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天价背后有无法复制的巧合
既是在资本市场中颇有斩获的“最牛散户”,又是在艺术品市场中不惜被说成“傻子”的高价竞买者,双重角色叠加在一个人身上时,他的一举一动被市场密切关注。这个人就是上海男人刘益谦,他当年2000万元收藏的一幅齐白石画作,结果拍出了总计4.255亿元的天价。消息一出,惊起四座。不少人认为,以往只买不卖的大藏家开始拍卖藏品,很可能是艺术品市场繁荣的终点、衰败的起点。对此,刘益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出手艺术品绝不代表不看好这个市场,更不代表艺术品市场行情见顶。但市场会由此停止猜测吗?
画作拍到3.3亿时现场几近失控
据圈内人士描述,5月22日当晚9时46分,拍品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从8800万元起拍,第一口就被叫到了1亿元,随后价格多次出现胶着状态,中间几次有新买家杀入,最终经过41次叫价,《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3.7亿元(人民币,下同)落槌,加上佣金共达4.255亿元,创造了齐白石价格最高纪录,也是截至目前中国书画拍卖单价最高作品。据称,拍下此画的3093号买家是一位年轻女性。拍卖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一分钟。中国资本市场大鳄刘益谦随后在现场爆料,画作系他送拍,其最初购入价不足2000万元。回忆当晚的情形,很多在场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兴奋不已。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告诉记者,拍卖现场在这幅拍品竞拍过程中,出现了自中国拍卖市场建成后20余年来绝无仅有的一幕,就是在作品拍到3.3亿元前后的时候,很多人不再关心拍卖师下面的叫价,一部分朝拍场中央聚集,围在了当时还在叫价的买家周边,使得现场增派了20多名安保人员维持秩序;另一部分人在现场发现了拍品持有人刘益谦,纷纷前去与之握手、合影。而刘益谦让记者看其手机彩信照片,一张合影背景恰好是竞拍显示板,照片拍摄时显示板上的价格为3.3亿元,这个细节也表明,在距离最终成交价还有4000万元时,很多人已经认为从最初收货时的2000万元,到起拍时跳空高开的1亿元,再一路叫价到了3亿元,远远超过去年翰海秋拍时徐悲鸿《巴人汲水图》创下的1.71亿元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纪录,已经非常值得庆祝。未想到,显示板上的数字还在上升,最终停在了3.7亿元的位置。
“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不会在现场暴露这东西是自己送拍的。”董国强这样表示。而刘益谦则认定,“东西我是从拍卖会上正大光明买来的,我卖它的时候也应该是正大光明的”。“刘益谦此前以创造天价买单着称,这一次出手卖东西,是不是艺术品行情到头的信号?”当疯狂的夜晚过去,昨日不少人在网络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的确,翻开刘益谦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过往“成绩单”不难发现,这位在股市中被称为“最牛散户”的资本大鳄,每次出手都因“天价”被市场高度关注:这位在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排名204位、身家为48亿元的“大财主”近年来在收藏市场越来越疯狂2008年,刘益谦成功拍得传世名画《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009年秋以1.69亿元的天价拍下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重要的“亿元推手”,2010年以3.08亿元的天价拿下王羲之的《平安帖》。一向都是买天价,赶到刘益谦卖出天价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担心。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是今年年初,惯以买进并扶持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尤伦斯夫妇突然宣布要离开中国,并大量抛售所藏中国当代艺术品,一度造成市场担忧。此事件发生后,不少艺术品收藏领域的入门者对于任何一位大买家一反常态的卖出行为都很敏感,甚至是恐慌。“不要说别人,我自己把这套作品拿出来交给拍卖公司的时候,也非常纠结。”对于这次卖出艺术品的行为,还未等本报记者提问,刘益谦就先开口了。在他看来,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他并不想靠出卖自己的藏品做资金周转,但同时又需要让藏品接受拍卖市场的检验,以证明没有打眼。
“当年我以高价购买艺术品时,很多人认为我是个有钱的傻子,在资本市场中赚足了钱,到艺术品市场中制造泡沫。我这次拿出一件东西参加拍卖,其实就是想检验一下,他们的话是不是一语成谶。”刘益谦这样说。而更令他想不到的,不仅买东西出天价,这次卖东西也出了个天价。“在艺术品市场中,参与者不可能只有趣味性而完全忽略藏品的市场价值,这次的拍卖结果,既说明我在这幅作品上没有打眼,也是我对我子女的一种交代。”刘益谦表示。
“为什么总盼着艺术品市场塌下来?”
昨日,财经网援引《证券市场周刊》的一条消息称,“艺术品市场长线投资者刘益谦开始抛售藏品,考虑到他资金链目前似乎并未断裂,那么可能的解释是,他认为这个市场开始到顶了”。而针对这一观点,刘益谦表示,没有人规定收藏家只能买、不能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在等着我敬仰的那些收藏家能够拿出一两件东西上拍,到那时我可能还是买家。而我个人的艺术品买卖行为,不应作为人们对市场前景的判断依据。”事实上,在本次嘉德春拍上,刘益谦夫妇已花费5000多万元购入瓷器及油画。另有一种声音称,“从流动性角度看,艺术品投资可能是最糟糕的投资,流动性甚至比房地产或者邮票市场还差。如果不是趁着市场人声鼎沸的时候抛出,待到市场萧条之后,艺术品投资者只能对着一堆古董发呆,聊以自慰、过过干瘾而已”。对于这一说法,刘益谦认为,如果说艺术品市场流动性差,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收藏大家手中并不缺钱,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东西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出售掉。另外,艺术品交易创造出大量的泡沫,那么在时间的检验下,泡沫会一个个散掉,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听说哪个艺术品门类崩盘,而十几年前高价买入的东西到现在出手仍是高价。
“这次很多拍卖公司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将很久以前以200万元(当时市场也认为是天价)买到的一件藏品拿出来上拍,有拍卖公司许诺我,成交价能够到1.5亿元,如果说《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价格5年间翻了十几倍,那这个藏品的价格可以翻70多倍。但在当年我花200万元买的时候就有专家说,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要等上100年才能回本。”刘益谦称。当然,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是,相比股市、楼市动辄千亿的市值,艺术品收藏市场是一个小众群体,几百亿元的成交量已经是最好成绩了。从客观角度说,盘子越小的市场,越容易被资金操控。
“虽然是小众群体,但艺术品市场的成长空间远比你看到的大,为什么你们总是担心泡沫,担心天要塌下来?”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艺术品市场何时见顶、哪些政策会导致行情见顶的问题,刘益谦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种投资市场的繁荣,资金在后危机时代寻找避风港和保值区的初衷也非常正常。“回到艺术品市场,改革开放30年让国内一批企业家有了可以支配的资金,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比金钱更为迫切的追求就是文化,艺术品恰巧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获得大量资金追捧是可以理解的。今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很可能出现大批企业买家,并由此成立一批企业出资设立的博物馆,从这个角度看,市场行情才刚刚开始,绝非已至夕阳。”刘益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