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美术馆的温度与态度
中国民营美术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最早的来去匆匆到九十年代的“国际化模式” ,再从集团运作到私人收藏及现在的个体意愿凸显,美术馆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具体,而近年美术馆也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最主要的文化空间,虽然城市中有歌剧院、电影院等其他的文化娱乐渠道,但看电影是一个纯娱乐的活动,而美术馆还带有教育和知识的功能,在那里可以学知识、历史和艺术。
在西方一些重要的展览很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新闻,你懂不懂都要去看看,美术馆已经成为一个很社会性的、带有旅游性的场所。反观我们的美术馆,发展虽然有所建树,但并不理想,建美术馆容易如何进行下去却是个问题,这取决于我们对待美术馆的态度和美术馆自身具有的温度。
美术馆的态度应是一种文化立场
其实建美术馆是不难的,只要有钱、有地,关键是怎么运作。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看来一个好的美术馆:“应该成为地区文化的标杆,应该成为一个有高度的东西。为了这个高度,就必须进行知识的生产与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策划,好的展览、好的收藏、好的研究等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活动,都是美术馆要做好的工作。那么做好这一块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要建立起专业的高度,要有学术质量;第二,做好专业的服务。有好的资源后,就有责任与社会分享。”
美术馆的建设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专业团队的建设,资金的筹集,展览的运作,还要协调与赞助方、观众、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做好一个美术馆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更重要的还是看实际行动,目前的很多民营美术馆往往打着美术馆的名义,但并没有做美术馆的事情,或许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达不到,但至少在态度上是要端正的,扎实的基础是美术馆的基石。
如何做到态度端正?在有着多年美术馆馆长经验的谢素贞女士看来首先要让场馆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甚至是养蚊子的场馆,因此她认真但不失幽默的呼吁:“我们拒绝做冷冰冰的美术馆也拒绝做‘蚊子馆’。”
除了场馆的利用之外,学术独立性也很重要,这里的独立性除了展览的学术立场之外还有整个机构的学术立场的保持,很多时候,民营美术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的问题,商业赞助人对于展览的左右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如何平衡这点,深圳华侨城美术馆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谈到相关的措施时栾倩馆长表示:“美术馆的学术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了保持学术的独立性,专门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像汪建伟、费大为、吴鸿、黄专、凯伦史密斯等等专家学者,他们非常理解美术馆学术独立的重要性,也了解美术馆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每个活动方案都是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讨论确定的,很庆幸我们有这样的团队,同时我们的赞助商也很理解我们做的事情,不会过多的干扰。”
此外美术馆团队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但现在的民营美术馆想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非常困难,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很无奈:“美术馆的人才团队建设是一个大问题,民营美术馆也是近几年才列入到政府的扶持项目中,包括进入公众的视野当中,美术馆的人才是断层的,希望看到的是老中青都有,美术馆人才是需要储备的。”如何培养和储备人才?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就有很好的经验,这或许得益于王纯杰馆长的丰富经验及海外资源,他的团队非常的国际化:“喜玛拉雅美术馆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团队,我们通过引进国际大型展览,学习多方面经验,提升员工技能。另一方面每年组织员工到海外美术馆实地考察学习和交流,我们要求各部门尽可能的做得最好。”
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团队的建设,学术独立性的保持等等是对一座美术馆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态度,当然,除了这些要保持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馆是一项文化事业,是为了保存文化记忆、传播文化理念、引导文化发展而存在的,因此它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这才是民营美术馆最应该树立的态度,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始终不理想,除了政策、资金等等现实的制约因素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化立场问题没有解决。
