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艺术节就要解放艺术

2010年10月22日 10:07:51  来源:文汇报

选择合适季节、选择新奇的场所和空间,别出心裁地演绎艺术,往往能使观众对艺术再生新鲜感,因审美场合的变换引发审美趣味的新变;能使观众在好奇心导引下,重燃对艺术的激情。这只是艺术节解放艺术的一个方面,不断挣脱束缚艺术的绳索,给艺术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让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艺术节的追求。

一次电视台做我的访谈,主持人突然发问:“艺术是什么?”让我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我未及琢磨,脱口而出:“艺术是一种品位,一种愉悦,一种情感方式,一种精神享受。”我知道与辞典上的科学界定相比,这样的阐释可能不完整不全面,但我自认为触摸到了艺术的核心与要义。由此我想到:“艺术节是什么?”如果循着上述思路延伸,那么艺术节就是一场精神聚餐,情感集会,愉悦分享,品位追求。艺术节是一个城市的集会与狂欢,通过艺术节这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融合整个城市的各种元素,调动和焕发城市各个层面的光彩,丰富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内涵,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

城市是艺术节的发生地。任何一个艺术节如果抛开它生存所依托的某个城市,就会像柳絮像浮萍;飘荡的无根的艺术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依托着某个城市生存的艺术节,必定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写照与文化折射,体现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情趣爱好、鉴赏水准以及组织秩序等等。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艺术节都以举办城市命名,标记彼此的血脉相连。艺术节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合成,一种民族文化品质的阐发,一种世界文化的融汇,一种文化嬗变的载体,一种新生文化的孵化器。

因此我认为,艺术节最大的好处是解放艺术。所谓解放艺术,就是不把艺术节束之高阁、藏于深苑,而要拆除藩篱,把它推到大众中去,创造每个人都能体验都能参与都能享受艺术的机会。平时,或因经济的拮据,或因时间的排拒,或因兴趣的阻隔,艺术不能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因艺术缺失显得艰涩沉重。当了15年爱丁堡艺术节总监的麦克马斯特爵士说过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艺术就是教导我们生活得更好。”艺术节把艺术的精灵释放出来,让她活跃在人们身边,活跃在城市各处,使大家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对生活充满憧憬。艺术节要创造一种氛围,让这座城市的人们,以及来这座城市做客的人亲近艺术、拥抱艺术。

遥想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爱丁堡艺术节创办之初,想来参加艺术节的演出方多于主办方的接待容量,于是一些演出公司就找了些废弃的旧舞台自己“秀”,边缘艺术节就此发迹。现在这一活力四射的艺术节甚至成了古老英国再造青春的象征。几乎在同一时期创办的奥地利布鲁根茨艺术节,由于没有合适的表演剧场,便在城镇的湖泊上搭建浮动的水上舞台。由此发展起来的艺术节,现在每年能获得1.7亿欧元收益。这样的探索与尝试,在我们自己的艺术节中也不乏其例。记得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时,我们把普契尼的《阿依达》搬到8万人体育场演出,大为轰动;三年后,我们又在同一场地上演情景歌剧《卡门》。这是歌剧的盛典,更是歌剧的普及,许多普通市民不但观赏了演出,而且参与演出。我们的艺术节演出,就像商业形态演变一样,正逐步从简单购买的消费发展到体验式消费。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