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谈艺术品天价幕后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中国传统书画市场由低迷向复苏再一路狂飙。有业内人士认为,曾经在当代艺术品领域发生的泡沫,或许正在向传统书画弥漫,一个又一个的天价背后,或许是崩盘的前兆,盲目追涨是危险游戏。
日前结束的北京匡时2010年春拍,1200余件拍品总成交率75%,总成交额高达10.85亿元,张大千1963年作纸本立轴《嘉耦图》以1030万元成交。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中国传统书画市场由低迷向复苏再一路狂飙。有业内人士认为,曾经在当代艺术品领域发生的泡沫,或许正在向传统书画弥漫,一个又一个的天价背后,或许是崩盘的前兆,盲目追涨是危险游戏;但亦有业内人士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只有十几年时间,正处于初期高速发展阶段,会有更多资本投入到艺术品市场,这些资本短期内不会轻易撤离,因此,名家作品将继续看涨。针对当下收藏市场走势,记者专访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
记者:自去年秋拍之后,突破亿元的艺术品频现拍场,您认为有哪些力量在推动?
董国强:来自三个方面不同参与者的合力推动。首先是以艺术品流通与经纪为生的行家,他们依然是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加起来可以买走整个市场上将近一半的艺术拍品。由于行家这个群体对市场的了解相对深入,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对市场具有信心的最直接体现。其次是已经充分领略到艺术收藏巨大乐趣和获得艺术投资巨大回报的“老”藏家们,他们的持久热情在不断推高艺术品拍卖价格,并一手促成了“亿元拍品”的诞生。再次,不能忽视的“新”藏家们,他们虽新近入场,但人数之多、购买力之强出乎很多拍卖公司的预料。今年匡时春拍,约有25%~30%的客户由这部分新藏家构成,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艺术品投资的巨大潜力正在为更多人了解。
记者:您所提到的新进场买家主要来自哪些行业与地域?他们出于何种目的介入艺术市场?
董国强:与老藏家一样,这些新买家来自各行各业,但以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主为多。他们投资艺术品的目的无外乎三种:合理配置资产、追求投资回报和个人兴趣爱好。从地域上来看,上海、江浙、山西仍然是收藏重镇,但近一两年来华南地区买家数量也有所增加。
记者:您对华南地区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有怎样的观察?
董国强:曾几何时,富庶的广东地区并没有和江浙、山西一样成为艺术收藏与投资市场的重镇,广东的藏家们也没有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发挥关键作用。但这样的格局在近一两年内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是,广东地区买家人数增多,他们在广东以外地区拍卖场上露面并参与高价拍品竞买的次数增多。我认为,在广东地区开拓艺术收藏与投资市场有潜力巨大。因为从历史上看,广东的收藏传统源远流长,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知名收藏家层出不穷,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从现实来看,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既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有足够的政府扶持来发展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