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美院财富权力榜”
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正相继上演,对于参展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展是他们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展览,意义非同寻常,不仅是对自己求学多年的一个郑重交代,更是打开未来前途之门的敲门砖。于是,毕业展也成为各大艺术院校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就业的一个途径。各大招聘机构负责人边看展览边挑人、挑作品,成为艺术院校毕业季的独特景观。各大院校也不再固守传统,开始策划毕业展,扩大影响,一步步将其打造为具备毕业生招聘、作品推介和交易平台功能的展览。而即将毕业的艺术学子们也在参展作品的标签上注名自己的电话号码等联系信息,以便对自己作品感兴趣的人可以随时联系到他们。在这个以逐利资本为价值主流的社会,象牙塔里的毕业展的模样也在悄悄发生着转变。
今年的毕业展尤其火热,业界对美院毕业生的关注空前提高,学生作品渐成艺术市场新亮点,据悉,今年国内有计划推出的大学生艺术作品拍卖专场就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2个(未经核实),包括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也专门针对毕业生的作品搭建线上平台,推荐美院毕业生,不少收藏机构也把眼光瞄上了这里,据媒体透漏,在广州美院每年的毕业展中,都有大约一成的作品被校外机构买走。
一般来说,院校排名的依据是依靠硬件设备、学术论文数量、招生质量、地区知名度等等,中国俗称的“八大美院”,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由民意评出,而如今商业的介入、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艺术行业有了新的考量标准,艺术教育进一步与市场相结合业已成为各大美院面临的最新课题。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今,艺术市场因素挥之不去并无孔不入,美院毕业生被市场接受度如何,一定备受人们关注。中国“美院财富权力榜”对近年活跃在市场、展览中的青年艺术家(1975年及之后出生)的采样调查分析,根据他们在拍卖中的作品数量和作品拍卖总额、媒体曝光率等几项排名来评定。“美院财富权力榜”展示了美术学院培育出来的艺术家所代表的推动社会进程的艺术力量。
分析师采样选择了80位活跃于艺术市场、艺术展览等,且出生于1975年后(含1975年)的青年艺术家做了统计。在选取的这80位样本艺术家中,只有6位艺术家来自综合大学或海归,其余均毕业自我国各大美院,占比92%。80位青年艺术家分别出自大陆十家美院。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央美院,其毕业生有19位,占到了总人数30%, 其次是四川美院和天津美院均占比11%,中国美院和西安美院均占9%;今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川音成都美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今年比较活跃,且多为艺术家何多苓老师的学生,9%的比例甚至有赶超之势;其他如鲁迅美院占比5%,湖北美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均占比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占比2%(本文只以纯艺术创作者为统计对象,暂未列入设计类其他应用美术类)。
对80位采样艺术家作品拍卖总额的分析中,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中,如高瑀、李继开、陈可、熊瑀等,是青年艺术市场中最为成熟的几个典型个案,因此其拍卖总额也为川美赢得了稳坐第一把交椅的美誉,占比40%。而天津美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中,除管勇是创作油画外,其他几位如周午生、宋彦军等都以当代水墨为主要创作形式,其市场一直非常好,因此天津美院在此项排名中是位列第二的好成绩,占比28%。而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活跃人数最多的学校,其拍卖总额占比屈居第三,占比22%,纵观央美的活跃毕业生,不乏油画、国画、雕塑类,但装置、影像类的艺术家如马秋莎、王郁洋、杨心广、叶甫纳等已经在当代艺术领域获得高度评价,但这类作品无法根据拍卖数据来评议,所以会出现影响力和市场不一致的情形。其他院校占比也可从上图中一览无余,不再赘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中央工艺美院为前身,其给人的感觉是以设计类、工艺类艺术形式为主,然而今年的清华美院却以一场隆重的“VIP预展”吸引了当代艺术及社会各行业足够多的关注,这说明美院代表毕业生向市场张开了热烈的怀抱。
据了解,这场在毕业展中特别为造型专业的学生安排的VIP专场,当晚走进来的既有今日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等非盈利美术馆,也有来自798艺术区和宋庄的商业画廊,总数接近20家。把藏家和艺术机构聚集过来,向其定向推介本校学生,并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组织部分专业学生把毕业展开到了798、宋庄等艺术区。“现在学纯造型的学生,就业面越来越窄,毕业班有1/3考研,1/3出国,其余的找工作非常难,画院、老师等职位数量少、要求高,一般学生很难进去,很多同学都选择做一个职业艺术家,这个时候学校能够帮助他一下,早点和画廊、机构有所接触,可能他未来职业道路就能够平坦一点,这是我们的想法,不希望学生毕业就失业。”对于举办VIP专场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相关人士如是说。
这次毕业展是清华美院首次将学生作品“推销”到校外艺术机构,边展出边交易,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它们将继续接受艺术机构和私人藏家的选购。这种将毕业展“博览会化”的模式走在了风口浪尖。清华美院绘画系主任郑艺介绍:“具体成交数据还没出来,但效果不错,绝大部分作品都有着落,接到合作邀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清华美院认为,由学校来出面搭建学生和社会、市场接触的平台,让学子们早一点接触市场,有利于他们顺利开展自己的艺术生涯,并能获得面对市场的免疫力。
NO.2中央美术学院 启动十年毕业生跟踪计划
