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已退出时代大潮?
年画曾是中国传统中百姓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从明清开始便见证的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兴衰万象,并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很重要的国民宣传教化功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我们今天却再难寻年画踪影,难道年画已经退出了大众审美的领域,成为一种展览和收藏的“博物馆”的艺术,只能用于历史研究了么?
身不由己的兴衰史
中国各地年画大多兴盛于明清时期,表达民间世俗生活,并且在清末时期出现社会重大事件内容,以反帝战争的宏大叙事场景最为动人心魄,与同时期绘画史中占主流地位的消极避世的文人画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为历史累积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民国时期的“海派年画”是年画发展史上非常亮丽的一笔,这与上海的商业发展紧密相关。其中的“美人月历牌”年画,更是将年画发展推向极致,虽然历史短暂,但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海派年画引领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年画新潮,一方面是它在技术的领域使年画的面貌改观,另一方面,它在内容上的风景、时装、美人、广告等新题材也成为海派年画的特色,这不仅反映和迎合了市民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为农村中的乡绅富贾们所追捧。海派年画以城市市民的审美趣味,消解了世纪初民间年画中的反帝情绪,表现出了殖民化的思想意识。
随着社会政局的动荡发展,年画一度被提升为社会政治的高度和领域,在社会政治斗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宣传教化作用,成为了革命美术的产物。1949年,国家发起的“新年画”运动将年画的发展掀起了历史高潮,甚至全国很多重要的艺术家都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使得年画的发行达到了全国人手一张的程度。
然而8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开放,很多年画从业者转行,年画出版业也受到重创,年画这一美术形式被逐渐边缘化,只有民间一些年画产地还在运营,年画观众、消费群体又转移到偏远农村地区。
时代潮流中的悄然转身
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做木刻年画、扎风筝,杨家埠的年画风格古拙,线条粗犷,颜色鲜艳,寓意了人民希望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朴素愿望,以及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如今你来到杨家埠的话,会发现这里热闹非凡,年画和风筝让潍坊名扬海内外,这里已经成为人们来鲁旅游的必去之地。这里被媒体称为“最有艺术气质的村庄”。而作为一项民俗文化遗产的年画,也许是人们离开时必不可少的随身礼物。这一点,在苏州的桃花坞同样适用,加上苏杭一带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旅游业自不待言。
河南朱仙镇堪称中国年画发源地,近年来,有不少海外人士慕名而来,收藏当地传统手艺人的作品,这对当地从事年画制作和创作的人带来了自豪和信心。事实上,朱仙镇的年画作品近年来一直走传统精品路线。在11月19日云南昆明开幕的“20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备受青睐,12米长的《武门神年画长卷》、《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60幅具有宋文化特色的年画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朱仙镇的年画成为收藏新年画的首选地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年画已经渐渐弱化它传统的意义,而成为一种新的审美领域,就像剪纸等中国传统民间元素一样,它会在新的环境里散发出别样的生命力。
相关资料:
年画收藏古而有之,在国际上,有许多图书馆、美术馆,如版画之乡的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前苏联收藏中国的木版年画最多,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那是有记载的目前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中,经中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是孤品。同时代在上海的王尚义先生也收藏了许多老年画,他去世后,家人将其所藏200余幅老年画精品转让给英国伦敦中国版画基金会。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树村。王树村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现有藏品近一万件,他对年画的收藏在世界上堪称第一人。
三类年画收藏价值高
一、古版年画。古木刻版年画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价值不菲。随着全国各大艺术市场古版画的拍卖亮相,价值仍在攀升,同时也受到美术出版界、民俗研究专家的追捧,古木刻版年画和早期年画可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瑰宝。
二、建国后名家精品。着名画家杭稚英的《西施浣纱》、刘玉斌的《鱼乐图》、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等新年画代表,近年来已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三、海派年画。按地域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海派年画。建国初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创作团体宣告成立,从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的新年画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的年画俗称“海派年画”。“海派年画”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画面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造形夸张,体态传神,对绘画爱好者及新年画的创作设计,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