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伪证未来 何时才休止?
连日来,书画假鉴定,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在我看来,这是十分无奈的事。
中国书画博大精深,意境悠远,但却不断被人搅扰。数千年书画史中,造假的身影,几乎从未消失过。以至于,中国书画在国际市场上,被学术界视为“畏途”。苏富比与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上,都明确表达,对所拍卖中国书画真实性“免责”。这个“国际惯例”,又被国内所有拍卖公司完整复制。所以,中国书画在艺术品市场,常常如一个浑小子,其“壮举”能赢得击掌叫好,其“劣迹”却没人承担责任。
学术界做了一些工作,但收效甚微。一些学术机构管理松懈,放任少数个人,利用公共资源牟取私利;一些博物馆下属机构对外开展鉴定业务,为了赚钱,指鹿为马;一些专业人士越界作为,信口开河;一些专业出版机构听钱摆布,在艺术大师的“全集”里塞私货。
还有,一些艺术家亲属出伪证,甚至提供让赝品进入市场的通道;一些艺术家的学生出伪证,所述的创作场面逼真,无从查证却难以推翻;一些史论界、鉴定界人士作伪证,头头是道,却大多为主观武断之辞;一些拍卖机构及其人员作伪证,所提供的图录在“免责”的前提下,信誓旦旦。
这种失控的状态,致使一些不法之徒肆意而为,赝品丛出,假拍不断。收藏界为了防范赝品,聚焦于那些来源可靠、出版权威的艺术品,为真假问题大出其手,而不顾艺术水平的高低。这易攻难守的局面,已经影响中国书画市场的未来。
从中国书画市场的未来计,从中国书画创作的未来计,从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计,从中国收藏业的未来计,从中国老百姓的高端文化生活需求计,吁请国家设立专项工程,建立中国书画乃至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的画家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应当是清廉的,它可以为市场服务,但不能被市场操控;这个数据库应当是严肃的,其来源是清晰的,其手段是先进的,其方法是科学的;这个数据库应当是公开的,是经过讨论、推敲的。赝品让国家蒙羞,让市场受累,让大家吃苦,不能再这样任其折腾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