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岛 诗意蓝村——王竞成诗歌学术研讨会举行
5月26日王竞成诗歌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众专家学者齐聚青岛即墨区蓝村镇南泉村这个充满传奇与传说的古老村庄、新时代大道上崛起的新兴社区,这是最为接地气的一次诗歌文化下乡活动,诗歌学术研讨会在社会的最前沿举行、走到人民中间,弘扬传统文化、让诗歌融入时代、促进新时代文化的思想传播与经济发展;这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盛宴、德育与文明的具体实践。诗人王竞成来自沂蒙山区,曾多年在青岛海军服役,居住;来往于青岛与北京之间,诗意的歌唱乡村、歌唱人民、祖国;迄今创作诗歌近三千余首,出版诗集二部,大家就王竞成暨他的诗学思想在美丽的夏天青岛蓝村南泉展开了对话与研讨。
人民大学原哲学系教授傅西路从哲学的角度这样评价王竞成的诗歌以及其诗学思想“诗言志、诗言情、王竞成诗学思想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评判已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著名诗人韩嘉川认为:王竞成近年很忙,忙于编刊物,忙于搞书画展览,忙于在京城与青岛两地之间穿梭往还,也忙于环顾他的故乡。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忙于写诗,而且写出了长诗《燕山夜话》。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首长诗,经历了一场浩大的精神盛宴。这是王竞成的一次宏大叙述。请注意我说的是“叙述”,而不是“叙事”。诗歌当然可以叙事,然而王竞成在《燕山夜话》中不单纯是叙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山大教授孙基林先生关于“诗言志”的诗学观点,也是他对闻一多和朱自清诗学理论的发展,“志”是叙述的意思。以往的“志”所表述的是思想或者感情,而放在“叙述”的角度来说,则有着不同的美学含义。在这种“叙述”中,则包含了思想或者感情的抒发或阐释。在这首长诗中,不仅有诗人的思考与感情抒发,更重要的是诗人在向读者叙说。是一种历史视角的带有悲怆情怀的叙述,是一个生者面对以往的拷问,是一种“触目惊心”的呈现,更是一种悲悯与终极关怀情结的宣示。
他在告诉读者“大海是蓝的,谁说那不是冷凝的火焰/看看燕山的石头就知道,它们都是浪花丢弃的礁石”;告诉人们“满山的石头就是满山的历史”;在叙说“为天下苍生谋一口粮食,为他们冷暖添加一件衣服”;在叙说“腐败的脊骨也在遗传,赌咒也在人民的身上流淌不绝的血液”;叙说“江山是多少颗头颅撑起的王冠”……
诗中的“燕山长子”在与佛与圣贤与大自然对话,他说“孔子比我早出生二千多年/他也自嘲地对我说,他只所以成为了天才抑或圣人/都是历代蠢材们没有发现他的短处”;他说“百姓活着就更需要有说话的地方/说话是活着的滋味,在没有人的时候/石佛也在说话,他说了几个朝代了/百姓听进去了,寺庙就有了不断的香火”;他说“善如果不是诗歌的源泉,一些文字就是伪劣的表演”,说“诗歌是我们精神旅途上的盘缠”……他说了好多好多,他在说,在“叙述”……这首长诗正诗是728行,加上《后续》与《终结篇》近千行。是一场史诗式的宏大叙述,是一场精神的自由舞蹈,是一次审美向度的拓展与探求,是一种自我境界的超拔。诗人在触摸诗歌神殿的圣灵。
济南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山东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苗长水对王竞成诗歌从军旅作家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王竞成作为一个军旅诗人,其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已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他的诗歌接近人民,践行了为人民写作的理念”。
诗刊编委,著名诗歌评论家朱先树在学术研讨会上针对王竞成的诗歌指出“王竞成的诗歌创作,其题材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无论哪种题材的诗歌,他都有自己的感觉;也是诗味十足的;特别是写亲人的诗,尤为动情。可以说王竞成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理想情怀的真诗人,也是一个富于现实主义思想的接地气的诗人,总的说来,诗人王竞成的诗,的确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和研讨的。”
著名诗歌评论 家吴思敬在研讨会上对王竞成提出的“掩泪入心”式的写作方式,从诗学角度、心里诗学角度展开了论述,那就是“写真情、讲真话、真歌哭”,并对王竞成的长诗《燕山夜话》进行了解析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燕山夜话》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诗歌长诗力作。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歌评论家耿建华这样评价王竞成的诗歌“王竞成的长诗《燕山夜话》的思考是结合着燕山的历史和山水展开的,但他又没局限于此,他诗思的空间很广大,现实与历史,燕山与家乡、河流与海洋,诗中的意象随诗思的跳跃灵动起来,创造出史诗的宏大叙事。从燕国的帝王到鲁国的孔子,从燕山的白水河到大海,从云游到思乡,从绍兴到临沂,从母亲的脸到李白的月亮,哲思和情感用丰富的意象语言呈现,创造出让人触目惊心的意境。”
