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吴休:书法美之我见 艺美和文学美的结合

2011年07月20日 10:24:15  来源:新浪收藏

书法首先是写字,如果写的不是字,还能叫书法么?那应该叫做抽象画了。但书法又不仅是写字,而是要写出艺术性来,写出美来,写出性格情感来。确切地说,书法的称谓应当是“书艺”或“美书”。书法的美,我认为应包括书艺美和文学美两个方面。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书法丰富﹑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这犹如一首歌的词与曲,文字好比歌词,书法好比乐曲,二者必须是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二者要么都是雄伟﹑壮阔﹑激越﹑豪放﹑刚健,要么都是轻柔﹑雅致﹑淡远﹑宛转低回。假若词与曲不能相互配合﹑和谐一致,就不能达到传情﹑达意﹑感人的效果,反而使人感到乖张和怪异了。假如一首歌没有词,只有曲,那就不是歌曲,而是乐曲。乐曲不用词,人们可以欣赏;但有的交响乐仍然加入有词的合唱(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书法不用字,就不成其为书法,而成为抽象画了。书法的文字,可说是比歌曲的词更为重要。假如把文字内容之美排除在书法美之外,不仅会大大减少作品的内涵,降低感人的力量,而且是不可能的;任何识字的人或欣赏书法艺术的人都不会对文字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如果说,不识汉字的外国人和限于文化水平看不懂文字含义的中国人,也能欣赏书法艺术;但这种欣赏,必然是有缺失的和浅层次的。如果提倡欣赏书法只看重形式美而漠视文字的内涵美,那才是把书法艺术的欣赏引入了误区。

试看被尊为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文章清新优美,高华圆融,风神蕴藉,从容散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书法清雅丽趣,潇洒飘逸,遒媚劲健,平和天然。二者在风格,气度,神韵上的契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襟怀,情愫和性格。是文学美与书艺美高度结合的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在文字内容与书写艺术上,在情感抒发上,也是达到了共出心声,紧密相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其书法的艺术表现,随着行文的情感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将情感渲泄得淋漓尽致。毛泽东所书自作诗词,既蕴含诗词内容美,又具有与之相应的书法形式美。其中某些诗词的风格雄强豪放,境界开阔博大,与狂草用笔的奔放遒劲,恣肆洒脱,大气磅礴是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相得益彰的。如果用宋徽宗的瘦金体或类似的纤细笔调来书写毛泽东的豪放诗词,就难以达到与之相应的撼人心魄的效果;毛泽东书写他的另一类意境的诗词,如《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贺新郎·挥手从兹去》等,则采用了行书或行草的样式,用笔从容﹑柔韧﹑潇洒﹑飘逸﹑隽永,其诗词内容与书法艺术形式,诗意与笔意,也是高度统一的。再如我们常见的,庙堂上的“大雄宝殿”﹑“正大光明”等榜书扁额,多是采用雄浑﹑方正﹑伟岸的颜体楷书或厚重的隶书;如果以颠张狂素的风格来书写,就难以展现庄严﹑肃穆﹑正气凛然的境界。有的一字书,如龙﹑虎﹑福﹑寿等,都应当具有与字义相应的形式特征,分别给人以神奇﹑勇猛﹑祥和﹑喜庆等的感受。书法作品只有尽可能地将书法美的形式和文辞美的内蕴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这说明文字的内涵美在书法艺术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种结合是基调的结合,意象的结合,是神采﹑风韵﹑气势﹑的结合,是恰当﹑自然而非生硬的﹑胶柱鼓瑟般的结合。

很多综合艺术的美,都不是单一的。诗词有文字内涵美,也有声调,音韵,节奏﹑旋律,平仄之美;绘画有形象内涵的美,也有笔墨,色彩,构图,气韵的美;中国画更是一门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中国画从来不因为强调独立性﹑纯粹性而全然拒绝在画面上提写诗词等文字;署名和用印更是所需的了。无数大师的名作由于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而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加强了艺术魅力。京剧更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之美。书法其实也是一门复合型的艺术。为什么在书法中,我们不能将文学美的因素囊括其中,使书艺美与文学美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从而提高书法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却只为了强调所谓书法的独立性和纯粹性,着意要摒弃和排斥文学美的因素呢?

我认为,应当大力倡导书法家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精选饫读古今优秀的诗词歌赋,美文华章,格言妙语等,深入理解,细心领会,激发灵感,在书写时方能把握作品的基调和神韵,写出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书法美与文学美完美统一的作品。如果书法家能自作诗词等美文佳句,在书写时就更能融会贯通,心手相应,尽情发挥,挥洒自如,神采毕现了。本文只是着重说明书法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至于对书法的形式美的具体探究,本人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书画笔墨之美》,发表于《美术》1989年第8期,就不在此重复﹑赘述了。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