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美院 > 业界动态

马万国中国画作品展精彩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4年08月29日 11:27:03  来源:新华网

8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艺术报社、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共同主办的“昆仑情 中国梦——马万国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了马万国表现昆仑山自然之美、精神之美的139件精品力作。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向云驹,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姜丰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商震等领导和嘉宾,以及薛永年、孙克、尚辉、刘龙庭、赵力忠、马鸿增、夏硕琦、李一、郑工、王平、邓平祥等美术界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秘书长杨留义主持。

昆仑的雄浑,自然的风雨,变幻的云雾……马万国在展现昆仑的巍峨挺拔、神情凝重的艺术气魄的同时,也以昆仑的物象接续了五代北宋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的雄浑壮美的风格,亦暗合了宋元的审美特征——展现自然物象、追求审美张力、体现诗境之美。

深入昆仑,感受宏大与悠远

马万国艺名抱海,1961年生于山东淄博,199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居北京。这位出生在山东淄博的画家,笔下写意山水,却以西北的昆仑风情最为引人注目。他的昆仑系列,没有人的踪迹,就连牛羊房屋也只是偶然间的零星一点,雪山、大漠、草原、长云,成为画面的主要内容,却显示出昆仑山脉的空旷与辽远,酣畅淋漓的浓墨重彩和全景式的构图,描绘出昆仑山脉独特的风貌,气势雄浑、沉郁,得气韵兼力之美。

1994年8月21日至27日,马万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其创作生涯的第一个个展,展现的是他在青年时期创作的黄山以及江南风景。20年后的今天,他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以“昆仑情 中国梦”为主题的作品展——20年的时间接续,并非刻意为之,而只是巧合。

展期的选定不是刻意而为,马万国选择昆仑主题,则是他一直的夙愿。“在我烂漫的童年时代,就对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有很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写的‘昆仑词意’,给我的感受特别深——横空出世,莽昆仑——这两句写出昆仑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势,和宇宙博大的混茫气象,让我对充满传奇色彩的昆仑山无限向往。”马万国说。

2001年,马万国初次踏访昆仑山,顿时被昆仑山那种高寒浑莽的壮丽景色征服,亲身领略了毛泽东词的博大意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昆仑系列创作之旅。为了展现昆仑山河的雄壮、博大、深邃的气质与精神,马万国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跋山涉水,赴昆仑地区写生,充分领略了昆仑的雪山、高岭、草原、流云、大漠和风尘,近距离感受了昆仑的雄伟气韵和震撼力。

在摸透昆仑山脉的特性和规律后,马万国下笔,自然流露出高原原始的生命律动。他的笔下“少有尘世喧嚣与众生踪迹,却处处凸现了亘古洪荒的寂寥和渺远,令人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喟然长叹”——他的昆仑系列,源于自然,超然其外,体现自然生命节奏的变化韵律。

昆仑入画第一人

在展览中,《昆仑词意图》、《律动昆仑》系列、《意象昆仑》系列、《情系昆仑》系列等作品,呈现出一片昆仑的天地苍茫,让人观之,产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感慨。“不入青藏地,焉得昆仑魂”,马万国何尝不是这样。但他在画面布局与结构上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将布局的疏与密、笔墨的枯与润、节奏的轻缓与急重融为一体,生动地勾勒出天地苍茫的萧瑟与沉重。他的作品的冲击力、震撼力,不仅来自于所绘物象的精神,也得益于他的处理方法:他的昆仑系列,融合了古代先贤的皴中带点和拖泥带水皴,又将黄宾虹笔墨的沉着稳健、用线的富有力度、构图的乱中有序和张大千的大场景意识、傅抱石的飘逸之气融为一体。

干湿浓淡泼破等不同墨趣和色皴点染擦等不同的笔情,写就昆仑的天光峰影、大漠的浩瀚迷茫和远近山林的层次意境,马万国巧妙熟练地谋篇布局,形成斑驳陆离、质感厚重的视觉效果,传递出排山倒海的艺术气韵和自然生机的奕奕神采。因而,他的昆仑系列作品也得到了美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马万国的作品第一眼是夺人的,给人一种整体感;构图不落一般山水程式,有“奇突”的味道。同时,他注意用点、擦、皴、染来表现细部,使人在近读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他的笔线遒劲有力,墨色浓重而有微妙变化,耐人寻味。——“势”与“质”的交响,始终是马万国苦苦以求的。

急风流云、雪岭凝云、沙海暴云、草滩游云……或疏淡迷蒙,云蒸霞蔚,或雄浑险峻,起伏跌宕,偶尔又点缀静谧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呈现的是饱满的昆仑诗意。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辑王镛认为,马万国的昆仑系列作品,以毛泽东词《念奴娇 昆仑》的意境作为自己追求的大境界,同时他多次深入青藏高原昆仑山区实地写生,把浪漫诗意与真实山水结合起来,运用大气势、大笔墨抒发自己豪壮的激情,创造了“莽昆仑”的雄浑意象,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主任向云驹表示,构图昆仑,描摹冰坂,书写这别样的山河,不仅要笔墨,而且要有徐霞客一样的山川胸襟和脚力,更需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缺氧,受得了艰难困苦。这已经超出了对一个画家的要求,马万国是得昆仑神启的画家,堪为昆仑入画第一人。

黑白昆仑,览罢昆仑不看山

马万国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同时举行。薛永年、孙克、尚辉、刘龙庭、赵力忠、马鸿增、夏硕琦、李一、郑工、王平、邓平祥等出席了研讨会并对马万国昆仑系列作品给予很高评价。与会专家认为,马万国以“昆仑”系列为主题的山水画作品,追寻的是西部山水特有的生命潜能和精神意识,以体现出大气磅礴与慷慨悲歌的粗犷与沉厚。马万国以浪漫的手法与色彩,以个人的独特理解,把客观的西部昆仑山脉的神秘、巍峨与壮伟转换为艺术的昆仑,这是个性风骨的表达,强悍气度的抒写,又是浪漫情怀的坦露,并以单纯的笔墨和团块式结构的文本建构,昭示了画家及其艺术的幻想天性、浪漫精神和感性特征。

黄宾虹山水有所谓“黑宾虹”与“白宾虹”之分,马万国笔下的“莽昆仑”也包括“黑昆仑”与“白昆仑”。与会专家认为,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说“知白守黑”,马万国谙熟于此,他创作多年的“黑昆仑”以粗笔浓墨为主,略施色彩。那些放笔横扫皴擦的肌理和大面积渲染的水墨,以及留白或飞白的局部,烘托出“莽昆仑”莽莽苍苍的质感和气势,而浓重幽暗的墨色增加了“莽昆仑”沉雄神秘的氛围。长年积雪的“莽昆仑”不止“黑昆仑”一种风貌,很多时候是以“白昆仑”的面貌呈现。毛泽东词“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写的就是“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望远,白龙万千,纵横飞舞”的“白昆仑”的意象。马万国一直在尝试创作“白昆仑”,因为相对缺少笔墨发挥的余地,“白昆仑”比“黑昆仑”更难画,但画家巧妙利用大面积留白或飞白的大笔墨挥洒和背景渲染,画出了银装素裹的“白昆仑”犹如“白龙万千,纵横飞舞”的神奇圣洁的景色,更加多侧面地表现了“莽昆仑”的雄浑意象。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