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非遗保护博士是怎么诞生的?
耳戴一对天蓝吊坠耳环,身穿蓝色背心、灰色外套,最惹眼便是那条大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印花裤子,眼前的宋本蓉与平日印象中的博士生截然不同。健谈爱笑随和,这是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7月3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宋本蓉成为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博士毕业生,这意味着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开始培养出高层次人才。那么,非遗保护博士是怎么“诞生”的,学些什么,未来从事哪些工作?带着一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宋本蓉博士。
从小喜欢传统文化
宋本蓉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却充满艺术气息。“我父亲以前是做园林设计的,我们家族里学画的很多,我们家3个孩子和舅舅家3个孩子都是学画的。”宋本蓉介绍道。
家庭的艺术氛围和宋本蓉本身对艺术的热爱对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她经常一个人在家。那时出版物很少,但是父母把能买的书全部买回家,家里有很多书和杂志,她一个人在家就看书。
“我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小学2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梦》。”宋本蓉说,“在书里看到了好多令我动心的东西,后来上大学到北京,我想在北京肯定能找到这样的东西,可是费尽心思还是没有找到,我才发现,书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已经慢慢消失。”
那些美好的东西其实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宋本蓉萌生了想去阻止这些东西消失的想法,也为她后来选择“非遗保护”方向作为读博的专业打下了基础。
三次“吃螃蟹”
宋本蓉把自己的很多成绩都归于幸运。
“因为我赶上了3个‘第一次’。”宋本蓉说起自己的求学历程。1994年,宋本蓉顺利考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那一年是首都师范大学第一年在四川省招生。毕业后宋本蓉做了中学美术教师。六年后,宋本蓉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专业,那一年也是文化遗产专业第一年招生。
十年前,文化遗产还鲜为人知。“当时我在查询专业时发现了‘文化遗产’这个词,就觉得特别喜欢。”宋本蓉笑着说。据宋本蓉介绍,她的硕士论文写了一个很好玩的题目,是关于明清惜字塔的研究,惜字塔是用于烧毁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正是这篇论文,引起了她的博士生导师田青的注意。
2007年,宋本蓉选择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三个“第一次”,同样是第一年招收博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
博士在读期间,宋本蓉一方面做论文,另一方面也参与一些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活动,比如每年元宵节和春节都有一个“传统手工技艺大展”,她的工作就是,开始前联系各地传承人,开始后为观众们做讲解,通过亲身参与,对国家非遗保护的整体状况、传承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雕漆具有非凡的魅力
因为博士论文的关系,宋本蓉结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雕漆项目传承人文乾刚。
“博士论文写的是雕漆,好多东西要请教老师,我第一次进入老师的工作室,看到雕漆师傅们工作的场景,当时的感觉就是‘很漂亮,有难度’。”她说。
宋本蓉从小就特别喜欢红色,雕漆作品大多都是红色的,这是她爱上雕漆的一个原因。另外,她也喜欢挑战。“雕漆这个东西并不是光看就能懂的,你得实际去操作,才会体会其中的复杂,等到真正学会了,才能感受到雕漆具有非凡的魅力。”宋本蓉又说。
读博期间虽然很忙,宋本蓉爱上了雕漆技艺,一直在默默努力地学习,而她的悟性和艺术品味也得到了大师文乾刚的赞许。2010年2月2日,68岁的文乾刚正式收宋本蓉为徒。宋本蓉成为工艺美术行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拜师入门学历最高的弟子,此事也一度成为新闻追逐的焦点。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高学历人才,把传统的‘技艺’与‘学历’结合起来,这样传统的雕漆才会更好地发展与传承下去。”提到宋本蓉,文乾刚颇为自豪,也对她表示肯定。与其他徒弟相比,宋本蓉艺术修养比较广泛,想法比较有新意,对她的指导,往往一点就通。
正因如此,文乾刚对宋本蓉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能把她培养成雕漆界的骨干”。如今,博士毕业的宋本蓉,留在文乾刚大师的工作室进行雕漆的工作。学习雕漆之余,她仍然参与一些非遗保护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