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袁维学:学书法不可迷信 要有勇气

2011年06月22日 10:19: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古贤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书法瑰宝,为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学习门径,带来了许多方便。各种书体似乎都很完美,不可逾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各种书写形式、体式都有人尝试过,再变化,似乎已不可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等已成为学书者的偶像,令人望而生畏。当今也出现了不少名家。他们的作品有的水平很高,有独到之处。当然,有的名家也是唬人的。所以,想涉入书界者还真得有点勇气。

学书者需要学习古人,学习传统,舍此,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但想学得完全像古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学古人,第一不可畏惧古人,认为他们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第二不可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学传统是为了打基础,越雷池是为了创新。今人与古人因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人的学识、经历、修养、性情等不同,不可能学得完全像,得其精神足矣。不可被古人的完美所吓倒,虽不敢奢望超越,但起码应该有自己的风貌。否则,永远只能做古人的奴隶。

对于今人也不可盲目崇拜。我仔细阅读了于右任编着的《标准草书·千字文》(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83年双钩本),颇有感触。于右任是草书大家,在草书推广方面做了很大贡献。他编撰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了许多人。既然称之为“标准草书”,所选的字就应该是标准的。但其中有的字,我以为是个别现象,难称其为标准。如:第3页“帝”“鸟”“陶”,第5页“鸣”“此”,第7页“声”,第8页“曰”,第9页“馨”,第10页“初”,第13页“动”,第15页“瑟”,第16页“府”,第17页“驾”,第18页“众”,第20页“百”,第22页“勉”等等,如果不看释文,别说一般人不认识,就是专攻草书的人,也未必识得。所以孟子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模仿现代书法名家,我想这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你模仿的书家若是“上”,你也仅得“中”,若是“中”,那你就仅得其“下”了。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书界,而不能坐在井底仰观名流,不要做拾人牙慧者。现代人的书法可以观赏、研究、参考、借鉴,但不可模仿。否则,路子走歪了,再走回头路,难矣。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