熟悉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的人应该知道,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出现发展是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出现的,原始的动机并不纯粹并且直到现在没有多大的改观,民营美术馆不应该是外表华丽的形式主义,也不是冷冰冰的展览场地,我们需要有文化立场的美术馆,只有当深度和温度都同时具备时,民营美术馆才是强大的武器,“暖性立场”是这个时代极其需要的。
温度是美术馆发展的现实需要
何为“暖性立场”?在原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著的《美术馆》一书中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叫做《为什么观众成为美术馆的中心》,在这节中谈到:“观众是美术馆存在的终极价值所在,……当今美术馆的办馆理念已经从‘以物品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大众传播文化,所谓的暖性立场就是服务大众引导大众,而不是艺术是艺术,与大众没有一点关系。
美术史家吴鸿在谈到观众对于美术馆的重要性时,讲了很好的一个例子:“美国的美术馆有一个企业化、机构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流行展览对美术馆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大型展览并不拒绝学术性,甚至也希望在学术上有新的发现,但是由于展览的最终要求是吸引最大量的观众,其策划人和设计师必须尽量考虑流行的口味。这时候学术价值往往成为第二因素,而票房成为衡量一个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西方的美术馆经过三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第三个阶段,而我们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或者是向第二阶段过度的过程中,所以提起美术馆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概念,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脑中浮现的情景美术馆和画廊一样,是一个挂画的地方,很高端的地方,艺术似乎离生活很远,好在现在的美术馆馆长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在纷纷的采取措施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对于这种互动的重要性,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有很多的感触:“美术馆的互动性和传播性很重要,因为涉及到美术馆是为谁而开的,美术馆要面对更多的公众,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让他们更好更多的理解艺术,并享受到美术馆提供的环境,是我们现在要思考的问题。”
不仅仅是思考,今日美术馆也确实做出了实际的行动。在2014年年初,今日美术馆在其主厅举办了13’14”一生一世的拥抱的活动,陌生的人在美术馆中可以相互拥抱,通过长时间的拥抱使双方的心跳达成频率共振,建立信任。在接下来的四月推出了“厉槟源:谁的梦”,观众可以在美术馆中睡觉聊天,艺术家将原本很私密的个人生活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很好的提高了与观众的互动性,来到展厅的观众都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五月推出了崔岫闻的大型跨媒介综合艺术表演《缘系一生·灵魂之爱》,围绕“爱”的主题,将自由吟唱、瑜珈、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声光电音的效果,将综合媒介的艺术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在与观众的互动性上面和如何吸引观众上面今日美术馆走在了前列,除了今日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尝试,5月分,波兰艺术家帕维尔·阿曼瑟个展《绘图者的集会》在798尤伦斯艺术中心启动,展厅中,阿瑟曼把纸铺盖在展览空间的地板和墙上,邀请进入美术馆的观众使用画笔、炭笔、拼贴或其它传统媒介在纸上作画,互动性很强很有意思,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席执行官薛梅女士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非常兴奋,在她看来:“美术馆最大的责任就是与观众互动,阿曼瑟的这个展览,让观众参与到创作中来,其实我们每周都要刷遍墙,成本是很大的,但是还是要做,就是让观众进来为所欲为,美术馆应该是有温度的,应该是暖的,美术馆最大的职能就是让民众能够走进来,去探索思考。
其实“当你走进各类博物馆尤其是美术馆,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银发老者,穿校服的中学生,大队的旅行团,小情侣,带着孩子的家庭,表情严肃的中年人,奇装异服的朋克青年,撑起画架的爱好者……你会觉得,博物馆好像一条神秘的通道,联结了不同肤色、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时空的人。”(《美术馆》张子康·罗恰著)这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那画面应该会很温馨吧。
从功能讲美术馆就是一所大学,更是文化的贮存所,也是我们了解、保护和更新文化的主要机构,美术馆要了解、保护和更新的是属于自己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经验与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建设与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载体,同时是世界的秩序、个人的身份认同的场所,美术馆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西方,美术馆是国家的文化脸面,美术馆就是所谓的国家支柱产业,是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笔文化资源。"(《美术馆面面观》,陈丹青)所以不管是要有态度还是温度,对于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来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