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栗宪庭:怎样“看懂”当代艺术

2011年07月14日 10:54: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什么是当代艺术

近几年,随着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时尚样式,“当代”这个词汇,也空前泛滥,所有画种和艺术样式,都要在自己领地的前面冠以“当代”两个字,当代油画、当代中国画、当代工艺品等等。其实,当代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真实面对自己当下的生存体验和感觉,以及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当代艺术首要的态度。但生活在每一个当代的人,被各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乃至画种诸如油画味道之类的“行业标准”所包裹,所以,个人所体验到的生存感觉的真实性,须有心灵的自由和独立,才能超越各种外在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还给个人感觉一个鲜活的状态。

其次,我们说他是艺术家,而不强调他是一个画家、一个雕塑家、一个摄影家,是强调看一件艺术作品,不把画种“行业标准”作为评判艺术的标准。如一张油画,他画得像不像传统油画,有没有传统油画味道,不再重要,造型准确与否,也不再重要。要看的是,这张作品是不是提供给观众一种与当代人生存有关的新感觉。所以一些当代艺术家往往不局限某一种媒质,某一种画种,或者今天画油画,明天可能作行为。当然,因人而异,一个艺术家可能只善于使用一种媒材,但他的作品依然不是传统画种意义的摄影或者油画。

其三,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近三十年了,但它始终在一个小圈子里发展,近年媒体多有报道,但多是负面报道,尤其网络上,大有把当代艺术妖魔化的倾向。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发问是,这也叫艺术?其实你在发问时,你自己就有一个有关艺术的基本界定,这种界定来自以往的经验。我们有过什么经验?凡是今天活着的人,如果没有受过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的教育(自我教育也是教育),他的艺术知识乃至审美经验,大致来自五四以来的写实主义艺术观念,包括中国传统水墨画,也经历了写实主义的改造。对于所有没有现代主义知识背景的人,不管他是平民百姓,还是大学教授,所谓“艺术”的基本框架,来源于写实主义的知识框架。五四以来写实主义的主流艺术框架,来源于西方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古典艺术模式,由于西方艺术起源于模仿说,以及文艺复兴以后所追求的科学焦点透视和解剖学等原因,使写实主义一开始就有“生活本来样式”的最表面特征,所以,“画的是什么”,成为艺术的基本认知框架,“栩栩如生”也成为很高的标准。

艺术的发展始终在创造新的媒体

把“画的是什么”“栩栩如生”当作衡量艺术的标准,是一种审美惰性。其实,写实主义并没有那么简单。你看出那幅作品画的是一片树林,不能叫看得懂写实主义绘画,用栩栩如生来判断那幅画有树林的画,也不是对那幅画的赞美。你得看出那幅“树林”背后作者的感觉,看得出他画树林时所运用的构图、色彩、笔触所传达的个人感觉,而且这种个人感觉与那个时代,与人的人生体验有哪种关联等等,才叫看得懂那幅画。从这个角度说,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所追求的,有其共同之处。而整个20世纪的西方艺术,就是为了更直接地表达个人感觉,抛弃了写实主义,作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艺术的语言样式达到极大的拓展,产生了诸如装置、行为、电子媒体、声音艺术等五花八门的样式。20世纪初期,“这是艺术吗”的追问也曾经发生,但艺术史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艺术的发展始终在提供新的感觉、创造新的媒介这个语境中发生发展的。你看一件作品,须把它放在一个一定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这个语境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变迁,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包括吃喝拉撒睡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艺术家作为人类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今天生存环境变迁的体验,往往能体验到常人不能体验到的东西,所以艺术提供新的感觉很自然。另一方面艺术家为表达新的感觉,寻找新的语言模式,或者在已有的模式中作个人化的处理,也是自然的。所以你面对一件作品,你得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如这次展览中周晴的作品,不用传统拍摄生活场景的方式来拍超市,而用商品包装的局部组合成图片,由于色彩和文字组合得眼花缭乱,才把作者体验到“令人窒息的消费狂潮”表现出来。张栢军虽然用传统方式拍摄运货三轮车,但作品强调了那种密密麻麻的感觉,所拍摄的场面也给人一种压迫感。

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看待今天的艺术

即使你有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历史的知识,你能不能不用经典大师的作品——依然是过去的经验——来看待今天的艺术,也是一个问题。我喜欢这样来理解“大浪淘沙”这个词,人们喜欢看到被大浪淘洗出的金子,我更看重大浪裹挟着沙子和金子的那种瞬间,如果没有大浪,没有大浪裹挟着大量的沙子,金子怎样能产生出来?事实上还有一种危险,当大浪淘沙过后,金子被留在了历史中,所有的后人,就被这金子的历史所教育,形成一种看艺术的经验,开始以“看金子”一样的眼光,挑剔今天的艺术,事实上,今天的金子不但被裹挟在沙子里不容易被看见,金子也不是昨天的金子,所有今天发生的艺术,都不是以往经验所能把握的。所以,只看“金子”眼光的本身,就是今天所以形成阻碍艺术发展的社会保守力量的原因之一,我以为大浪淘沙的瞬间往往是一个新艺术将要产生的鲜活状态。

注:本文根据《怎么样“看懂”当代艺术——写在河南省第三届学术邀请展开幕之际》一文整理而来,有删节。

栗宪庭

1949年生于吉林省, 当代着名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编辑,着名策展人。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9—1983年任《美术》杂志编辑,其时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他力图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当代艺术的新变化,推出“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上海十二人画展”、“星星美展”等。并在杂志上组织过“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艺术中的抽象” 等理论讨论。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