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翁志娟:对双年展的质疑和反思

2010年12月20日 10:26:12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今年的上海双年展在机制建设方面主要表现在以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为基础的结构调整,拓展了以往双年展的陈旧模式,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与实验性的特征。由范迪安、李磊、高士明三人构成的策展团队将双年展主题命名为“巡回排演”,一共分为五幕进行。第一幕:胡志明小道(越南、柬埔寨、老挝、北京、上海2010年6月- 2011年1月23日)、第二幕:指路明灯(纽约2010年10月)、第三幕:巡回排演(上海2010年10月24日 - 2011年1月23日)、第四幕:社会主义自我管理理论及实践:南斯拉夫的回忆(上海,克罗地亚2010年10月 - 2011年2月)、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上海2010年10月24日 - 12月18日)。

发生在上海美术馆的双年展部分为综合了五幕内容的第三幕,布展结构为:一楼二个侧厅除了张洹与刘晓东的作品,分别为“胡志明小道”的参展艺术家作品所占据(第一幕),正中间有个黑盒子厅放映双年展与PERFORMA联合推出的作品“指路明灯”(A Guiding Light)的录像(第二幕),WHW(What, How and for Whom)及葛诺特·法伯合作的“待租赁艺术家”(Gernot Faber for WHW: An Artist to Rent)作品被放置于二楼(第四幕),四楼活动为“印中社会思想对话”项目(第五幕),从开幕第一天起在美术馆演讲厅持续进行,一共七场。双年展文化是呈现一个国家当代艺术生态环境的良好观察室,这届双年展以重视“排演”过程与强调展览作为文化生产的策展方式,在此希望通过五幕展览线索的结构框架,能对双年展的学术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展出作品做出判断和分析,并对其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

第一幕:胡志明小道,与“长征计划”合作,将“胡志明小道”项目用于检验“文化生产”这一观念的有效性,及从“生产”到“排演”的转变对艺术创作与思考的意义所在。此次“排演”在中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之间搭建了一系列艺术与思想的活动平台,深入到这个地区的复杂记忆之中,集中探讨了艺术和思想在重新定义“自我—历史—社会”这一集合体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幕:指路明灯(Guiding Light),与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PERFORMA)合作,为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和安东·维多克(Liam Gillick and Anton Vidokle)导演的行为戏剧,题目取自长达72年的电视肥皂剧。此次“排演”探讨了艺术创作在作品与现实、剧场与排演、社会空间与艺术体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主义以来的乌托邦思想与左翼文艺的背景中反思当代艺术的“社会参与”及行动主义,深入探讨艺术家当前创作中的困惑与僵局。

第三幕:巡回排演,即双年展的主体展。为阐述方便,此处大致将作品分为强调观念与运用多媒体创作两大类来分析:

1、以观念为主的作品:

A. 强调观念的更新:来自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是艺术家、策展人、编辑和文化活动的促进者,他们置身于当代艺术、历史研究、哲学思考、研究和理论的交汇点,灯箱装置作品“共产微言片断”是对制作21世纪新概念工具的一种尝试和挑战,贡献了一些他们对于21世纪一些现象和观念的反思;没顶公司的“必须行动”是一组以媒体为线索的绘画装置,构成式的图像大多与政治禁忌内容有关;汪建伟的五屏多媒体影像装置“时间线上输出的劳动力”,内容为五个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讲述了五个彼此不同的故事,使人去猜想这到底是虚构的现实还是现实被虚构。

B。结合形式变化产生的观念转化:刘韡的木结构群装置“仅仅是一个错误……Ⅱ”沿用了他一贯风格,将二手木质材料通过切割、拼装等手段做成具有极简结构的几何美感形式的作品,将木的原有属性与内在“物”的属性结合起来,探讨了物、我、个性、身份、边界、关联、价值等问题。邱志杰的“邱注(上元灯彩图)”以明朝市肆风俗画《上元灯彩图》为原型,演绎出一个庞大的创作/游戏/研究的构架,这是对于历史述说方式的演义和基因图谱绘制,它也是一个还在进行中的计划。Superflex和螺旋桨小组的影像装置“瓷器”,虚构了一个试图还原历史真实事件的空间:叙事性影像与物件的并置,作品探讨了历史和现代世界的关系,原真性以及身份与博物馆收藏的关系等。

2、在多媒体创作上:

A。媒介语言的实践:杨福东的影像装置“第五夜之二”与之前七屏影像装置“第五夜”是同时拍摄的,“之一”是所谓的正片、“之二”是“排演”,影像既是媒介也是现场,电影既在排演之中,又在排演之外。Sosolimited的“机顶盒”作品,模仿真实观看电视的场景,原始的电视信号几乎能同步被转换成新的版本,观众可以通过转换频道来掌控和指挥本作品;阮初枝淳(Jun Nguyen-Hatsushiba)“49米49次:上海站”为艺术家在同一条街上把49米的距离奔跑了49遍,49个片段都被编辑为很薄的透明度的片段,最后叠加达到完全的不透明,作品希望唤起作者的精神身份和这条街道的历史;世界剧院(Verdensteatret)电子机械装置“然后所有问号开始高歌”是一件融合机械装置、表演和音乐会的跨界作品,呈现为一组极具原创性的动态雕塑,包括各种动画科技、微型木偶、音乐、灯光和影子剧。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