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资产的增值率,到底多大?
在经济学中,“资产”是指能给所有者带来收益流的资源或财产。依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有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之分,前者包括房产、汽车、珠宝等,后者包括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者将资金转换为某种资产,是着眼于其未来收益的最大化,增值率越高者越容易被优先选择。很多人认为,艺术品的增值率相当可观。有专家测算,艺术品的年均增值率为30%,最高可达180%以上。在很多个案中,艺术品价格涨幅确实高得惊人。比如,某只鼻烟壶在1950年代仅值0.5元,而到1990年代中期,已经拍卖至20余万元。再比如,某位国画家的作品在1970年代末仅值数千元,而到新世纪初,则拍卖至500余万元。
未必。除非个别的“黑马型”作品,大多数要逊色得多。不妨以国画大家齐白石和张大千为例,二者因过世多年而具有稳定的市场行情,且近年的作品总成交额在国画家中高居榜端。“雅昌艺术网”数据显示:2000年,齐白石和张大千作品的单件均价为15.6万元、30.4万元;2009年,二者作品的单件均价为103.1万元、80.7万元。9年间,平均增值6.61倍、2.65倍,年均增值率仅为23%、11%。假如扣除期间的保管费和交易费,该数值还要打一些折扣(每经上拍1次,就会产生20%以上的佣金等费用)。即便这年均11%、23%的增值,也非实际增值率,因为没有考虑通胀因素。经济学认为,用货币值体现的增值率只是“名义增值率”,它减去通胀率之后才是“实际增值率”。“通胀”是由于纸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从而导致的货币贬值,具体表现为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物价普遍上涨。对通胀程度,各国基本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示,该数值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化。在国内,官方也通常将国家统计局的CPI数据,默认为通胀率。2000年至2009年,国内的CPI为0.4%、0.7%、-0.8%、1.2%、3.9%、1.8%、1.5%、4.8%、5.9%、-0.7%。如果与该数据相比,齐白石和张大千作品的年增值率确实算得上丰厚。不过,人们感受到的总体物价上涨(实际是美元或人民币的贬值),远不止这些。事实上,考察通胀率除了CPI之外,还应包括“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零售物价指数”RPI。并且,与国际惯例相比,我国CPI统计中食品价格含量过大,而在居住类指标中,只考虑租房价格而不考虑住宅消费价格,加之教育和医疗等的比重过小,结果导致了CPI数值过低。
是黄金价格。黄金因为自身的珍稀属性而充当过天然的货币,许多国家曾确立过金本位制度,也让它成为国际“硬通货”。在20世纪中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与黄金挂钩。如今,黄金虽然不再具有货币职能,但仍然被当作国家的重要金融储备,也是个人财产的重要保值手段。尽管造成金价短期波动的因素很多,比如工业需求、国际汇率、股价等的变化;但从长期看,影响金价的根本原因是纸币的贬值或升值(即通胀或通缩)。据“纽约商品交易所”显示的黄金价格,2000年底约为250美元/盎司(人民币70元/克),2009年底约为1200美元/盎司(人民币250元/克),二者分别上涨4.8倍(3.6倍)。如果将国民最为关心的房价和工资与其对照,会发现,9年来三者的增幅大致相当。假如将金价涨幅看作货币的实际通胀,那么,艺术品资产的平均增值率就会大大缩水:9年间,齐白石作品的平均实际增值率仅为2倍左右,而张大千作品的平均实际增值率竟为负数。
这样看来,买艺术品完全不如买黄金了吗?当然不是,上面分析的只是平均的增值率。就像“再牛的股市也有人亏本、再熊的股市也有人获利”一样,在平均增值率有限的艺术品投资中,总有很多人远远跑赢了“平均值”。当然,这需要眼光,这也是艺术品投资比炒房产、炒黄金更需智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