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美院 > 业界动态

汪建伟《时间寺》将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

2014年08月05日 11:24:53  来源:新浪收藏

展览名称:《汪建伟:时间寺》

场地: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第五大道1071号

地点:塔楼二楼展厅

日期:2014年10月31日–2015年2月16日

媒体预览:10月30日,周四,10 am–12 pm

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2月16日期间,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将展出《汪建伟:时间寺》,此次展览将展示这位驻北京艺术家新作,是他在北美的首度美术馆个展。汪对创作概念的实践向来大胆无畏;同时自1980年代初至今的改革时期,一直对前卫及实验艺术运动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国内备受推崇。他的作品通过批判理论和哲学思辩,将他对艺术制作与过程的关注、他对当代社会与时间感知的诘问联系起来。《时间寺》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系列共三个委约创作展览的首个项目,旨在探索在全球范畴下,核心概念及艺术家如何塑造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与话语。委约作品将以何鸿毅家族基金藏品的名义,成为古根海姆的永久馆藏。

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策展人汤伟峰(Thomas J. Berghuis)策划,是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孟璐(Alexandra Munroe)率领的古根海姆亚洲艺术计划一部份。亚洲艺术策展部助理桂嘉慧(Stephanie Kwai)协助相关的策展工作。《汪建伟:时间寺》由何鸿毅家族基金支持赞助。

关于展览

汪建伟视艺术创作为一场连续不断的排演,以过程为基础的实践手段;抗拒释义,游走在随机与重复、虚构与真实之间。剧场是他在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录像与时效性行为艺术形式的根基。汪的作品满载历史和社会记忆,以观念为导向的同时,也扎根于当今中国的日常生活。展览标题《时间寺》,正暗示艺术家的重要考虑——人们如何思考和体验时间。对汪而言,时间是抽象且真实、有限并具潜能、静止而流动的。它意味着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跟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细微观察,和对绝对意识形态的抗拒有关。展览的三个部份——绘画与雕塑装置、影片和现场演出,均不约而同地探索隐晦及潜能;表达时间和流动,并通过具体形态探讨变异与排演的概念。

装置作品里一系列的大型绘画和雕塑,是艺术家实践手段的典范,他跨越媒介,将一个形式转换到另一个,令展品超越单一的认知视点。覆盖塔楼二楼展厅的整道墙,是一幅大型的四屏绘画,取材于艺术家过往录像作品里一组被改动的定格影像。作品装裱在四个深度不一的画框中,意在强调绘画作为一种近似剧场的表演事件﹔在被观看时,这些变异和重复的内容暗示流动和时间的消逝。每一屏绘画蕴含重复交迭的抽象元素,赋予视觉上的多重阅读经验,引发观众不同的铨释。此作品中所谓的现实主义,跟第二件抽象绘作相互对应──它展现出一种仿如在显微镜下被放大的科学抽象形态一样。两者并置在一起,画作挑战观者要摆脱以透视为框架的绘画传统,进入以时间为本的观赏过程,思索绘画的多重观念。如策展人说,艺术家是在诠释一个真实如何削减另一个真实,从而使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之间的差异过时失效。艺术家如是说:“以风格或色彩等传统词汇来思考绘画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将绘画作为一个对时间的铨释。”伴随着绘画还有五个庞大的抽象雕塑,艺术家通过劳动密集且重复的过程,包括裁切、接合和对多重层迭木材塑形,再加上金属、橡胶、及颜料的运用来强调形式。汪视制作过程为一场排演,他在没有默认雕塑最终形态下进行创作,仅仅对前一日创作所产生的活动角度、形式、线条和平面做一个日常、流动的响应。有如他的绘画,观者们在每一个雕塑间游走时,形式会变换和更迭,从而体现背后的创作过程和时间的流动。

