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顾振清:798的中国语境

2010年12月23日 10:42:15  来源:艺术网

长城、故宫、798,是2008年以来数以百万计的入境游客来北京的三大首选目标。举世闻名的长城、故宫,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老祖宗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全球瞩目的798,却是同样勤劳勇敢的当代中国人一手打造的全新文化地标、文化品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转型巨变中,798艺术区既是中国文化复兴奇观上的一个突出亮点,又是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杰出典型。人家来长城、故宫,看的是传统中国。人家来798,看的却是当代中国、行进中的中国。全球化条件下,798的诞生和存在,印证了北京作为一个当今世界文化首都厚积薄发的城市竞争力。798的发展,也凸显出中国在引领发展中国家文化自主创新上的巨大动能和未来潜力。798作为一个自发产生、自然生长、急速发展至今仍气势如虹的中国文化艺术聚居区,深具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合理性因素。798艺术区,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艺术特区,同时也是当代中国贡献给全球社会的一个崭新的国际艺术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798的文化机遇在于中国新的发展起点、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当代文化在当今国际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其影响力也日益变得广泛而深刻。798的经验表明,当代艺术是中国文化自主创新的一个策源地、一个动力站。当代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大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能够以无形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强有力地引导、影响、塑造有形的文化存在、文化现实。从而改变或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社会生活水平。欧美当代艺术史表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艺术总是在不断流变、创新中成长。欧美当代艺术有其自身的文化演变逻辑,更有其自身推进、发展的根本性的文化动力,即在在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中不断超越具体问题、不断跨越既有边界。唯此,欧美当代艺术至今延续着蓬勃的原创活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是兼容并蓄,不但善于借鉴、移植和学习,而且也擅长改良、转换和自主创新。在当下的798艺术区,充满朝气的中国当代艺术呈现为一种多元并存的开放性艺术生态。中国既有欧美舶来的从古典艺术到现当代艺术的一整套技艺、方法、形式规范、乃至艺术标准;又有一个复合、交织着现当代价值观却又合乎中国国情的本土艺术体系,迥异于欧美;同时,还存有一种仍很强势的、混合着各种中国传统艺术力量的现实遗存。中国的艺术家不得不面对当代艺术的全球语境以及复杂、微妙的中国生态。许多原则性文化问题时时横在面前,让人无可回避。究竟是先从中国出发,再参与全球语境?还是反其道而行之?中体西用为先?还是西体中用为先?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有可能变成双重机遇。在开放的环境中,经过30年当代艺术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积累,中国艺术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他们越来越自由的心态,既超越了先后之辩,又贯穿了夷夏之防。对他们的艺术诉求而言,艺术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并无太大分别,要紧的却是他们每个个人的文化逻辑和自主创新的空间。无疑,而798既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出发点,让他们从中国出发;又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际平台,向全球展示当代艺术自主创新的中国奇观。

当下,70后、80后的中国艺术家在798的中国语境中日趋活跃。他们正在以各自不同的精神气质走上各个本土化或国际化的艺术现场,寻求各自不同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比照前辈艺术家而言,他们极具各种生猛的特质、特色。第一,他们个性很强,各玩各的,没法归类。他们自身也没有形成自我组织的群体、更没有构成某种鲜明的流派和风格。第二,他们是在全球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其作品的中国符号、中国背景自觉不自觉之中相对弱化、淡出,但他们骨子里还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艺术精神。其实,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财富。第三,他们承受了比前辈艺术家更大的压力。商业压力是一种比政治压力更加可怕的压力,它无孔不入,深入骨髓。当一个艺术家按照自己的理想或者思路去尝试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时候,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商业力量的干扰。所以,商业压力的强势存在,要求年轻的艺术家有更强的抗压性。当下,中国年轻艺术家强劲的个性发展倾向,恰巧说明了他们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的一面。他们独立的方法论、价值观加之自身经验的积累,有效打造了中国当代艺术持续发展的逻辑力量。其实,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方法和形式语言上的日臻完善,已是有目共睹的视觉事实。但艺术家在此基础上的精益求精,已不再取决于方法和形式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它们能否有效表达并提升人的精神。由此,活在当下、活在798的中国艺术家在不断的精神提升之中获得时间和空间上的越来越多的优势,从而超越具体艺术问题、跨越多重艺术边界。

凭借一种塑造人类精神的文化自觉,70后、80后的中国艺术家在2011至2015年的发展空间找到自身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这今后的五年,的确是中国当代艺术至为关键的五年。在这五年的798艺术现场之中,中国当代艺术究竟会成为过眼烟云?还是会成为与大国崛起伴生的一个文化复兴现象?究竟会成为欧洲文化的亚文化区?还是会成为全球艺术的精神主流?这就要看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表现,看他们的贡献是否推动了今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