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民《春秋》将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展出
2014年11月2日,沈少民群雕作品《春秋》将在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展出,15名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形象将再现展览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二战专家、学者和抗战老兵将亲临现场发表演讲、对话访谈,共同探讨战争与和平、暴力与非暴力等人类生存的一系列话题。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点。由美国主导了审查的整个过程,使审判结果出现了一些重大缺撼。如东南亚、中国等国家的战争赔偿问题、战犯人数的惩处问题和部分战犯被无端释放等问题。为战后至今留下了许多难以消解的的纷争。
70年过去了,面对21世纪以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众说纷纭。尤其是1978年以来日本靖国神社的合祀行为和日本多位首脑参拜靖国神社活动引发了受害国的不满。近年中日钓鱼岛的争端白热化,更使世界人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探求当中……
当代艺术关注社会矛盾,具有批判的属性,历来重视国家的和平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问题。这组由重庆当代美术馆出品的雕塑作品逼真再现了1946年东京审判时的真实场景,作为艺术总监的当代艺术家沈少民先生以客观的态度展示了裕仁天皇逃脱审判的历史真相以及28名甲级战犯在审判后不同的境遇等。以写实的手法将庭审现场14名甲级战犯的外在面貌和内心状态塑造的逼真无疑。并特别加入了裕仁天皇作为甲级战犯予以重新审视,试图再现那段残酷的现场之语境,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谈到作品创作思路时,本次展览统筹《世界艺术》杂志主编徐亮讲:“这组作品的创作初衷没有沿袭现在许多人对日本一味谴责、仇恨的惯性思维心态。而是以这组群雕作品为基点,多角度从历史的特定纬度探讨发生这场灾难的缘由和历史语境,针对当下中日政府间和民间的对立、仇视心态,以及经济贸易的缩减,思考改善中日关系,探讨未来人类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无限可能性”。
因此,《春秋》不是一般意义的雕塑作品,它是审视和判断当下世界新型关系的大讨论,远非我们法庭意义上的审判语境,是对被保留下来的天皇制度的重新审视和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讲《春秋》无疑是个公共文化事件的载体,沉重的历史不只是定格在教科书上的沉渣或笔法,它将以真实的形象,客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儒家经典《春秋》也代表着中日两国共有的文化基础,那么借意这组《春秋》雕塑作品,寓意褒贬,勿需再赘叙他言,共同启发中日两国人民共同从不同学科和角度来探究审与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释义。如同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创作的许多反思战争作品一样,不管作者是站在审判者、同情者乃至歌颂者的角度,都将是对人类原罪的的考古和拷问,隐含着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沉重感。相信由此阐发出的各种观点会为新型、健康抑或是扑朔迷离的中日关系提出新的思考路径。
据悉,展览将在重庆当代美术馆近万平米的室外广场举办。届时将再现15名日本甲级战犯当时各具神情的姿态。开幕现场将邀请专家以及学者王康、樊建川、高群书、向隆万、杨天时、陈钧天等做专题演讲。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王鲁湘等将主持多场论坛,邀请多位美术评论家出席讨论,并予以现场滚动播报。同时还将辅以展出大量图片和实物,向观众展示战争的灾难和审判现场内外的真相。海内外100余家媒体和艺术传播机构、艺术家、观众愈百万人将参与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思新的世界形势下消除复仇心态,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思维新格局。届时,和平、正义、共同发展将成为公众探讨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