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美院 > 业界动态

宋步云、孙宗慰、陈烟桥81件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

2013年07月08日 11:22:36  来源:艺术中国

7月5日,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之际, 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宋步云、孙宗慰、陈烟桥的亲属分别向中国美术馆捐赠重要美术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捐赠作品汇集了三位艺术家的代表之作,共计81幅。其中宋步云作品10幅,囊括其上世纪40至60年代的油画、水彩画、速写和晚年的中国画等佳作;孙宗慰作品16幅,其一套13幅的《蒙藏生活图》是40年代其西北之行中最重要的作品;陈烟桥版画、漫画、素描、水彩及创作原稿55幅,其中13幅版画作品的木刻原版,是此次捐赠的一大亮点。艺术家亲属表示,向国家捐赠艺术品,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意愿。范迪安表示,这批作品的入藏,填补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空白,丰富了馆藏品类,它们将共同汇入中国美术馆20世纪美术研究和展示序列。

《俯瞰故宫》宋步云 油画 1960年 49.8X100.5cm 中国美术馆藏

宋步云(1910—1992),别名晓初,山东潍坊人。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年曾先后就读于北平京华艺专和杭州国立艺专,随林风眠、李苦禅等学习国画和西画,后留学日本,专修油画。宋步云一生涉猎多种艺术门类,自然之气象、时代之新质、艺术之纯美尽显其笔下。早年兼习油画和国画经历为作品中的中西融合提供了先机,与徐悲鸿等人的交往又使其进一步认识到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大度的画面结构、响亮的色彩构成和突出的时代精神是其作品的鲜明特点。宋步云曾作有多幅反映北京风貌的作品,1960年的油画《俯瞰故宫》被誉为是“北京油画系列”精品中的精品,作品在横向铺展的空间叙述中勾勒出一条纵贯古今与中西的艺术道路,可谓其个人风格之绝对彰显。孙宗慰 (1912—1979) ,江苏常熟人,在美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事业中均做出了杰出成就,其作品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采。

《对舞》 孙宗慰 中国美术馆藏

孙宗慰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徐悲鸿、陈之佛等着名美术家。抗战初期,他积极加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战地写生团,赴前线写生,宣传抗日,开始以美术创作参与社会活动。孙宗慰是第一批涉足西北少数民族绘画题材的艺术家。1940年至1942年,他随张大千跋涉千里,西去敦煌,细致考察了当地古代壁画,间赴青海描写蒙族、藏族人民生活。1942年秋,孙宗慰返回中央大学继续执教,并被聘为中国美术院副研究员。自1946年起,他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及中央美术学院,并在院系调整后调任中央戏剧学院,为中国美术界培育了诸多人才。孙宗慰在中国传统绘画和西画融合的探索过程中,以真诚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和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此番风格的确立,离不开他在40年代的西北之行。此次捐赠的一套13幅中国画《蒙藏生活图》即诞生于这次旅行。如果说,孙宗慰在《藏族人民歌舞图》中考虑的是油画的中国化问题,那么这套《蒙藏生活图》则是孙宗慰为中国画写生性创作的又一尝试。“不但要走出画室面向自然对景写生,还要到生活中去。”这是徐悲鸿对他的学生的要求。孙宗慰一生秉承这样的创作理念,在朴素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开拓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

陈烟桥(1912—1970),笔名李雾城,广东人,中国着名版画家,历任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委、上海美协副秘书长、广西艺专副院长、广西美协主席等职。

陈烟桥《带荆冠的作家》

陈烟桥早年曾就读于广州美术学校西画科,后受鲁迅编印的《近代木刻选集》影响求学上海,转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并开始木刻创作。曾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先后参与组织了野穗社和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陈烟桥不仅是上海地区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成员,更作为鲁迅亲自培养与指导的青年木刻家,受到了鲁迅的直接影响。鲁迅过世后,陈烟桥自觉秉持鲁迅的艺术理念,作为鲁迅新兴木刻理论的实践者、研究者、扞卫者和发扬者,将新兴木刻运动的精神延续到了日后的美术工作之中。解放后,陈烟桥作为美术活动家,为上海美术界的整顿与改造、广西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等美术行政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力。

陈烟桥《白莲泾的黄昏》 中国美术馆藏

此次家属捐赠陈烟桥作品以木刻版画最众,作品以质朴的木刻语言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它们或揭露社会黑暗,或反映民间疾苦及社会变迁,富有变化的刀法中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艺术思想和社会责任感。陈烟桥一生牢记鲁迅作“进步的美术家”的要求,并认为中国美术与美术家“是与中国民族共同着生命,悲现实之悲,喜现实之喜的”。陈烟桥的作品无一不刻入他所处时代的痕迹,这在此次捐赠的55幅作品中均有着突出的体现。面对早年的动荡生活,陈烟桥曾在40年代自刻像《带荆冠的作家》中表现出如《善射》中的鲁迅一样的斗士精神,而这种强烈的战斗性在50年代以后的《白莲泾的黄昏》等作中一变为充满抒情意味的浪漫主义,这是源自新时代的喜悦表达。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