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断地实验和探索,打破既有规则的束缚,追求艺术表达的最大自由度。如果被原有的概念问题所纠缠,而影响艺术创作的话,无异于作茧自缚,得不偿失了。当下的行为艺术在表述上还是注重以身体为载体,注重现场和偶发以及观众的参与性,但并不是说这就是金科玉律,任何艺术但凡有一条必须遵循的规则出现时,其必是行将就木的时刻,生命的活力已经丧失了。
由周斌和何玲策划,艺术家刘成英、Cristina Ohlmer (德国)、清水惠美、吴承典参加的跨媒介行为艺术作品《庆典——自由的六分之一注解》,是一个更具实验探索性,多媒介混杂的新型行为艺术形式。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批评,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行为艺术的可能性。它的方案很简单,只强调不同媒介在现场的即兴发生;去除共同的预设的现场计划,也最大可能地去除个体的现场预设,时间设定为90分钟,服装要求浅色。从方案可以看出,作品最大化地追求多媒介混搭的效果,同时并不抛弃行为艺术所固有的偶发、现场和不可复制性的本质。批评家倪昆在《庆典——自由的六分之一注解》导语中对庆典做了这样的描述:“这是一场即将上演的庆典,这也是一场既有预谋,又充满未知和自由的庆典。庆典将由人和声音组成,我们目前能够确定的只是,出现在庆典里的人和声音,将彼此互相渗透,又随时游移组合。逻辑是滞后的归纳,直觉演绎则更接近创作者的内心。至少,构成叙述的元素就开始变得不稳定,不稳定蕴育着某种空白,更是活性最强之所在。这是关于建构的“阴谋”,也是对所指的批判性否定。”(见周斌艺术国际博客:《庆典——自由的六分之一注解》长沙现场)《庆典——自由的六分之一注解》强调批判性,渴望打破观众的既定观看逻辑,在整个作品中,六个人各自表达自己的行为作品,以六个个体、零碎、片段化的行为表演组成一个整体,而整体上是无逻辑混乱的,没有主题和形式的。观众看到的表演和一般庆典并无二致,可观众是不明就里的,这也是艺术家的“阴谋”所在——用看似合法化的庆典,无逻辑地给惯常的庆典以致命的一击。倪昆认为:“本次现场的意义,恰恰在于通过一个彼此干涉而又充满了动态随机的不确定现场,几个存在明确指向而因为彼此交叉干涉而隐喻模糊的事实,还原了我们对于历史的一次抽象观看,它是象征的,更是有机和良性的。”
作品在夏夜美丽的月湖边进行,几个白衣人各自在舞台上煞有介事地忙着,台下的观众看得稀里糊涂,却又想尽力搞明白他们表演的内容和意义,可又感觉逻辑混乱。这种引起观众思维上的论乱,进而促使其力求清晰的效果,其实也是行为艺术追求与观众互动参与的本质体现,如果为了互动而互动,为了作品的偶发而预先设计好偶发的环节,就有教条主义的嫌疑了。湖面上有消夏划船的市民,时远时近,时而成为观众时而不小心成为作品的参与演出者。时间稍晚的时候,湖面上腾起烟气,和艺术家使用的道具灭火器喷洒出烟雾缠裹在一起,观众一时弄不清楚是仙境还是人间。
总之,行为艺术要获得成长,不致停滞衰落,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思想性、前卫性同时,时刻准备迎接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之外,对自身内部语言系统的不断更新,是刺激其生命力的有效手法。而混杂、多媒介语言的试验运用,是行为艺术自由创作的开始。因为,我们不知道,少数艺术家用既有语言成功地迎战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经过一次语言上、思想上、精神上的重生,还能有资格迎取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