中央美院的“千里之行”毕业展同样让人兴奋,但与清华美院截然不同的是,央美并不认为应该赤裸裸地过多强调市场,他们更注重的是学生毕业后的长期发展,为他们将来走向艺术创作的职业生涯而背书。也许暂时没有把学子们直接推向市场,但实际上却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了扎实的铺垫。中央美院近日接连公布了专为本校毕业生设计的新计划,其中,名为“千里之行”的毕业生追踪项目,尤为令人关注。在这个长达10年的项目里,学校将为毕业学子创建一份份完善的艺术档案,以参加每年“千里之行”毕业展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地对他们毕业后的艺术走向作实时记录,建立起国内首套关于优秀毕业生发展状况的数据库。这份数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参加展览的情况,二是出版画册及发表的作品信息和相关评论,三是关于他的作品市场表现,比如在拍卖上的价格及波动。据悉仅今年纳入进来的毕业生就有155人,十年下来会有一千多人。
“我们推出这一项目,就是想为一批批‘央美造’的优秀学子提供更多帮扶,让他们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更为顺畅。”央美副院长徐冰透露,这一数据库今后将及时发布在学院网站上,以便于市场对他们的艺术特点有更好的把握。具体负责这一项目的央美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告诉雅昌艺术网:“从美术学院的角度来说,我们做《千里之行》只是推出一个好坯子,一个曾经在我们这儿培养过、训练过,懂得艺术、追求艺术的人,但是他们真正要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对他十年的追踪是需要他跟这个生态和社会对接,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是要关注他们的创作,还要去关注他们在这个生态当中的能力,这个过程不是说我们把他们往市场上推,中央美术学院从来是把艺术放在第一位的。”
NO.3四川美术学院 地域文化的凝聚力
早在几年前,四川的艺术家们就以一种地域的文化凝聚力量,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中国走出了一种特有模式,被戏称“川军”的四川艺术家群体从80年代至今人才辈出,一代代的艺术家奠定着四川、川美在当代艺术中的神话地位。以四川美院老校区为中心的黄桷坪,一直都对收藏家、画廊、拍卖行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川美青年艺术家们近年在拍卖市场呈现出群体性的爆发,谁都想为“下一个艺术市场新星的诞生”赌上一把。因此,川美与艺术市场的互动关系中,毕业展的主角作用并不需要去过度突显,因为这块“福地”的功力显然不是其他美院所能比拟的。
NO.4中国美术学院 就业生存为第一要务
5月31日到6月6日,中国美术学院2013毕业展举行,近1.5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分布在南山、象山两个校区,3570件作品,终于亮相。今年的毕业展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参观展览、挑选人才,而办毕业展,就是希望借此“推出作品、推出人才、推向社会、推动就业”。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说:“美院花这么大力气做毕业展,就是希望借毕业展推出作品、推出人才、推向社会、推动就业。”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不仅成了杭州城市的艺术盛事,也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加强人才供需交流的大平台。在这个“最难毕业季”,中国美术学院以各种举措组合出击,帮助学生就业。与毕业展同期举行的,还有中国美术学院就业服务周,包括实习和就业岗位推荐会、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 “又见花开”毕业生创业者访谈等一系列活动。公共艺术学院在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作品边张贴了“求职小标签”,建筑艺术学院开辟了“实习直通车”,提早为大三学生推介实习单位。
NO.5西安美术学院 为毕业生举办专场拍卖会
7月5日(本周五),“风华·未来艺术家”西安美院2013届毕业生作品拍卖会预展在西安美院美术馆(含光南路)开展。主办方表示,参拍的200余件作品,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既有学术性强的作品,也有符合市场需求,唯美而适合家庭悬挂的作品。国画、油画无疑将继续出彩,而漆画、版画等小画种有望“添彩”。而4年来,华商报3次参与主办的“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拍卖会”,以拍卖会的方式,在艺术学子和市场之间搭起一座无缝沟通的桥梁,无疑独树一帜。
“选择好作品,我们专业;设立平台,你们专业。我们是强强联手,学校、学生、报社、藏家多赢。”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西安美院副院长贺丹如是评价今年已经是第四届的专场拍卖会。2012年度由华商报主办的“风华大展”,参拍的200余件作品无一流拍,拍卖总额超过200万。
学术和市场的悖论如何平衡
“资本的诱惑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共同面对的问题”,关于学术和市场的悖论在当下似乎已经没有了继续争论的意义,只是如何把握和平衡其中的度,学校和学生们都应该内心有自己衡量的原则。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就建议,可由文化部、教育部来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毕业展,再推出一些精品,以这种高层次、专业的、有学术认定的方式推向市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好处,而不是短期的市场行为。“让艺术品在学术的层面进行推广,使学生的创作与研究有了后续性的进展,还可以让下一届的学生看到,我的作品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出去,而不是非得追逐市场。”
而市场之外,毕业展应该带给我们什么?这是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着名策展人俞可认为:毕业展应该是一次对我们这么多年教育的非常重要的总结,总结是让我们感到有和过去不一样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就这些现象或者这种教学、这种创作进行探讨,而不只是把这个展览拿出来以后,就完事了,然后再到市场上去检验,或者在展览里边去检验,这个从方法上好像有一些缺失。毕业展应该影响我们未来的教育,影响未来我们关于艺术的一种想象?今天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我们画是不是还可以,而是我们的艺术要干嘛,我们通过艺术要实现什么,艺术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文化要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应该从这个方面去做点儿功夫,而不光是前者。