的闪耀珍品。

文艺复兴时期大量跨界艺术家的爆发式兴起,既宣告了中古时代与近代的分界,又是一场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席卷欧洲300余年的政治、文化、艺术、科学、宗教改革运动,它大规模地展示了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造就了大批天才的跨界艺术家。达·芬奇在绘画、雕塑、建筑、科学、哲学等各个领域的造诣和成就,以及他创作的跨界艺术品,甚至被评价为人类智慧的象征。在新艺术运动时期,大批跨界艺术家集体展示了欧洲作为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他们打破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在以艺术对抗工业、以手工对抗机器的热情与信念中,创作出大量跨界艺术作品,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等,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解读:跨界艺术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每一位跨界艺术家都有其独特性。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奠定基础后,涉猎其他相关的艺术领域,因此,他们的成长路径各具特色。不过,他们在个性之外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始终如一的好奇心、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喜欢探索的魄力与勇气、不停追问答案的坚强意志力……

瑞士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普杰(Roger Pfund),跨界的领域包括平面设计、钞券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和绘画,其中多部作品荣获国际奖项,3年前还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做了个人展览。他认为,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构成了他不停往前探索和创造的一种冲劲,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还要开创不同于其他人的独有风格。1971年,普杰将电脑辅助设计用于钞券设计比赛中,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领先水平。数学特长让他很好地驾驭了钞券设计。“因为当一个灵感出现在头脑中,如何使它落实到真正的钞券上,是异常艰巨的过程,需要大量电脑运算来辅助。”他还很注重传承国家文化、艺术等要素,并且在技术性上,处理好各种防伪安全设计,其中包括关于化学、物理的技术等。他认为,技术与艺术两者必须结合,彼此提升。在为江诗丹顿设计的一款手表中,普杰又把手表设计和钞券设计相结合,表盘运用了钞券设计中的艺术、安全、防伪设计,看上去如同透明的钞券设计。通过两种不同设计方式的融合,推出6种不同款式,其设计的表款在参加日内瓦世界表展时荣获了第一名。绘画方面,普杰的创作灵感是自发的,当头脑不停思考,就可得到信马由缰般的创意。绘画过程中,他非常注重细节,每一点都是精确、必要的,如同处理设计上的每一个元素。

另一位跨界艺术家——德国的康斯坦丁·格里奇,2010年被迈阿密设计展评为年度设计师。作为设计师,他从事着从家具到建筑等多领域的设计。最开始引起众人关注的,是他设计的Chiar One椅子,后来他的360°系列作品也被纽约现代艺术馆列为永久馆藏;2010年,他为迈阿密设计展创作了装置作品——“网景”(Netscape)。他说:“我想为12月的迈阿密打造出一个富有趣味而又不失实用性的作品,让所有观众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该装置由24个悬挂着的网孔玻璃纤维秋千椅组成,每一位观众在进展和出展时都可以亲身体验、解读格里奇的设计理念。在解读与体验的同时,感知到来自他特长的设计领域散发出来的创意特征。

事实上,让一个从事过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设计师,去做一个装置作品,他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对材料的了解和驾驭能力,并且他在实用性上的考虑与制作,也会比传统艺术家更有可操作性。一个优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自然会考虑消费群体的审美习惯,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在空间中与其他物品的关系等实用问题。这样的习惯会保持在创作其它领域的跨界作品中。而一个艺术家在进行纯粹的创作时,又可以对作品的社会性、功能性和实用性无所顾忌,他只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独特审美个性的艺术语言,并把它推到极致,这就够了。

韩国的朴载林作为亚洲顶级珠宝造型艺术家,旅居日本东京40多年,在珠宝设计领域赢得了广泛认可。他认为,珠宝作品不是简单的装饰品、工艺品,更是最富创造性的纯粹艺术,所以每件珠宝作品他都以艺术的方式手工打造。近年,朴载林凭借他对珠宝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颠覆了传统的珠宝设计观,开始自如地使用钻石等极其昂贵的珠宝材料进行钻石画创作。他认为,艺术创作中一切材料皆可使用,只要和谐、适当、准确、美妙。

2011年7月23日,他创作的《钻石记忆·结构3057》在北京的驻华韩国文化院展出。此次展出的作品,跨界绘画、装置、行为与钻石设计,泛材料的综合运用,将品质最为纯真的钻石设计化身为更富创造性的纯粹架上绘画艺术,而珍稀昂贵的材料更增加了作品的市场价值。如果单从投资方面来说,钻石本身的不菲价格,已经奠定了作品底价绝对不会比钻石本身的价格低。批评家栗宪庭看过朴载林的作品后认为,同样是运用钻石进行艺术创作,与天价艺术家达明·赫斯特1亿美元的钻石骷髅《献给上帝的爱》相比,朴载林的作品更加乐观,更具生命美感。栗宪庭说,跨界艺术是对时尚设计创造力的挑战。几年前,奥美公司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者到中国访问时,就提出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不光与功能性有关,更要求无限想象力的跨界创意。而对于艺术创作与时尚设计来说,这也是具有策略性的,艺术与设计的相互启发,将产生一定的品牌传播和广告效应。

穿梭于不同的艺术领域时,艺术家们善于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包括在材料、观念、手法上的“混搭”,使其达到互相补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作用,最终产生奇思妙想的闪耀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推进,每个学科在外延中和其他门类对接,嫁接后产生出更独特的奇葩,这不正是人类探索的妙处所在!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