基于本计划以委约为本的性质,在本新闻稿成文之时艺术家仍在创作过程中。展览开幕之前,有关展览两个组成部分的进一步细节将如期向公众公布。电影《时间消失的早晨》将会在展览期间于古根海姆新媒体剧院循环放映。受到法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的短篇小说《变形记》(DieVerwandlung,1915 年)的启发,影片探索当代中国的转变、感受时间及其消逝的多重方法。现场演出, 《螺旋坡道图书馆》,聚焦于人群、意念如何在美术馆空间内聚集与流动。艺术家将剧场跟事件的概念作为策略手段,在被他称作“上演事件的共享瞬间”中展开互动和对谈。汪认为当代艺术馆的角色,不仅仅是创造这种聚集和互动空间,同时也允许观众选择如何参与,从而行动。汪说作品的灵感分别汲取自美国建筑师法兰克。洛伊。莱特(Frank Lloyd Wright)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阿根廷作家豪尔赫。刘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短篇小说《巴别塔图书馆》(La Biblioteca de Babel,1941 年);还有时间与可能性的概念。展出期间,美术馆内预计将有两部份的演出。第一部份是现场表演,预定召集一群没有讲稿的演说者,每人将同时对观众表述一个主题。可供表述的主题共有十个,分别是:消失、诺斯底主义、图书馆、地图、宇宙、气象、豪尔赫。刘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法兰克。洛伊。莱特和古根海姆。通过他独具个人特点的不断演变成形的排演过程,艺术家将运用这些即兴对话的录音,作为第二部份演出的剧本根基,并在展览的最后几周进行演出。

关于艺术家

汪建伟被认为是中国改革时期前卫和实验艺术运动的领导艺术家之一。他在中国被普遍认为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其写作和对公共话语中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的贡献,被视为是文化催化剂。 1958 年生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汪曾在杭州市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研究所。1990 年代早期开始,汪通过日益复杂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发展出一套迥异非凡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影像与装置艺术领域的领路人。

汪建伟最近在北京的两个个展分别是——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汪建伟:黄灯》(2011 年),与北京长征空间《。。。或者事件导致了每一个无效的结果。》(2013 年)。汪的作品也参与许多联展,其中包括:光州双年展(1995 年)、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1997 年)、圣保罗双年展(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2003 年)、明尼阿波里斯市沃克艺术中心《纬度如何变为形式:艺术在全球化的时代》(2003 年,展览于 2003 年巡回至都灵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perL’Arte,于 2004 年来到休斯顿当代艺术馆)、圣地亚哥美术馆《翻转过往:东亚当代艺术》(2004-2005 年,展览于 2005 年巡回至堪萨斯城 Kemper 当代艺术馆,于 2006 年来到位于新罕布什尔州汉诺瓦的达特茅斯学院 Hood 美术馆 ,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和亚洲协会《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的新摄影与录像》(2004 年,展览 2004-2005 年巡回至芝加哥当代美术馆和芝加哥大学 Smart 美术馆,2005 年至西雅图美术馆,2005- 2006 年至伦敦维多利亚与阿伯特博物馆,2006 年至柏林世界艺术宫,2006 年至圣塔芭芭拉美术馆,在 2006- 2007 年来到至北卡罗莱纳州德罕杜克大学的 Nasher 美术馆);和《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分别展出于北京中华世纪坛(现中国世界美术馆)(2005 年)与纽约布法罗 Albright-Knox 美术馆及布法罗大学美术馆展厅(2005-2006 年)。

教育及推广

古根海姆将为《汪建伟:时间寺》提供一系列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与艺术家的对谈、何鸿毅家族基金系列讲座首场讲座、《时间消失的早晨》特别放映会、中文导览、策展人视角导览、中学生的课后多媒体活动项目、为青少年及家庭策划的导览及工作坊,及为半盲、全盲、听障或有特殊需求的参观者所设计的无障碍活动等。项目如下:

艺术家与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的对谈(确实时间将于随后公布)

小汉斯将与汪建伟进行谈话。小汉斯现任伦敦蛇形画廊展览项目联合总监、国际计划总监,也是《小汉斯:中国访谈集》的作者。

何鸿毅家族基金系列讲座首场讲座

12 月 2 日,周二,6:30 pm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策展人汤伟峰的首场讲座

《时间消失的早晨》放映会与 John Rajchman 映前讲座

11月1日,周六,5 pm

《时间消失的早晨》的特别放映会将在 Peter B. Lewis 剧场举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客座教授 John Rajchman 将进行映前讲座。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