著名诗歌评论家杨四平在研讨会上指出,“诗人王竞成已步入中年写作,他的写作是气质性,也是实存性的;具有强烈的人民意识,王竞成诗歌写作就是他诗歌的根性;王竞成的中年写作,除了鲜明的意识外还有就是他面对现实世界时能够回返到历史时空里汲取思想的资源”。王竞成系列诗歌现实性极强,他的系列诗歌“燕山夜话”就是试图解破历史的密码,寻找解开现实迷局的钥匙。
总之,王竞成眼下的诗歌写作是具有那种强烈的人民意识,深沉的历史幽思,理性的激情话语的成熟的中年写作,是一种内涵丰富、诗思激荡、张力强劲的中年写作。
青岛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诗歌评论家、诗人栾纪曾在研讨会上这样认为“王竞成的诗歌已呈现诗态气象,可以这样说王竞成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诗人姜维功宣读了文艺理论家、诗人章闻哲提交的书面论文,文中指出“可以说,王竞成从来不是一个乐观主义的诗人,正因为如此,“情感”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色彩,才在伦理与社会道德的正统话语之外,更内浸于生命自身的痛感与苦感,最悲凉的心绪,最揠蹇的生存,最苦的胆汁,在王竞成笔下与读者赤裸相见,如果我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他的有些诗篇,概不为过。章闻哲尤其对长诗“燕山夜话”从哲学与社会学角度全面而细致的解刨:“《燕山夜话》实际上是王竞成自身的肖像图式——在这个图式里,包含了草莽英雄式的情结,神兽的、王者的自喻,文人的自况,等等意绪。——我们不能把这种意绪视为一个男人的乌托邦,而应视为诗歌本身,在其浪漫主义的抒情形式上,所特有的一种神话的、史诗的审美模式,它与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精神的卑琐相异,而与人类整体的飞翔意志邂逅,它超拔于物质之上,超拔于大地重力之上,与自由同谋,当然,更与个体中最理想的精神之巅并肩,因此,这种抒情,总是凭借个人之神思逸兴而与全体人类、与诸神共舞,在耸立的精神肖像上,成为集体心灵的助兴与升华之阶梯。”
评论家绿岛在研讨会上对王竞成诗歌如此定位“真切的表白与情感的炽热,并总是让灵动的意象的激流去冲刷意念与语言的杂质,诸多干净、纯粹、唯美的诗意表达构筑并唤醒了人性美好的向往与复甦,最大限度地让诗歌的审美回归与诗歌的本体,而诗人对于自由、独立、人性、真理乃至于博爱(真、善、美)的追求,有机地构成了王竞成诗歌思想庞大体系的坚实基础,诗人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完善着诗歌艺术与自身突围的理性的审美嬗变。王竞成的大部分诗歌是在忠实地、深切地书写着人性的主题,这种文字的温度就是诗歌审美的温度,也是永恒的人性大美的温度。它们都是都是活着的诗歌,是给有良知、有本色、有灵魂的活着的人来阅读的,而这种阅读不仅仅局限在视觉的层面,更多的是在心灵的疆域。人性的彰显,对于真善美的呈现,真诚而严肃的叙述,不去回避严酷现实中血与泪的浸泡和洗礼,永远都是王竞成诗歌学术(审美)天空中凝重的底色,期望诗人心无旁骛,冷静地去思索、考量,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向,矢志不渝地开创并坚守住原本属于自己的一片诗歌的天空。另,为了良心写作,无疑将是王竞成诗歌审美向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在这个方面,诗人忠实地秉承大爱、大慈、大悲的心胸,蔑视并拒绝着名与利、邪与淫、奸与盗的侵袭和诱惑,王竞成以诗人最大的热诚和对于诗歌不可磨灭的忠诚,用忘我的创作坚守着属于自己的最后一片净土,这不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胜利,也是诗歌在人类社会最终的荣耀和胜利。”
著名诗人陈显荣在王竞成诗歌研讨会上这样认为,“王竞成不仅辛勤笔耕,诗歌创作硕果累累,而且勇于担当,主编《黄河诗报》,为繁荣当代新的诗歌创作,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贡献。”
研讨会还进行诗歌了朗诵,蓝村校区六年级学生孙铭宏朗诵了王竞成为海军建军七十周年创作的诗歌《人民海军向 前进》。
书画家、诗人,陈显荣、姜维功、邹洪复、王丕智、江秀芝等向当地政府以及诗人王竞成赠送了书画作品
大家一致认为王竞成的诗歌以及诗学思想值得探讨与研究,是新时代文艺进程中、文化下乡最为接地气的一次诗意活动,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王竞成诗歌学术研讨会在青岛蓝村举行,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的、文化走向大众的具体实践;专家、学者在研讨会期间,参观了青岛蓝村新兴工业区以及南泉九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到中国唯一的农村老兵诗社进行了艺术交流活动,南泉村宋立光书记与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耿建华等进行了诗歌探讨。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还有韩传录、桑恒昌、张黎民、刘俊科、程基、曹其新、栾承舟、程绍国、宋立光、于敦强、侯希平、刘海生、王明珠、张鸿杰、李本讯、庞学杰等,以及中国新闻社、中国山东网、搜狐青岛等五十余人。研讨会由中国诗歌史料研究中心、大众报业集团《法学名家》杂志社、青岛即墨区蓝村镇南泉村委、《黄河诗报》诗刊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