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玻璃艺术 “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0年06月07日 10:16:46  来源:美术报

现代玻璃艺术运动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00年后以学院为开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从200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全国第一个玻璃艺术工作室开始,至今不过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但玻璃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了解。

可以说,玻璃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大多数观众对这门艺术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其认知基本停留在工艺美术的范畴。正是基于这门艺术独特的表现力和发展前景,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也陆续开设了玻璃艺术专业。

如今,美术院校的学科建设愈发多元化。多元化的学科建设,暗合了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也为更多美术院校在校生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就业前景。以中国美院的玻璃学科建设为例,院方的培养与扶持,让这一专业的发展看起来更加系统与实践性。而韩熙正是与这门新兴的艺术学科一起成长起来的。

玻璃艺术在欧美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如何使这一现代艺术语言具备民族性与个性化,韩熙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实践。与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西方美术不同,中国传统艺术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之上的,讲究的是传神、写意、写心。正是对中国绘画艺术审美特质的透彻理解给予了韩熙无穷的创作灵感。他在艺术创作中强化了中国特有的看待世界的观点,辅之以细腻的情感及审美;同时,反对在样式上照搬某种中国化的符号,而是从中国文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审美与内涵出发,实现作品精神的民族性,达到明净悠远的创作效果。在现阶段的艺术作品中,他逐渐削弱了装饰表现的效果,更加倾注于情感与心灵,注重观念的表达。

韩熙的作品总是尽力去表达一种广阔、无边际、渺小与孤独,超然于浑浊的商业现世。人形、房子、树、明月等符号化语言的运用,以表达内心的浪漫主义情怀,表达“孤独的自由”,使他的作品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鲜明特色。这些玻璃作品尽管是以立体三维的方式呈现,但它们充满了“绘画性”。无论光线的穿透与折射、形体的厚薄与虚实,还是色彩的重叠与交错,都呈现出心灵的境象之美,让观众得以静静“澄思”。严格来讲,韩熙进入玻璃艺术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深刻的研究和探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像春风,如荷香,神秘璀璨的色彩与光影相会交织在一起,把我们带进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而这也正是玻璃艺术的魅力所在。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各大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专业玻璃艺术创作群体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画廊、拍卖公司等艺术机构对玻璃艺术的关注;一系列展览的举办等等,都对玻璃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但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现实的问题——如何推动玻璃艺术走入公众视野,扩大影响力?如何为玻璃艺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创作中摆脱工艺的局限性,发挥玻璃这一媒介的艺术性,赋予其独特的人文思想?这无疑是新一代玻璃艺术家们所肩负的重任。

(责任编辑: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