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潘公凯:把中国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

2010年06月13日 09:40:53  来源:美术报

2009年7月20日下午,潘公凯在晚霞中走出中南海,经过严谨而翔实的汇报,由潘公凯主持的中央美院团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夜以继日地辛劳所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总体方案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鼓励。8月20日,备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方案揭开“神秘面纱”。方案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接受本报的专访,在细数有“东方之冠”之称的中国馆展示方案的策划思路与亮点之后,还道出一个文化学者对人文理想追逐的艰辛。

8月2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主创人员首次公开亮相。本次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团队可谓“阵容强大”,主创团队中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任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任展示设计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任展示创意总监,导演陆川任展示影像艺术总监。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陈先进介绍说,中国国家馆展示深化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随着9月底中国馆建筑全面交付使用,布展工程即将全面展开。

潘公凯在公布展示方案时说,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紧贴中国国家馆展示主题,依托中国国家馆恢宏大气的建筑空间,采用艺术装置的手法来营造空间与造型,并利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和其他多元的艺术手法表现设计理念。中国馆49米层是名为“东方足迹”的核心展区,41米层是名为“智慧之旅”的体验展区,33米层是名为“绽放的城市”的功能展区。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三个层次演绎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表现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设计方面的要求很高。”潘公凯在新闻发布会上坦承了自己的压力,“世博园区200来个国家馆和国家展区,每个馆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中国馆最大最高最显眼,必须要做到最好!”

在中国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潘公凯透露说。

2007年,上海世博会开始向国际招标时,正是中央美院设计团队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当中央美院的设计主力转向上海世博会时,世博会中国馆在激烈的竞争中一直没能确定总设计单位,这时离最后确定方案仅有两个多月时间了,在最后的竞标中,上海世博局倾向于中央美院的团队,但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必须潘公凯院长本人来担任这个项目的艺术总监!这就意味着潘公凯在这个项目中必须事必躬亲了。刚刚经历了北京奥运辉煌的中央美院如何续写上海世博会的新篇章?潘公凯咬咬牙答应了。

潘公凯也由此开始了每周挎一个小包往返于京沪之间打“飞的”的工作日程。潘公凯夫人励国仪说,往往凌晨五六点在朦胧中发觉潘公凯就没人了,事后才知道他又赶早班机飞上海了。为了兼顾学院的工作和上海世博会两头,潘公凯与院党委班子成员更是发明了高效工作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从早开到晚,中间不休息,连午餐都是盒饭送到会议室,高效集中地研究解决问题。

中央领导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去世界各国的朋友来中国是看故宫,北京奥运会我们给各国元首看了鸟巢,上海世博会我们要展示给世界一个中国馆,这个馆将要长期保存,成为又一个具有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场馆。

潘公凯是我国着名的美术史论家,在美术史论界以其“富有整体的洞察力”而着称。他又是一位幼承家学的大写意国画家。然而,他还是一位建筑设计专家,在他的决策和参与设计下,中央美院美术馆以及建筑学院大楼、燕郊新校区,都以精湛的造型、典雅的装修而被美术界特别是建筑学界认可。他长期订阅《建筑》杂志,对理工科的强烈爱好使他在中学时就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当中央美院美术馆船弧形的穹隆对接出现问题时,他竟然自己亲自参与计算并完满地解决了技术难题。

无论是与具体项目的管理人员对接,或需向、上海世博局的负责人、上海市领导、中央分管领导直至中央领导请示,潘公凯事必躬亲,亲自汇报沟通,当面及时解决问题,既协调了各方认识的差距,又争取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理解和支持。潘公凯从容面对着比他的设计团队更为庞大的方案审查团,耐心地分析、说服,把每一项意见都放在审查者和设计者共同面对的时空条件下,集合双方的智慧来破解难题。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教授在总结潘公凯善于处理错综复杂关系的成功经验时说道,潘院长耐心和执着的个性,牢牢把握了各种汇报的主动权,及时沟通掌握信息是他的成功经验。

最终确定由中央美院主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离方案公布日仅两个多月,在这之前近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国际招标,已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和创意,如何把世界各国设计家、艺术家的智慧充分发挥好、组合好,这是潘公凯面对的更大难题。潘公凯按照世博的总体要求理清思路,大胆吸收了各方设计的长处,只求效果不问“出生”,这种兼容并蓄学术精神为他赢得了效率和掌声。他很谦虚地说,在上海世博局三年的工作基础上,两个月时间我们当然不能什么都从头做起,主要做些调整,左面的向右一点,低的提高一些,力求用最小的变化,获得最佳的效果。这也许就是潘公凯获得上海世博会“美容师”雅号的来源吧。

中央美院之所以能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设计项目中都成功胜出,这与中央美院的专业设置特色也有关系。潘公凯认为,现在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学科建设。欧洲的早些时候,美术和建筑完全是一码事,艺术家同时也是建筑师,像米开朗其罗是雕塑家,但他不仅做雕塑,教堂也是他做的,只不过大家注意的是他的雕塑。像达·芬奇他们,都会盖房子,所以欧洲的美术学院分成两半,一半是学建筑,一半是学艺术。上个世纪初,我国早期的美术学院建筑和美术也是在一块的,包括杭州艺专是有建筑系的,1953年,国家给高校做院系调整的时候把建筑统统归到工科学校了,以后美术学院里就没有建筑了。潘公凯说,中央美院在近四五年当中重新把建筑学院建立起来,如果说特色,这也算是特色吧。

潘公凯的建筑情结是有着很深的人文关怀内涵的。自从教育家梅贻琦发表“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后,“大楼”与“大师”就成为考量一个教育家乃至社会公众思维时髦命题了,对此,潘公凯说:“我以为,“大师”与“大楼”皆为大学所需,关键在于大楼要为甘于奉献的大师而建,为莘莘学子的前途而建,为一所大学的长远发展规划而建。因此,一所励精图治的大学必须兼具大师与大楼,方能拥有大学精神的气度和长远发展的底气。”在潘公凯的心中很明确,他对建筑的情结源于建筑给时代和社会带来的那种“精神的气度和长远发展的底气”。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