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逼真”逼走本真
专家认为一些年轻人走进追求表象真实的创作误区
凭借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时下,工笔画正大热。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将工笔画的细致推到前所未有的极限,甚至连画中人物脸上的汗毛孔和青春痘印迹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够得到美术大展的青睐,摘取重要奖项。
对此,工笔画领军人物何家英直言,在一味追求“逼真”的风潮中,工笔画的雅致正一点点被蒸发掉。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天津市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何家英画展”上周六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出的74幅作品既包括他历年来颇具影响力的经典工笔画,也有小写意水墨画和部分素描作品。
丧失意韵
何家英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工笔画讲究一个“工”字,从线条勾勒到上色渲染,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然而,除了描绘细腻、工整细致外,工笔画还讲究意境和情趣,工写二者需要相辅相成。“现在很多工笔画一味追求细致,甚至连牛仔裤的纹理、皮鞋的光亮都一丝不苟地刻画出来。这是把中国画当西洋画来表现,虽然在技法上可以达到,乍一看蛮细致、蛮像,甚至颇有几分淋漓尽致的意味,却丧失了中国工笔画的意韵。要知道,工笔画并非强调表象的真实,而是本质的真实。”何家英认为,即便细节方面,也不需要在表达技法上“纯写真”,坠入斤斤计较中,仅画出那种感觉来就可以。比如,白桦树树皮的画法就可以用写意的技法,“用笔沾了颜料,斜着下笔,用斧劈皴一路而下,自然就留下了小块的白印儿,这就是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流于表面
上海中国画院创作研究室副主任张培成认为,年轻一代的工笔画家之所以如此“较真”,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画的本质不甚了解。“中国画从总体上讲是写意的艺术。工笔画的工具、作画技法使它的造型方式偏向于‘写实’,但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摆脱不了写意的目的。”他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些代表性工笔画作品中,工笔与写意是相通、相融的,甚至无法分辨两种表现形式孰高孰低。远一点的,像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张萱的《捣练图》;近一点的,如陈之佛作于1948年的《蔷薇双鸡》,它由两只母鸡、一枝蔷薇和生满苔草的地面三部分组成。值得一提的是,陈之佛对苔草的处理与写意画类似,不勾墨线,直接用墨与色画。具体步骤是:用软毫笔蘸墨赭色点地面苔草,趁墨色较重时先点鸡脚下边的几笔;再用含水较多的墨赭色混点右下角苔草;当笔上墨赭色快完时,再在笔尖上蘸淡绿点鸡身旁的草,一笔下去便成上绿下赭的淡颜色,待笔上基本五色后重新蘸淡绿点画,近深远淡,有聚有散。这种变化多端、天然成趣的写意效果,与画面中工整细腻的枝叶、花朵形成鲜明对比,无疑为严谨细腻的工笔画增添了活力。
在何家英看来,如今工笔画写意的缺失与美院的“个性化教育”不无关系。“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继承传统,喜欢试验各种新潮的绘画语言和笔墨。其实并不具备这种本领,甚至连笔墨的干湿、浓淡都不懂就去跟老师学新形式,不仅流于表面,最后还导致相互撞车、互相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