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琪:拍卖价无关艺术由资本定夺
十年前,在苏州念书时,我常去一位长辈家玩。这位长辈甚爱书画收藏,有间书房起名“万卷斋”,他珍藏的古书、字画层层叠叠堆到了屋顶上。长辈曾取出一件珍品向我炫宝,并亲自指点我欣赏,可一堆鉴赏术语搅得我越听越迷糊,正当此时,长辈取出某知名拍卖行的图录,指着其中一幅画告诉我,他的藏品和这图录上拍品的作者是同一个人,而图录上的那幅画作在那次拍卖会上拍出数万!我顿时豁然开朗,果然珍“贵”啊!
最近齐白石的画拍出天价成了新闻,既然成了新闻,公众就将之放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通过论坛和微博细细剖析、点评和推理。粗略看了一下,尽管也有少数“这是艺术品价值的回归,应当值得庆幸”的评论。但更多是一边倒的负面评论,比如齐白石作品短期内再创天价是否存在虚火,拍品到底是真是假,拍卖过程中是否存在做局……泡沫论、阴谋论,不满情绪通过网络互相传染,快速发酵,大有演绎成一部“侦探阴谋剧”的势头。但如果静下心来想想,难道齐白石的画不可以拍到4亿多么? 艺术品拍卖说到底还是一种买卖交易行为。卖主希望一本万利,而买主则希望物美价廉。与真正的收藏家不同,如今出入艺术品拍卖会的买卖双方更多的是看重利润回报,对拍品的升值空间关注度远高于拍品艺术性本身。只要过程公开公正,买卖双方平等博弈,你情我愿,价格高低有什么关系。我有几位朋友家有藏宝,很喜欢查找各种艺术品拍卖信息,而电视上的鉴宝节目更是到点必看。其实他们也明白艺术品拍卖市场猫腻甚多,电视里的专家对艺术品的真伪判定可能有误,只谈升值不谈风险更有误导嫌疑。但因为拍卖纪录和鉴宝节目能满足他们关于艺术品“价格查询器”的娱乐心理,依旧乐此不疲。
老人常说,有钱了,艺术品是最后请进家的;没钱了,艺术品是第一个请出家的。既然现在一场场艺术拍卖制造出的天价传奇是一种投资或者投机行为,那么就已经不是艺术的事情,而是资本的事情,而艺术并不了解这一切,也与此无关,一切就交由资本来衡量和判断其合理性吧。用听来一个段子结束吧:主人和狗出门散步,主人慢慢前行,狗撒欢乱跑,一会儿跑到前面很远,一会儿又折回来跑到后面很远,结果是主人走了一公里,狗跑了四公里。这主人就是艺术品,这狗就是拍卖价格。
听闻又有新的拍卖纪录“辉煌”诞生,第一反应是与我何干,第二反应是多半又在“钓鱼”吧。至于第一种反应,这种动辄上亿的藏品拍卖,绝不是我等平头百姓可以参与的,连凑个热闹都显多余。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不要说身价上亿的藏品,即使只是几万的普通艺术品,没有点“水性”都不能下水。艺术品市场的赝品一条龙,完全能做到以假乱真,所谓“行家”也很可能是滥竽充数。前几天,那个故宫盗贼拿着宝贝去请行家鉴定,照样被说是赝品。拍卖这行,从来不保证真假,如果自己没这本事,听信所谓“行家”、“砖家”,只要有人背后联手,他们说你真,你就真;说你假,你真也假。有句投资名言说,赚你能赚的钱,收藏领域的“捡漏”可不是光凭运气碰来的。而第二种反应则源于对“拍卖潜规则”的耳闻,虽然无缘亲身证实,但很多现象表明,这种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说得简单点,跟坐庄炒股也有点异曲同工。炒家A可以掌控多个账户,通过拍卖行把自己持有的藏品高调拍卖,而高价买入者很可能只是炒家A的马甲。表面上看,这种左手倒右手还要亏掉一些拍卖佣金,但这桩拍卖能受到的广泛报道、关注以及带来的知名度效应,拍卖佣金比广告费还值,更何况这佣金还能私下“优惠”。更重要的是,这样多次倒手之后,拍品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也一步步虚高上去,赚钱效应之下,每次拍卖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局外人参与。只要某一次现场有一个冲动型的实力买家,被拍卖现场的高价抢夺气氛刺激,一激动就把作品高价买走了,炒家A顺利套现了。
回头看看,这跟坐庄炒股还真是一脉相承,低位买入后,一边在控制的多个账户内对倒,一边迅速拉升,制造赚钱效应,吸引其他资金参与,高位配合利好传闻放量震荡,充分换手后胜利撤退。这种行为在股市或许还会引来证监部门的调查,但在拍卖市场上还没听过有什么法规能管这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就难怪以往热衷炒股的那么几个“知名人士”,现在都往拍卖市场上炫呢。
当然,像这种过亿的拍卖玩的是大的,而邮票、纪念币、玉石、高档茶叶这种普通人能够参与的收藏领域,这种坐庄式的炒作也都已经屡见不鲜了,最终接盘的还是小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