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
一段时间以来,美术界不断出现了评选“最……画家”的活动,“最具学术价值”、“最具市场潜力”等等,基本规律是,“最具学术××”、“最具市场××”,那么,填空游戏是将“价值”、“影响”、“潜力”这些具有价值观的词汇融入其中,同时,将“学术”和“市场”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活动自身的运作目的。无疑,这样的活动鲜有“学术”可言,市场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但是,如同评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活动策划人所言,“从2006年开始举办以后,大家效仿很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宣传都是非常相似”,由此可见,就是这样一个打着学术旗号的完全商业性的活动,不仅东施效颦者甚众,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运作的模式。
如果说这样的活动对于社会有多大危害的话,那是夸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对学术和市场都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因为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人们见惯了各种商业活动,尽管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可是,人们心中自有权衡。那么,这些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策划人确实把握住了一些画家的软肋,这就是既少有学术、又少有市场的画家需要一些能够填补“学术”与“市场”不足的名号,这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或用一定的交换手段,获得一个“最具学术”和“最具市场”的称号,以此混杂于“学术”和“市场”的圈子里,而本质上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所以,活动的策划人在总结时认为最近一次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第二个特点是“画家参与程度高”,“从这次邀请展来看,邀请作品也有200多幅,有120多个画家参与。从这次参加邀请展来说人数非常多,从笔会到开幕式,再到研讨会,画家们积极参与,说明大家对这个活动是认可的”。策划人自己也看到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问题,“因为还有许多名家、大家没有参与进来”,“大家”、“名家”为什么没有参与进来,因为“大家”、“名家”既不缺学术,也不差市场;相反,“大家”、“名家”参与进来,可以说,既会对他们的“学术”、也会对他们的“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主流和山寨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尤其是在社会的认同方面有着截然的不同。
显然,数量名目之多的这类评选,之所以能够行于世是因为“宣传力度广”。“从大型画册、个人画册的推广,还有媒体的宣传,包括这次邀请一些学术圈里面的主流媒体,还有社会性的媒体等”。这就是被总结出的第三个特点,真是“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如此,暴露出了媒体的问题,不管是如何的“最具学术”和“最具市场”,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的代言人,应该询问这个“最”是如何对比出来的,如果说“最具市场潜力”表述的是对未来市场的预期,难以判断这个“最”的是非,可是,“最具学术价值”则是基于当下的一种价值判断,那么,媒体应该睁大眼睛环顾这一名单周围的学术生态,看看名单中的这些人是否真的“最具学术价值”,如果是,那么,如何看待还没有参与进来的“大家”与“名家”的学术定位。媒体应该为公众把关,而不能看到广告费就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