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咏白:艺术的自律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在美术领域中画家基本是孤军作战,王怀庆的油画,把中国古代的家俱、老宅分解、重组的抽象绘画,既传承着中国的文脉,又把中国的水墨精神灌注进当代精神。而雕塑家田世信的《王者之尊》群雕。巨大威严的的秦王汉武、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斯汗国和毛泽东的塑像,塑像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造型特色,在充溢着本土的文化精神中更蕴涵让人回味的历史深意。还有湖南的段江华的“天空”对历史的反思。这些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优秀作品的诞生,并非受某种外来的需求所为,全是画家自身长久对历史思考的一种发自肺腑的倾吐,是经长久揣摩出的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所以说,艺术活动完全是个人化的行为,是个人阅历、学养、气质、才能等汇聚为他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力和判断力的外化和物化的过程。进入21世纪,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共有,个人独特的空间已很小,还要套用过去“领导出题目,群众出生活,画家出技术”的办法组织创作,而不是出自艺术家本身的“内在需要”,那么,制作出的作品,只能是为了说明一段历史,或讲解一个历史事件,艺术家只是当作一个工程去完成,就难有真情实感而感动人的力量。我认为:自上而下组织一批人画历史画的方法不可取,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挑选或自荐,领导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组织多层次的专家研讨会,来评定优秀作品,并且给予重奖。化钱去收获并不是你所需的东西,倒不如去买符合标准的“现成品”。就象买衣服,往往虽量身定做的衣服,但做工上的问题,到头来穿得并不合身,而在商店里你也许找到一件特别中意而合体的衣服。当然,到商店海选也是要化精力和时间的,但经常有意外发现的喜悦,选画也同理。而“多层次的专家研讨会”是为了避免那种所谓长官意志的“艺委会”,避免论字排辈的老龄化的“艺委会”,分别召开各年龄段、各艺术门类专家和艺术家的“艺委会”,避免知识、观念的偏颇,所造成的片面性。据悉,各地也在效发组织这种劳民伤财的历史画创作,我联想起八十年代,各地所兴起的城雕热,所谓的形象工程,却搞出了许多丑陋的作品,到时还得砸掉。前车之鉴不能再重蹈覆辙。我真要大声疾呼,请爱惜纳税人的血汗钱!
从“民族化”到“本土化”再到现在的“中国风格”,尽管词语不同,实质是一样。在全球化语景下,我们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创出自己的风格?这是每位艺术家所面对的课题。中国风格的确不是国家化大钱可以买来的,而是建立在芸芸众生的艺术家个体风格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建立在艺术家个体在摆脱一切羁绊,超越尘世进入自由的精神空间,人的本质力量才可能彻底得以观照,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那时情的物化和心灵的对象化才可能真正具有纯审美的价值。风格贵在独创,只有无数个体的艺术家充分发挥主体独立性,在民族、民间传统的艺术中不只是语言符号,更是挖掘自己文化艺术中的精神、灵魂,寻找到自己艺术的原创点。从戴士和的写意油画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个敢于抛掉一切绘画中的条条框框能如此自由自在地作画的人,他超越了常规,超越了自我,他那些出人意料的静物画,以新的绘画观念,开创了油画写意的新风格。我们要有无数敢于跳出“定式思维”,挑战常规的陈旧观念,创立新的观念才能形成中国当代的新风格。
如今的美术已不再是单向轨道运行,向着多头多向纵横交错形成了朴朔迷离的探索网络,正如意大利设计大师米歇尔·德米奇说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流动思维’的时代,在这里,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流动,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从一个科学到另一个科学;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从一个技巧到另一个技巧;我们正处在全世界第一个信息和技术的新纪元之中,我们也是第一批去享受这一期待已久的狂喜的人。”我们作为21世纪中的中国藉的世界公民,有五千年辉煌文化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理应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我们要放开胸怀接纳,放远目光看世界,在借鉴、归纳外来文化及继承、优化传统文化中建立自己新的艺术价值体系,才能在与世界文化的同态共振中显示其卓然独特的民族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